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云南基层政法定向招录考试《文化综合》中国近代史—辛亥革命
2010-06-18来源:

第一节     孙中山与同盟会孙中山

孙中山(1866—1925年),原名文,号日新,改号逸仙。后来他在日本从事革命活动时,化名中山樵,从此即以中山名世,人们称他为孙中山。孙中山先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

孙中山出生于广东香山县(今中山市)翠亨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童年的孙中山参加家庭的农业劳动,并读过二三年私塾。他的哥哥孙眉(孙德彰)比他大12岁,1871年到檀香山(当时华侨对夏威夷群岛的泛称)去谋生,开始做农业工人,后来经营垦牧,逐渐成为一个华侨资本家。1878年,12岁的孙中山离开故乡到了檀香山,在他哥哥的资助下,先后人英、美教会办的中学读书。1883年秋,他回到家乡,11月入香港拔萃书室读书,年底加入了基督教。1884年4月,改人香港中央书院攻读。中法战争以后,严重的民族危机和清政府的腐败、媚外,使他产生了反清革命思想。1886年夏,他人广州博济医院附设南华医学堂学医。次年1月转入香港西医书院学习。在求学期间,他非常关心国家大事,经常和同学们议论时局,称洪秀全为反清英雄第一人,并以“洪秀全第二”自居。他与秘密结社洪门有着联系,洪门的传统反清思想对他有着一定的影响。孙中山接受了14年的西方资本主义教育,使他学到了不少自然科学和一些资本主义社会政治学说,这对于他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

在孙中山进一步认清清朝统治者的腐朽后,认为依靠清政府实行改革,是不可能使中国富强起来的。于是,他决心用暴力来推翻清政府的反动统治。1894年10月,孙中山南下武汉,再到上海,然后绕道日本赴檀香山。孙中山联合在檀香山的20余名华侨,其中包括他的哥哥、华侨资本家孙眉,于11月24日,在卑涉银行经理何宽的寓所开会,建立了中国资产阶级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在孙中山草拟的兴中会章程中,提出了立会的宗旨:“是会之设,专为振兴中华、维持国体起见。”在会员人会秘密誓词中,明确规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为奋斗目标。兴中会成立后,孙中山派人到茄荷蕾、百衣等地建立分会,数月内会员增至百余人。

不久,孙中山率会员数人,从檀香山赶回香港,与当地的社会团体辅仁文社的杨衢云、谢赞泰等人合作,于1895年2月21日成立香港兴中会。孙中山把兴中会原来的会章略作修改,将人会誓词中的“恢复中国”改为“恢复中华”,并健全了组织。孙中山决心推翻清政府反动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同盟会

革命思想的传播、革命团体的不断出现和各地革命活动的蓬勃发展,为建立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作了准备。各革命团体分散的起义先后失败,也使资产阶级革命派认识到,建立一个全国性的革命组织已经十分必要和迫切了。

1905年,孙中山同黄兴、宋教仁等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成员七十多人,在日本东京集会,决定成立统一的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8月,中国同盟会在东京召开成立大会,通过了同盟会章程,推举孙中山为总理,黄兴为执行部庶务。同盟会以孙中山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政治纲领,并决定创办《民报》为同盟会的机关刊物。

中国同盟会是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它的成立,使中国革命运动有了一个统一的领导核心,也标志着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人了一个新阶段。

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十六字政治纲领,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即简称三民主义。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即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思想。就是用革命手段推翻帝国主义走狗清王朝的封建统治,把斗争矛头直指清王朝,也就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的侵略势力。

“创立民国”,即孙中山的民权主义思想。就是要进行政治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民权主义是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的核心,是“政治革命的根本”。它从理论上解决了当时革命派迫切需要解决的夺取政权与建立政权的问题。

“平均地权”即孙中山的民生主义思想。主张核定全国地价,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革命后因社会进步所增长的地价归国家所有,由国民共享,做到“家给人足”。“平均地权”是资本主义的土地纲领。

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它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但是,三民主义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要求,也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这就决定了资产阶级革命派不可能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任务。

推荐信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