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资料行测常识判断自然、科技常识——第一节自然常识
2010-04-10来源:

考  情  分  析

自然常识在 常识部分中所占的比例不高,一般设置1~2道题,考查重点一般集中在地理常识、环境、气候等方面,出题的方式一般是考查自然现象的概念、特征或者利用基本的理论分析自然现象的成因。广大考生在复习本节的时候可以结合中学时代学习过的相关的地理、生物知识,并在日常的生活中注意观察与思考,着重培养运用基本的原理解释普通的自然现象方面的技巧,提高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考点分类专家讲堂

第一讲   珍稀动植物

 

高频考点

考点释义

了解动植物的基本常识是做好本类试题的基础,考生要重点掌握动植物的种类的分类依据及特征,熟记各物种主要的代表。我国主要珍稀动植物的名称、保护现状及保护意义也是考试中常见考点。重要词条

被子植物——是植物界进化最高级、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类群。和裸子植物相比,被子植物有真正的花,故又叫有花植物。被子植物胚珠包藏在子房内,得到良好的保护,子房在受精后形成的果实既保护种子又以各种方式帮助种子传播。

裸子植物——种子植物中较低级的一类。它们的胚珠外面没有子房壁包被,不形成果皮,种子是裸露的,故称裸子植物。裸子植物多为乔木,少数为灌木或藤木。裸子植物很多为重要林木,尤其在北半球,大的森林80%以上是裸子植物,如落叶松、冷杉、华山松、云杉等。这些木材质轻、强度大、不弯、富弹性,是很好建筑、车船、造纸用材。

乔木——是指树身高大的树木,由根部发生独立的主干,树干和树冠有明显区分。通常见到的高大树木都是乔木,如木棉、松树、玉兰、白桦等。乔木按冬季或旱季落叶与否又分为落叶乔木和常绿乔木。

灌木——是没有明显主干的木本植物,植株一般比较矮小,不超过6米,从近地面的地方就开始丛生出横生的枝干,都是多年生,一般为阔叶植物,也有一些灌木针叶植物,如刺柏。

红桧——仅分布于台湾中央山脉中北部,常绿大型乔木,高达57米,地上直径可达6米多。红桧为我国特有珍贵树种,是东亚最大的树木,树龄可达3000年。

银杏——又名白果,著名的“活化石”。野生状态的银杏仅散见于浙江天目山海拔300~1100米的阔叶林内和山谷中。银杏为银杏科唯一现存的种类,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银杏对烟尘和二氧化硫有特殊的抵抗能力,为优良的抗污染树种。

水杉——国家一级保护稀有种,中国特有物种和世界著名的孑遗植物,被称为“活化石”。水杉生于海拔800~1500米的山谷潮湿和轻度积水处,目前在中国已广为栽培。

银杉——国家一级保护稀有种,中国特有孑遗种,被誉为植物界的“大熊猫”,分布于广西、湖南、四川、贵州、生于海拔941~1870米处的陡坡山脊、孤立的石山顶部或悬崖绝壁缝隙中。

珙桐——国家一级保护稀有种。珙桐花形奇特,在头状花序基部有两个白色苞片,形如飞鸽的翅膀,故有“鸽子树”之称,是闻名于世的观赏树种。珙桐目前分布于西南地区和湖北、湖南、陕西等地,生于海拔1250~2200米处的常绿阔叶林或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中,偶有小片纯林,在研究古植物区系方面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动物的分类——目前,动物分类学家根据动物的各种特征进行分类,将动物依次分为各种等级,即界、门、纲、目、科、属、种等七个主要等级。其中种是分类所用的基本单位。“门”是分类的最大单元。

两栖动物——是由古代的鱼类进化而来的脊椎动物,一生分为两个完全不同的阶段:水生的幼年时期和陆生的成年时期。如:青蛙、树蛙、蝾螈、火蜥蜴,等等。

爬行动物——是由古代的两栖动物进化而来的陆生脊椎动物。有的虽然生活在水里,但是必须到陆地上产卵,并在陆地孵出幼体,体表有角质鳞片或有真皮形成的盾片。如乌龟、甲鱼、蜥蜴、蛇、鳄鱼等。

