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标准范文:人民日报人民时评2010年3-4月合集
2010-04-14来源:人民日报

用工荒与求职难为何并存?

何勇

解决用工荒与求职难并存这个看似悖论的问题,治本之策还在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型和升级

新春伊始,东部沿海地区不少地方出现用工荒,很多企业找不到工人,像等米下锅一样等人开工。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近日发布的一项调查分析结果,东部沿海地区有70%被调查的企业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用工荒。

用工荒的出现,可能有经济回升向好、企业订单增多的原因,有企业用工和待业人员专业不吻合的原因,有农民工维权意识提高的原因。大面积的用工荒,意味着我国在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经济回升向好的同时,就业市场的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人才培养的结构性矛盾更加尖锐;同时,产业结构的矛盾也越来越明显,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任务也越来越急迫。

为什么这么说?

应该看到,用工荒的另一面,是大量新增劳动力形成的巨大就业压力。目前,我国经济就业弹性为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带动不到100万人就业。也就是说,按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和速度,每年最多可新增就业1000万人。而目前我国每年新增劳动力超过2000万。

一方面,大量企业出现用工荒,另一方面,不少劳动力找不到工作,尤其是大学生群体就业比较困难,有些地方大学生的平均工资已低于农民工群体,就业结构性矛盾日益彰显。

把企业用工荒和大学生求职难放在一起观察,或许更有意义。

从用工方来讲,主要是低端产业的用工荒,用工需求比较多的行业主要集中在电器制造、机械加工、服装制鞋等低端制造业产业上;而现代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先进制造业等朝阳行业,在国际上还没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用工需求不足,造成大量大学生就业难。这无疑折射出目前我国经济产业发展的不足。

从对求职者的要求看,不少企业需要的是掌握熟练技能的技工,“来了马上可以干活”,而这恰恰是目前农民工欠缺的,也是大学生们所不具备的。

人力资源是经济发展的第一要素。结构性的就业矛盾日益突出,意味着传统的依靠低廉成本,拼资源、拼消耗、拼人力的增长方式急需改变,倒逼着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也倒逼着产业的升级换代。

解决用工荒与求职难并存这个看似悖论的问题,需要多管齐下,统筹解决。比如,提高农民工福利待遇保障水平,抓紧进行技能培训,及时调整重知识轻技能的教育模式等等。但治本之策,还在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型和升级。

只有真正把经济发展的重心转移到科技进步、自主创新上,保持传统制造业产业优势的同时,在谋求现代服务业、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等高端产业的全球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形成更加符合我国国情的经济产业链条,解决企业民工荒和大学生就业难,才不再是什么难事。

 

中国教育“再出发”

毕诗成

要让人民“看到教育的希望”,必须对“教改”全面审视,重树一些基本原则与发展立场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征求意见稿于2月28日发布,第二次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从2009年初第一次征求民意,到现今第二轮征求民意,重视与慎重的态度溢于言表。中央政府希望以民主开放的形式,面向公众,依靠公众,勾勒未来教育发展的轮廓,给出一份未来十年中国教育改革的路线图和时间表。

温家宝总理年初在座谈会上说:“纲要”应该反映国家的意志、决心和战略眼光,让人民看到希望,从而增强对中国教育的信心。这句话说到了老百姓的心坎上:教育改革关系个人、家庭、国家与民族,唯有让人民看到教育的希望,才能看到所有的希望。而当下的中国教育,的确面临着重塑希望的重任。

这些年的教育成绩不需赘言,但一些“折腾”也令人失望。应试教育与教育行政化积弊犹存,教育公平和教育资源均衡化任重道远……如此现状之下,“修修补补”的教育改革难以带来根本性改观,满足人民群众的现实渴望。

正因如此,要让人民“看到教育的希望”,必然要像“医改”那样,对“教改”全面审视,重树一些基本原则与发展立场;也正因如此,面向2020年的《规划纲要》才被全社会寄予厚望。由此可言,《规划纲要》的讨论与确立,不啻中国教育在改革开放30多年后“再出发”迈出的第一步,也是关键一步。

迈出第一步,不等于我们就有资格面对一个“文本”盲目乐观。重新确立教育改革目标,等于是对教育蛋糕进行一次重新分配,在既有教育利益格局面前,打破它、理顺它都绝非易事,也注定无法毕其功于一役。当下比较紧迫的,是能实打实解决一些民众意见最大、矛盾最尖锐的焦点问题,让大家看到“动真格”的改革诚意,从而在全社会凝聚改革信心。

