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三个代表”要求 塑造领导干部形象
2014-03-18来源:

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内涵十分丰富,是对我们党性质、宗旨和根本任务的新概括,是新形势下对全党提出的新要求,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时代感。我们党要走在时代的前列,保持旺盛的生命力,领导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就必须始终坚持“三个代表”,建设一支能实践“三个代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的高素质领导干部队伍。

我们党历来重视干部队伍建设,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培养和造就了一批又一批、一代又一代适应革命、建设和改革需要的领导干部。今天,我们面对新情况,新问题,要保持党的先进性,达到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要求,我们党的领导干部必须首先在政治上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其次是知识要丰富,能力要全面,能体现时代精神;三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真正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因此,作为面向新世纪的党员领导干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塑造好自己的形象。

塑造有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形象

共产党员思想政治素质最核心的内容就是有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也就是毛泽东同志所讲的要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这是共产党员入党时的誓词,是共产党员与非共产党员的本质区别。中国共产党是以理想信念坚定而著称的。我们党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以他们艰苦卓绝的奋斗及他们的生命和鲜血为我们树立了坚定不移,矢志不渝地为共产主义理想奋斗的榜样。他们的理想信念经历了生与死、公与私、胜利与失败、成功与挫折,以及执政地位、和平环境、重大政治风浪与复杂局面的种种考验。可以说,这种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具有强大政治优势的精神力量源泉。

党的领导干部必须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这是我们党的性质、宗旨、根本任务所要求的。然而,不同的时代,我们党的领导干部的理想信念却面临着不同的考验。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成份和经济利益、社会组织形式和社会生活方式、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的日益多样化,长期以来形成的利益格局、价值体系打破了,现实与传统的观念之间发生了矛盾,人们的思想变得活跃起来,同时又产生了种种迷惘、困惑,我们一些党员领导干部也同样会处于这一状况中,并且还会比其他人群体验更深。在这种错综复杂的社会环境下,西方的政治思潮也趁隙而入,“法轮功”等邪教也借机蛊惑,这就可能在我们党和人民中产生一定程度的思想混乱。这些现象表明,我们党的领导干部正面临着一场新的考验。要经受住这场考验,我们党的领导干部必须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坚决捍卫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坚决回击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政治思潮对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挑战和攻击;同时,努力克服党在思想建设上存在的缺陷,进一步坚定全党的理想信念。

我们也应该看到,前进的道路上不可能是风平浪静的。长期以来,我们许多党员领导干部对于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大多基于直观朴素的价值认识,还不是建立在深刻理性思考基础上的自觉稳定而又系统的价值观念。因而也就很难识别抵制各种非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念的冲击。另外,由于教条主义的影响,我们曾经不自觉地把理想信念的丰富内涵简单化、片面化、庸俗化;同时,我们的教育还自觉不自觉地持守农业文明社会的信仰思维方式,信仰、理想、信念与现实生活的联结被割断,使其成为远离现实、与现实脱节的既神秘又完美的“崇高”。教条式地宣传马克思主义,造成我们对“老祖宗”思想的误解、曲解,按误解了的理论去实践社会主义,自然就出现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严重失误,甚至使现实显得荒谬。荒谬的现实与人们头脑中的信仰、理想信念的完美和崇高形成巨大的反差。在这种情况下,有的人盲目推崇西方资产阶级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滋长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思想作风,沉湎于灯红酒绿,声色犬马;有的人在急剧变化的社会生活中,思想迷茫,精神空虚,竟然到封建糟粕中寻找慰藉;有的人面对改革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的一些困难和问题,不是挺膺负责,而是消极对待,甚至为自己另谋退路;有的人看到别人先富起来,心理不平衡,不再安心于公职人员的工资生活,远工农、傍“大款”,逐渐由小捞变成大贪。

针对干部队伍中存在的这些问题,江泽民同志反复强调一个重要思想,这就是“严重的问题在于教育干部”。要使我们党的领导干部做到“三个代表”,就必须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全面加强党的建设,解决好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由于党员领导干部处在重要地位,因此,我们党要始终坚持“三个代表”,关键在于建设一支能够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高素质领导干部队伍,这支队伍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和马克思主义价值观。这样,我们的党员领导干部就能更好地认识并把握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前进的客观规律,增强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的自觉性,使全体党员领导干部无论在什么困难和风险面前,都不动摇共产主义理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坚定信念。

塑造体现时代精神的形象

面向新世纪的党员领导干部,必须按照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要求,体现出时代精神或新时代的特征。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决定了党员形象也应该具有时代的特征,时代的风格。作为“以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制度为最终目的”的中国共产党的形象,直到党自然消亡之前是始终不会改变的。但是,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党员的具体形象,必须具有时代的特点。因为,共产党人的最终目标,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实现的。它需要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才能逐步接近并最终达到这个目标。这就是说,每个党员领导干部必须有时代使命感,其形象应体现出时代的特征。比如,在革命战争年代,人们见到的共产党员的形象是勇猛冲锋,克敌制胜的一派英雄气概。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共产党员则表现出艰苦奋斗,为祖国的建设事业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的精神,等等。今天,我们国家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党要完成这一阶段的历史任务,就必须坚持党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基本路线,这就要求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全面提高自身素质。面向新世纪的变革和建设是一个充满新情况,新挑战的过程。适应新世纪要求的党员领导干部,要做到政治坚定,头脑清醒,面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存在的大量的实际问题,面对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要具有把握大局,驾驭复杂局面,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我们的党员领导干部也应具有丰富的知识。新世纪是知识加速发展的时代。科学发展的趋势,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学科之间相互渗透、交叉。这就要求领导者要按照江泽民同志在《努力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讲话中提出的要求,“在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同时,还要努力钻研业务,要坚持不懈地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现代科学技术知识、法律知识和其他各方面的知识”。从而使我们党的领导干部真正成为各种行业的行家里手,懂得事物运动的一般规律。我们党的领导干部要坚持发展和创新。事物处在不断运动变化中,人们的认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任何停滞的观点、僵化不变的认识和思维方式,固定不变的工作思路都是与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背道而驰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实践就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从破除社会主义的一种模式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提出,从过去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和实行,从姓“资”姓“社”困惑的解除,到所有制观念的革新,以及具体政策上的全方位改革,这些都是前所未有的,是一个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同样,一个地区、一个单位、一个部门的工作也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勇于实践不断创新。