鸟类——在空中飞行的高等脊椎动物,由古代的爬行动物进化而来。特征是全身披有羽毛,有翅膀,全都卵生,多数鸟类杂食性的,既吃植物也吃动物。如鸽子、蜂鸟、啄木鸟等。

哺乳动物——最高等的脊椎动物,由古代的爬行动物进化而来,身体一般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和尾。表面有毛,用肺呼吸,大脑发达,母兽直接产出胎儿,分泌乳汁哺育幼兽。如大熊猫、鸭嘴兽、海豚、蝙蝠、鲸鱼等。

丹顶鹤——别名仙鹤,体羽几乎全为纯白色,头顶裸出部分鲜红色,栖息于芦苇及其他荒草的沼泽地带。我国在丹顶鹤等鹤类的繁殖区和越冬区建立了扎龙、向海、盐城等一批自然保护区。江苏省盐城自然保护区,越冬的丹顶鹤最多一年达600多只,成为世界上现知数量最多的越冬栖息地。丹顶鹤羽色素朴纯洁,体态飘逸雅致,鸣声超凡不俗,在中国古代神话和民间传说中被誉为“仙鹤”,成为高雅、长寿的象征,在诗词和中国画中,常被文学家、艺术家作为主题而称颂。

大鲵——就是著名的娃娃鱼,因它在繁殖季节常发出像婴儿般的哭叫声,故有此名。它不属于鱼类,是两栖动物。大鲵体形大,长可达1米,是我国特有物种,分布于华北、华中、华南和西南。但由于自然环境人为破坏严重,大鲵濒临灭绝,现已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扬子鳄——扬子鳄是我国特有的孑遗物种,分布在安徽、浙江和江苏的交界处。成体全长可达2米左右,尾长与身长相近。在江湖和水塘边掘穴而栖,性情凶猛,具冬眠习性。为了探索扬子鳄的奥秘,我国已建立了扬子鳄保护区和扬子鳄繁殖研究中心。

金丝猴——属于灵长目猴科。嘴部突出,鼻孔斜向上翘,故也称仰鼻猴。金丝猴与大熊猫齐名,同属“国宝”级动物,目前仅分布于中国四川、云南、贵州、甘肃及湖北神农架山区。金丝猴共4种,我国有3种,即川金丝猴、黔金丝猴和滇金丝猴。

麇鹿——属于鹿科,因其头似马、角似鹿、尾似驴、蹄似牛而俗称四不像。麇鹿仅雄鹿有角。18世纪我国野生麋鹿种群已经灭绝,仅在北京南苑养着专供皇家狩猎的鹿群,后被八国联军洗劫一空,盗运国外。1985年以来,我国分批从国外引回80多只,饲养于北京南苑和江苏大丰县。

藏羚——别名藏羚羊,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藏羚为我国特有动物,产于四川、青海、新疆和西藏。藏羚栖息在4000~5300米的高原地带,特别喜欢在有水源的草滩上活动,常出没在人迹罕至的地方,极难接近。

大熊猫——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是世界级珍贵物种。产于中国的四川、甘肃、陕西等地。栖息在海拔1400~3500米的高山竹林内,主要以竹笋、竹叶及嫩竹尖为食,亦喜吃野果或一些动物性食物。

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体大头圆,四肢粗大,体魄强健。通体毛色橘黄,有横列的黑色条纹;腹白色,黑纹明显;尾部黑纹横列,尾尖黑色。生活于山地森林,多夜间单独活动。行动敏捷,善于游泳。以部分草食性动物为食。我国主要有东北虎、华南虎、孟加拉虎,分别分布于黑龙江、吉林,华南部分地区及云南。

儒艮——别名美人鱼。儒艮为海生草食性兽类,哺乳动物。产于广东、广西、海南和台湾南部沿海,其分布与水温,海流以及作为主要食品的海草分布有密切关系。多在距海岸20米左右的海草丛中出没,以2~3头的家族群活动,定期浮出水面呼吸,常被当作“美人鱼”,给人们留下了很多美丽的传说。

推荐信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