比如说,教育投入实现早已承诺的占GDP4%问题。4%已不只是个数字,而是人民群众衡量教育受重视程度的标尺。“我们对实现4%的目标信心很大,同时感到难度不小。”难在哪里,信心如何通过攻坚克难而树立,考验各方决心和智慧。再比如大学行政化问题,《规划纲要》的回应是“探索建立符合学校特点的管理制度和配套政策,逐步取消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模式”。触动“实际存在”的利益格局,阻力可想而知,只有超越口头的探索,才能让人感受到解决的希望。

因此,在对中国教育进行一次全方位的“望闻问切”、并确立教育发展的社会共识之后,急需确立责任主体并开出责任书;急需将教育改革共识纳入政绩考核;急需以改革的勇气与气魄“攻坚”一些焦点矛盾,以改革成果换取深入改革的社会支持。

教育改革是国家级别的改革。拉开中国教育全面改革的序幕之后,唯有尽快梳理出人心所向、体制所归的发展线索,才是真正让人看到“教育希望”的希望所寄。

 

怎样用好话语权

建达

政协委员力戒空话、大话、套话,反映真实情况,探寻症结所在,提出务实之策,是确保话语权威性和实效性的根本

政协的最大权利是话语权,发言要有权威性、有效果,经过深刻思考后提出。2日举行的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上,政协大会新闻发言人赵启正的这一番话,引人深思。

2000多名政协委员到首都开会,就是要反映群众的意见和呼声,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国家的发展进步出谋划策。用好话语权,十分重要。

有权威性、有效果,是话语权的核心。而要做到有权威性、有效果,就必须说真话实话。怎样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怎样推动低碳经济,怎样解决民生问题,怎样遏制贪污腐败……光喊口号是不行的,必须有正确的认识、睿智的思考、务实的措施。政协委员力戒空话、大话、套话,反映真实情况,探寻症结所在,提出务实之策,是确保话语权威性和实效性的根本。

政协委员用好话语权,就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了解基层甘苦,倾听群众心声。调查研究是各级政协委员的特长。放下架子,扑下身子,重视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呼声,了解人民群众的希望和要求,是政协委员神圣的职责。政协委员的责任意识、政治素质和参政议政能力,往往通过他们的提案和建议反映出来。民革的政协委员提出如何破解公车改革困局,九三学社的政协委员反映如何改革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民建的政协委员提出积极扩大民间投资等,就是这种素质和能力的反映。

当前的公共舆论中,一些人喜作“雷人”之语,语不惊人誓不休,受到公众的质疑。为什么?因为说这些“雷”语之前,没有经过深入的调查研究,没有经过去伪存真的思考,缺少站在全局审时度势的辩证眼光,这就难免有失偏颇,甚至违背常识,难免被公众“拍砖”。

政协委员说真话说实话,是国家之幸、人民之幸。我们这个社会曾经流行假大空,有的地方有的单位民主气氛尚不浓厚,讨论空气仍显稀薄,这是不正常的。正因如此,各级政协委员应该带头用好话语权,带头说真话说实话,带头发表有依据、有见地的意见,为人民群众代言,替国家民族分忧。

团结鼓劲民主求实,是政协会议的主旋律。党和政府鼓励说真话,人民群众喜欢听实话。我们期待政协委员珍惜自己宝贵的话语权,发扬求真务实之风,建睿智之言,献务实之策,给人民群众更多的希望、更多的惊喜。

 

假如没有“三·一五”

李泓冰

对消费者而言,如果每一天都是“3·15”,如果维权变得轻松愉悦,那样的生活,才是与幸福和尊严相伴的好日子

3月15日,这个日子让中国消费者百感交集。

“这是我们消费者自己的节日……”电台播音员的声音里透着欢快,但对不少消费者来说,这个日子洋溢的恐怕不全是节日气氛。

这些年,侵害消费者权益的事件不断曝光;近来网络购物、电视购物也成了投诉热点;连问题汽车的全球召回,中国车主都有被歧视之嫌……消费者的安全感屡受打击。

央视一年一度的“3·15晚会”,往往成为消费者的倾诉会,将不法商家和企业拎出来在荧屏上示众。有人说,这样的曝光挂一漏万,这样的晚会可以休矣。话说得似乎没错,却忽略了一个根本性的问题:目前在消费领域,谁是弱势群体?毫无疑问,是消费者而非企业。不慎被坑蒙拐骗,误买了假冒伪劣,消费者绝大多数选择忍气吞声,就算投诉也常常碰壁。全国每天光“3·15热线”和消协接到的投诉就数以万计,能追回损失的“挂一漏万”,消费者常常因为证据不足而败北——特别是在电视购物和网购等新的消费领域。

