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学习心理概述(3)
2009-09-02来源:云南培训认证网

第三节  高等教育的认知学习论基础

主体的认知过程在复杂学习中起着主要的作用。学习并不是在外部环境的支配下被动地形成S—R联结,而是主动地在头脑内部构造认知结构;学习并不是通过练习与强化形成反应习惯,而是通过顿悟与理解获得期待;有机体当前的学习依赖于他从记忆中抽取的认知结构和当前的刺激情境,学习受主体的预期所引导,而不是受习惯所支配。

一、布鲁纳的认知一结构学习论

布鲁纳是美国著名的认知教育心理学家,主张学习的目的在于以发现学习的方式,使学科的基本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他的理论常被称之为认知一发现说或认知一结构论。

(一)认知学习观

1.学习的实质

学习的本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学习者是主动地获取知识,并通过把新获得的知识和已有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积极地建构知识体系。认知结构在学习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它可以给经验中的规律以意义和组织,并形成一个模式。认知结构就是编码系统,其主要成分是“一套感知的类目”。学习就是类目及其编码系统的形成,一切知识都是按编码系统排列和组织的。这种各部分存在联系的知识,使人能够超越给定的信息,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应当向学生提供具体的东西,以便他们“发现”自己的编码系统。

学习理论是描述性的而不是规定性的,它只说明实际情况怎样。教学理论是约定俗成的,是一种规范化的理论,它阐明有关获得知识与技能形成最有效的方法和规则。

1.教学的目的

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对学科结构的一般理解。不论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学科基本结构指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基本态度和方法。当学生掌握和理解了一门学科的结构,他们就会把该学科看作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

学生理解了学科的基本结构,就容易掌握整个学科的具体内容,就容易记忆学科知识,就能促进学习迁移,促进智力和创造力的发展,并可提高学习兴趣。

2.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

(1)动机原则  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具有内在的学习愿望,内部动机是维持学习的基本动力。学生具有三种最基本的内在动机,即好奇内驱力(求知欲)、胜任内驱力(成功的欲望)和互惠内驱力(人与人之间和睦共处的需要)。这三种基本的内在动机都具有自我奖励的作用,其效应不是短暂的而是持久的。

(2)结构原则  为了使学习者容易理解教材的一般结构,教师必须采取最佳的知识结构进行传授。任何知识结构都可以用动作、图像和符号三种表象形式来呈现。动作表象是借助动作进行学习,无须语言的帮助;图像表象是借助表象进行学习,以感知材料为基础;符号表象是借助语言进行学习,经验一旦转化为语言,逻辑推导便能进行。选用哪一种呈现方式,需根据学生的知识背景和学科课题的性质而定。

(3)程序原则  教学就是引导学习者通过一系列有条不紊地陈述问题或知识的结构,以提高他们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转化和迁移的能力。每门学科都存在着各种不同的程序,不存在对所有的学习者都适用的唯一的程序。在特定的条件下,任何具体的程序总是取决于许多不同的因素,包括过去所学习的知识、智力发展的水平、材料的性质及个别的差异等。

(4)强化原则  教学规定适当的强化时间和步调是学习成功重要的一环。知道强化结果应恰好在学生评估自己作业的那个时刻。为了促进大学生良好认知结构的发展,教师首先必须全面深人地分析教材,明确学科本身所包含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引导学生加深对教材结构的理解。在引导学生理解教材结构的过程中,首先应注意教学本身应有新异性,同时跨度应适当,其难度不能过高或过低,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胜任感;其次,应根据大学生的经验水平、年龄特点和材料性质,选取灵活的教学程序和结构方式来组织实际的教学活动过程;同时,应注意提供有助于学生矫正和提高的反馈信息,并教育学生进行自我反馈,以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能动性。

推荐信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