塑造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形象

在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中,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三个代表”的最终归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谋利益,是我们的立党之本,执政之本。

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大政治报告中指出:“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符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邓小平同志说:“中国共产党员的含意或任务,如果用概括的语言来说,只有两句话: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以人民利益作为每一个党员的最高准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谋利益,是我们党的宗旨决定的,是我们党用七十多年的奋斗史铸成的共产党人的标志,是凝聚全党、团结全民的党魂。民主革命时期,为了人民的解放,共产党人英勇斗争、流血牺牲、前赴后继。一些共产主义者抛弃多少人梦寐以求的高官厚禄,冒着杀头的危险加入共产党,他们为了人民大众都过上幸福生活,甘愿去过食不果腹的日子;大革命失败后,共产党人擦干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体,继续战斗;长征路上共产党人吃草根,啃树皮,战胜了敌人的围追堵截;黄继光用胸口堵枪眼,董存瑞手托炸药炸碉堡;还有多少共产党人被捕入狱,贤贞不屈,为了人民的解放愿把牢底坐穿……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千百万共产党员为了祖国的强盛、人民的幸福而艰苦奋斗,忘我工作,焦裕禄、孔繁森、李国安、吴天祥,就是无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员领导干部的杰出代表。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能够由十几个人发展为具有六千万党员的党?为什么共产党历经艰难曲折而经久不衰?为什么在世界社会主义低潮时期我国的社会主义却欣欣向荣?重要原因就是我们党始终坚持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我们有一大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员、干部,这是支撑社会主义事业大厦的中坚力量。实践证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忠实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有力量的根本原因。在今后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中,不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必须坚持为绝大多数人民谋利益,保证我们党的事业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取得执政地位使我们党获得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的条件,也增加了脱离群众甚至腐败变质的危险。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生活日益显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党员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面临着许多方面的诱惑,在这些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新考验面前,我们一些党员领导干部渐渐疏远了与人民群众的感情,淡漠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意识。有的领导干部思想不纯,认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念“过时”了;有的领导干部“主仆错位”,高高在上,当官做老爷,把为群众办事当成是自己的恩赐;有的领导干部沉迷于灯红酒绿,追求奢侈享受;还有极少数领导干部把权力当成商品,跑官卖官,大搞权钱交易,以权谋私。这些都是极端错误的和非常危险的。作为党的领导干部应当牢牢记住,不管形势和任务发生怎样的变化,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永远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永远不能变,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永远不能变,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路线永远不能变。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要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更好地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应当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一是正确处理坚持党性原则与遵循等价交换原则的关系。如何处理这两者的关系?我们认为,应坚持“各行其道”的原则。按行为学的划分,人的行为是多种多样的,如亲情伦理行为、社会经济行为、政治管理行为等,各类行为应遵循各类行为的规范。和父母、子女相处,就要遵循社会主义的伦理道德,要尊老爱幼。总不能给老母亲倒杯水,还要小费,不给小费就不给倒吧?在市场活动中,作为经济人,就要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按照市场法则办事,也不能“把赢利让给别人,把亏损留给自己”,如果长此以往,你也经营不下去。但是,又不能把等价交换原则搬入党内政治生活,也不能把它作为处理人际关系的准则。作为一个有坚强党性的人,在市场经济活动中,是会遵守市场道德,坚持等价交换、互利互惠、利己利他原则,而不会去干那些坑蒙拐骗、损人利己的事;在社会生活中,会发扬社会公德,发扬雷锋精神。“各行其道”就好比交通规则一样,汽车走汽车道,自行车走自行车道,行人走人行道。同一个人,你开汽车时,就走汽车道,骑自行车时,就走自行车道。我们党员领导干部可以按照“各行其道”的原则处理这两者的关系。

二是正确处理坚持按劳分配的现行政策与发扬无私奉献精神的关系。按劳分配,多劳多得是我们长期坚持的现行政策。作为党员领导干部要坚持党的宗旨,要发扬无私奉献的精神。有人觉得这两者是矛盾的,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应再提奉献精神。这种认识是错误的。那么,如何处理这两者的关系?我们认为,要分层次要求。不能因为执行按劳分配的现行政策就降低对党员干部的要求;也不能因为要求党员干部发挥奉献精神就否定党的按劳分配的现行政策。

按劳分配的现行政策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绝大多数人的觉悟,适合我国国情,必须认真贯彻执行,并长期坚持。邓小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指出:“不讲多劳多得,不重视物质利益,对少数先进分子可以,对广大群众不行,一段时间可以,长期不行。革命精神是非常宝贵的,没有革命精神就没有革命行动。但是,革命是在物质利益的基础上产生的,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我们承认人们正当的个人物质利益,也承认党员干部正当的个人物质利益,这一政策对党员干部同样适用。

更多信息请查看哲学范文

推荐信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