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教育学精华第五章:学生与教师
2009-12-31来源:

第一节    学生

一、学生的本质属性

(一)学生是发展中的人

(二)学生是完整的人

(三)学生是独特的个体

(四)学生是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人

二、学生的个体和集体

(一)学生的个体和集体都是教育的对象

(二)学生集体是教育的对象也是教育的主体

三、学生的权利与义务

(一)受教育权

“受教育权”,是指公民为接受教育而要求国家作为一定行为的权利,即公民从国家那里获得均等的受教育条件和机会的权利,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

(二)学生的基本权利

学生的基本权利是指学生在教育活动中享有的由教育法赋予的权利。我国现行《教育法》对各级各校学生的基本权利所做的规定,可以概括为几个方面∶

1.人身权

2.受教育权

第二节   教师

一、教师的本质属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是在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中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一)教师职业是一种专业性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

一种职业被认可为专业,应该具备三个方面的基本特征∶

(1)具有不可或缺的社会功能。(2)具有完善的专业理论和成熟的专业技能。(3)具有高度的专业自主权和权威性的专业组织。

(二)教师是教育者,教师职业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职业

二、教师的职业特点

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多样化。一般说来,教师的职业角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传道者角色;(2)授业、解惑者角色;(3)示范者角色;(4)管理者角色;(5)朋友角色;(6)研究者角色。

三、教师职业专业化

(一)对教师专业素质的要求

教师专业化对教师群体提出了高标准的要求,主要包括六个方面∶

(1)专业知能;(2)专业伦理;(3)专业训练;(4)专业发展;(5)专业自主;(6)专业组织。

(二)对教师个体专业素质的要求

1.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

(1)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2)热爱学生。(3)团结协作。(4)为人师表。

2.对教师专业知识的要求

(1)精深的专业知识。(2)广博的文化修养。(3)丰富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

3.对教师的专业技能要求

(1)教师要有课程开发的能力。

首先,教师要具备全面掌握并正确处理教材的能力,其次,能针对社会发展的要求以及诸

多的现实条件,适当改造教材内容。

(2)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3)组织管理能力。

(4)学术研究和教学研究的能力。

首先,应有学术研究的能力。其次,要研究教育和教学工作的基本规律,研究学生,研究教材,研究教学和教法。

四、教师的人格特征

(1)教师优良的个性品质。(2)教师不良的个性品质。

第三节    学生和教师的关系

一、师生关系概述

师生关系是教师与学生在教育过程中为完成一定的教育任务,以“教”和“学”为中介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是学校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一旦形成就会发挥十分显著和独特的作用∶

第一,有助于提高教育教学效果。第二,有助于提高教师的威信。教师威信对学生成长有很大作用。第三,有助于学生健康成长。

二、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

(一)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理论探索

“教师中心论”与“儿童中心论”是教育发展史上影响较大的两种主张,“教师中心论”强调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权威地位,强调教师对学生学习活动的控制和学生对教师的服从,置学生于依附地位,无视学生的人格尊严和自主性、独立性,贬低学生的理智能力和创造精神。“学生中心论”则与其相反,强调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中心地位,强调学生的自主和自动,将教师置于辅助地位。

(二)师生关系建立和发展的基本阶段

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要经过三个互相联系的基本阶段。

第一,初步建立阶段。第二,深化阶段。第三,巩固、发展阶段。

第四节   学校

一、学校的起源与发展

学校的产生是人类文化发展史上的一个质的飞跃,标志着人类正规教育制度的建立和总体教育水平的提升。人类最早的学校出现在公元前2500年的埃及,我国的学校产生于商代。欧洲学校的出现大概是在公元前8~7世纪。现代学校是随着资本主义在欧洲的产生而发展起来的。现代学校与古代学校的主要区别表现在∶

(1)古代学校是不系统、不连贯的,现代学校是有系统的、相互衔接的;

(2)古代学校的教育以人文为主,轻视自然,现代学校的教育内容则面向实际,以各种实用科学和自然科学为主;

(3)古代学校以个别教学为主,没有学期、年级的概念;

(4)古代学校是面向少数人和特权阶层的,现代学校是面向大众的,是一种公共资源,具有公益性;

(5)古代学校与社会生产劳动相脱离,现代学校与生产劳动关系密切;

(6)古代学校强调师道尊严,现代学校提倡师生平等。

二、现代学校的危机

对现代学校危机的分析和批判是20世纪教育学的重要主题。许多学者和政治家都对现代学校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和批判,代表人物和观点如下∶第一,杜威对现代学校的批判。第二,毛泽东对现代学校的批判。第三,伊里奇的现代学校批判理论,提出了著名的“非学校化社会”的思想。第四,鲍尔斯与金蒂斯对资本主义现代学校的批判。第五,布迪尔的现代学校批判理论。第六,弗莱雷的批判理论。

三、学校文化的建设问题

(一)学校文化的概念与特征

学校文化是指围绕着学校教育教学活动所建立起来的一整套价值观念、行为方式、语言习惯、制度体系、知识符号、建筑风格等的集合体。

(二)学校文化的功能

学校文化是教育文化的一种类型。学校文化的功能主要表现在∶学校文化本身具有直接的和巨大的教育意义;学校文化既可以直接成为教育教学的要素,为学生所学习所吸纳,又可以作为隐形课程,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作为一种亚文化,学校文化还可以为主流文化提供新的文化要素。

(三)学校文化的类型与构成

不同类型学校文化的构成大致可以从两个维度分析∶从文化创造和享用的主体来说,学校文化主要包括教师文化、学生文化、行政人员文化;从文化构成的要素来说,学校文化主要包括学校观念文化、学校制度文化和学校物质文化。教师文化是由教师主体所创造、传承和享用的一整套价值观念、知识符号、语言习惯、行为方式等的集合,集中体现教师的教育精神和职业道德。学生文化是在教师文化和学生原有文化身份影响下形成的,由学生自己所创造、传承和享用的一整套价值观念、知识符号、语言习惯、行为方式等的集合。行政人员文化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教师文化,因为从广义上说,学校的行政人员也是教育者,在中小学校,行政人员主要是由教师兼任的,或者说,行政人员也担任一定教育教学工作。

学校观念文化是指一所学校所追求和实践的学校精神、学校理念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一整套教育观、教学观、课程观、教师观、学生观、质量观等。学校制度文化是指学校的一系列规章制度,既包括一些显性的通过文字加以明确表述的规章制度,也包括一些隐性的只通过无意识认同和简单行为规范而构成的规章制度。学校制度文化具有或隐或显的规范作用。学校物质文化是指体现学校观念文化和制度文化精神的一切建筑、环境和设备的集合,构成学校教育的“物质情境”(thephysicalsituation),使学校的每一个地方、每一处建筑都具有文化内涵和教育意义,是许多教育家所追求的目标,也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条件。

(四)学校文化的建设

理想学校文化的建设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人手∶

第一,要高度重视学校文化的教育价值,特别是人格陶冶价值,不要仅仅把学校文化定位在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上。

第二,整理与继承优良的学校文化传统,使之在未来发扬光大。

第三,突出学校文化的时代特征,使学校文化与时代的主流文化精神趋于一致。

第酒,加强对学校文化的研究。

第五,充分发挥各种文化主体的主体性,尊重他们的文化身份,激活他们的文化刨造力,使他们真正成为学校文化的创造者。

第六,给予学校中“文化处境不利”的人群以真诚的关心和帮助。预防、克服文化歧视和文化伤害,使他们从文化不利或文化自卑的状态或心境中走出来,重获文化自尊。

 

推荐信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