村民眼里的大学生村官
2008-05-11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传播了新知识,带来了新思想
 
大学生有学识、有见地,他们的到来,为农村带来了新气象、新观念。毕业于北京交通大学法学专业的年巍,现任北京市怀柔区渤海镇沙峪村村主任助理。他运用所学的知识,帮助村民和村集体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在普及法律知识的同时,增强了村民们的法律意识。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英语专业的张庆玲,在渤海镇苇店村担任党支部书记助理。她看到从事民俗旅游的村民们在接待外宾时因不懂英语错失了很多商机,就办起了培训班。如今,许多村民已能用简单的英语与外宾进行交流了。

推广了新技术,带来了新方法

农业技术和发展思路是大学生“村官”的优势领域。2004年,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的付永现被平顶山市委组织部选派到枣庄村担任村党支部副书记。到村里后,他多次邀请省农科院专家到村里传授养殖技术,并主动到农信社协调贷款500万元,建起了无公害养殖园区。目前已经有97家农户入驻园区,生猪存栏4000多头,一年可实现纯利润200万元,全村人均纯收入增加1300元。

改进了工作方式,提高了工作效率
 
大学生“村官”的务实高效、求新求变给农村工作注入了活力。陈增炜刚到浙江省梁弄镇甘宣村时,办公室里的电脑和打印机上满是灰尘。他捡起这些长期以来很少有人动用的东西,起草、修改、打印各类材料、协议,大大提高了村委会的办公效率,让村干部们很是惊喜。毕业于浙江工商大学的王胜千,2007年起担任浙江省安吉县荷花塘村村支部委员。到村里后,把农作物生产技术、农民创业经验等以更便捷的方式传授给村民受到村民们的称赞。
 
新农村需要什么样的大学生
 
农村地区的干部群众普遍表示,欢迎更多的大学生来农村工作,带领大家一起致富。对于有关“最理想大学生‘村官’”的问卷,大家表示了很高的热情,意见集中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有理想、有抱负、热爱农村、愿意把农村发展真正当成事业去做;二是有较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能适应农村艰苦的工作环境;三是有现代思想观念和一定的专业知识,特别是法律和农业科学知识,能发挥特长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

工作上还需“深入”
 
农村人际关系、利益纠葛纷繁复杂,农村工作琐碎、敏感、环环相扣,作为新来者,大学生“村官”很难在短期内被农村社会一下子接纳。二是大学生“村官”自身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大多数“村官”经历单纯,有的甚至根本没有农村生活的经历。因此,村民们认为如何让大学生“村官”尽快了解农村,融入农村,与群众打成一片,是需要认真解决的重要问题。

能力上还需“提高”

大学生“村官”知识的结构性欠缺阻碍着他们优势的发挥。问题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缺乏运用专业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人际沟通能力较弱,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和业绩。三是组织管理经验缺乏,从目前大学生“村官”构成来看,大部分刚刚离开学校,没有或极少拥有相关社会工作经验。四是自我激励能力有待提高,农村环境复杂,工作繁琐,面对困难和挫折,更需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意志品质。如何弥补自身的不足,完善知识结构,将其尽快转化为实际工作能力,都需要通过培训和管理等工作加以解决。

推荐信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