由此,“3·15晚会”之类站在消费者立场的曝光平台,不是太多了,和365天没完没了的电视广告、电视购物节目相比,一年只轮得上一晚的“3·15晚会”,实际上是太少了。如果,这能成为一个常规节目,让消费者有了“冤情”,不必非等到“3·15”,不必非挤进这个晚会,也能有讨回说法、讨回公道、讨回经济损失的渠道,那样的话,“3·15晚会”的存废,也就不值得操心了。

现在,我们还得庆幸:幸好有一个3月15日,在消费者维权机制还很不健全的时候,在消费者还常常孤立无援和束手无策的时候,让黑心企业和商家有所忌惮,有所收敛。因此,在这一天,为消费者维权的力度还得再大一些,对建立消费者维权制度的呼吁还得再强烈一些,对不法企业和商家的打击还得再不留情面一些,形成逐年逐日高涨的潮头,让消费者的权益日渐强势起来,并将这种强势制度化、常规化,最终形成强大的保护网,罩住一年365日,罩住每一个消费者。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只知“消费”不知“者”,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意识至今在一些行业和地方仍很淡漠。一旦出了质量事故,一些地方往往为了保护利税大户或出于其他目的,而急不可待地出面“摆平”。在这样严峻的形势下,假如没有“3·15”,后果更不堪设想。

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党和政府作出了掷地有声的承诺:让人民过上更幸福、更有尊严的生活。对消费者而言,如果每一天都是“3·15”,如果维权变得轻松愉悦,那样的生活,才是与幸福和尊严相伴的好日子……

 

找准自己的位置

张铁

人大代表中的领导干部,更应该注意转换自己的身份。这不仅是宪法的要求,也是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要求

刚刚落下帷幕的全国两会上,备受关注的选举法修正案,以近95%的赞成率,顺利通过。城乡按照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将会让更多来自农村的基层代表,在人大的会场上,为亿万农民的利益鼓与呼。

然而两会上,相对于来自基层的代表委员,领导干部代表受到了更多关注。而且,基层代表平时履职中,也有更多实际困难。对于领导干部代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新闻发言人李肇星有个简短明确的观点:这里没有领导,只有代表。胡锦涛总书记为领导干部作出了表率。3月5日,总书记参加他所在的江苏代表团审议时,专注地倾听每位代表的发言。9位代表发言后,会议主持人说:“代表发言结束,请胡锦涛总书记讲话。”总书记笑着纠正说:“代表发言还没有结束,我作为一名人大代表也作一个发言。”总书记诚恳而又平等的态度引来现场长时间热烈的掌声。

实际上,这应该是一个常识:人大代表不是行政职务,没有官职大小、级别高低之分。不管是领导干部,还是工人农民,作为人大代表,他们在人大这个权力机构中,地位一样高、责任一样重,有着同样的发言权、质询权、选举权。

从另一个角度说,人大的权力来自亿万人民,是一切权力的根本。各级行政机关,都是由同级人大产生,并对其负责,受其监督。如果认为是领导干部、是行政机关负责人,地位就高于其他代表,那就不对了。目前,人大代表中领导干部所占比例还比较大。但正因为如此,人大代表中的领导干部,就更应该注意转换自己的身份。这不仅是宪法的要求,也是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要求。

两会前,有代表说:“人大代表有职无权。”实际上,人大代表是“有职也有权”: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无论是出席人大会议、审议政府工作报告等重要报告,还是提出议案和建议、参加选举和表决等,都是在集体行使人民赋予的至高无上的权力。无论是“居庙堂之高”的领导干部,还是“处江湖之远”的基层代表,都应牢记自己人大代表的性质和身份,找准自己的位置,切实履行人大代表的职责。

推荐信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