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面试第二编教师礼仪——规范教师的个人形象
2009-08-11来源:云南培训认证网

所谓个人形象一般是指一个人在社会上形成的公众印象,以及社会公众由此对其产生的基本看法和做出的总体评价。在日常生活里,形象的内涵与外延非常广泛。就形象的类别来看,除个人形象外,还有集体形象、单位形象、产品形象、品牌形象等等;从宏观上来看,可以分为人的形象与物的形象两大类别。从呈现的方式来看,可以分为内在形象与外在形象。无疑,人的形象是最重要的,本章也将重点讨论教师的个人形象,讨论教师的外在形象及其代表的深刻含义。

经历丰富的教师都知道,在人际活动中,尤其是在教师岗位上,个人形象自始自终都受到其交往对象的高度关注。如学生的注视与模仿、同事领导的关注与议论等等,都将直接影响到教师的日常生活与教育教学。因此,教师在其工作与生活中务必要重视个人形象、规范个人形象、维护个人形象。

要维护教师的形象,就必须在工作中认真维护个人形象。就具体要求而论,教师维护个人形象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要重视个人形象;二是要规范个人形象。

第一节重视个人形象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个人形象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个人形象向外界传递着信息,向外昭示着个人风貌及精神涵养。教师也不例外,要重视个人形象、学会维护个人形象。不高度重视个人形象的人,不仅不可能规范个人形象,更不可能维护好个人形象。教师重视个人形象,最关键是要认真对待个人形象,在思想上端正态度、提高认识;在行动上以身示范、严格遵守相关礼仪准则。要求教师重视其个人形象,原则上大致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体现着个人教养与风貌

个人形象的好坏直接体现了教师教养的高低。教师的教养是内在形象的挖掘及利用,与外在形象(衣着、服饰)相辅相成,共同体现教师的精神风貌。所谓教养,是指人们在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等方面的个人修养及其所达到的一定水准。教养涉及的面很广,与个人经历、生活环境、教育程度等都密接相关,同时也与对教养的自我认识及社会风尚有影响。

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人与人的初次相见往往会给别人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而个人形象的好坏及教养的高低正是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个人教养的高低体现于细节,细节展现着个人风貌,因此说,一个人的教养是其个人形象的核心部分之一。换句话说,一个人的个人形象真实地体现着其自身教养及风貌。例如,一位有教养的教师在穿西装时不可能不知道忌穿运动鞋与白袜子。若是不谙此道或者明知故犯、将错就错,其个人教养与素质在外人眼里就会大大折扣,个人形象就会严重受损。所谓风貌,是指人们在生活、工作、学习中体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个人认知。对于每一位教师来说,其生活态度与精神风貌是不一样的,既有个性的地方,又有共性的地方。教师的个性不一样、心理素质不一样、生活条件不一样、工作岗位不一样,往往就会体现出不同的个人风貌。

教师作为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在生活态度与精神风貌方面存在着许多共同之处。具体来说,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对生活的基本态度,应当是认真、负责,充满自尊、自信,对生活充满了热爱;其精神风貌,则应当是热情开朗、豁达大度、朝气蓬勃、奋发进取的。唯有如此,教师才会在正式场合也真正为人所信赖、受人尊重。也只有这样,教师的公众形象才会具有一定的魅力,并且能持续地保持这种魅力,也是对教师的生活态度与精神风貌的基本要求。例如,教师一定要在思想政治上、道德品质上、学识学风上全面地以身作则,自觉地率先垂范,真正做到“为人师表”。教师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要率先做到;要求学生不能做的,自己坚决不能做;要求学生不迟到,预备铃一响,教师就应提前到教室门口等待等等,看似区区小事,实则细微之处见精神、做表率。

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教育教学

教师的仪表风度和精神状态,可以为学生提供外在的形象楷模。衣着得体、言谈高雅、举止得当是教师外在修养的基本要求。他在这方面,作为教师本身,必须以高度的责任感,从关心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的角度出发,适当地结合社会风情以及民族民俗风情来有目的地约束自己。教师的职业是一种特殊的职业,因为教师的责任不仅仅是教书,同时还要育人。所以教师的形象如何,往往会贯穿于整个教育工作的实践中。教师的形象,应该是具有深刻的知识内涵和文化素质,即人们常说的“身教胜于言教”。

三、反映出所在单位的形象

时时刻刻注意自身形象的教师是敬业爱岗的表现。一个人如果不热爱自己的事业,只会敷衍塞责、得过且过、马虎了事,想必也不会认真去注意教师形象,也不会认真对待单位所规定的形象规范。

推荐信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