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北京体育大学招生简章
2013-05-11来源:北京体育大学本科招生网

学校概况

北京体育大学是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中外著名高等学府。

北京体育大学具有光荣的办学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扎实的办学基础,是新中国成立后国务院确定的首批全国重点院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是唯一拥有体育学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的高等院校和唯一进入“111引智计划”的高等体育院校,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学校隶属国家体育总局。

学校筹建于1952年,1953年举行开学典礼,原名中央体育学院,1956年更名为北京体育学院,1993年更名为北京体育大学。学校位于海淀区信息路48号,占地面积近1400亩,建筑面积约60万平方米。

学校设有研究生院、教育学院、竞技体育学院、武术学院、管理学院、运动人体科学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等8个学院,体育传媒系、外语系、体育艺术系、运动康复系、社会体育系等5个系,附属竞技体育运动学校和附属中等体育专业学校2个附属学校。学校还设有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科学研究中心、教学实验中心等3个中心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学术期刊部。此外,国家体育总局干部培训中心和国家体育总局教练员学院设在我校。学校现有4个国家重点学科、12个省部级重点学科、2个省部级优秀重点学科、5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部级体育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北京市高等学校工程中心、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北京市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校设有体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体育学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3个学科门类6个博士学位授予点和5个学科门类10个硕士学位授予点,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高校师资学位授权点,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运动人体科学、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公共事业管理、体育经济与管理、新闻学、应用心理学、英语、舞蹈表演、运动康复、休闲体育、广告学等14个本科专业,其中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北京市特色专业建设点。

学校现有各级各类在籍学生约15000名,其中本科生8000余名,全日制研究生近2000名(硕士生1600余名,博士生300余名)。近5年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均达到95%以上。

学校现有教职工1000余名,其中师资近700名,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近400名,博士生导师60余人,硕士生导师近200人,在国际国内各类体育组织任职人员230余人次。

学校拥有现代化教学楼、科研楼,教学楼内全部为多媒体教室,共有多媒体、语音实验室座位8300多个。学校还拥有室内训练馆25个、室外运动场59个,图书馆藏书近百万册,电子图书3368GB。

学校在全国19个省区市建立了29个函授辅导站(点),在香港特别行政区设立了境外函授辅导站;与北京学院路地区15所著名高校建立了教学共同体,使北京体育大学的学生可以到这些重点高校学习,共享优越的教学资源。

学校已先后与34个国家和地区的75所高等院校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开展了师生交流、远程教学等合作;授予了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等7位国际体育组织负责人和著名专家名誉博士;从1958年开始招收留学生至今,已为103个国家培养留学生3000余名。

建校近60年来,学校牢记“增强民族体质、弘扬体育精神、探索科学真理、引领文明进步”的办学理念与使命,秉承“追求卓越”的校训,发扬“爱国、拼搏、求实、创新”的校风,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享誉国内外的专家学者、教师、教练员、运动员和高级管理干部等优秀人才,为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国际奥委会曾分别授予学校3任校长“奥林匹克运动银质奖章”、“体育运动研究奖”和“运动教育奖”,学校还荣获2011年国际奥委会“体育与社会责任奖”。国家体育总局曾分别授予学校“27届奥运会贡献奖”、“28届奥运会贡献奖”,授予366人次“新中国体育开拓者”称号以及82人次“全国体育运动荣誉奖章”和“全国体育工作荣誉奖章”等。

近年来,学校党委在国家体育总局等上级领导机关的高度重视、关心和支持下,团结带领广大教职工,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紧紧围绕“把北京体育大学建设成为世界一流体育大学”的总体发展目标和国家建设体育强国、高等教育强国、人力资源强国、科技强国、文化强国等重大战略需求,牢牢把握2008年北京奥运会、新中国成立60周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等重大机遇,抓稳定、促团结、鼓干劲、求发展,学校整体工作稳步推进。

学校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国家在学校动工建设了国家队训练基地,为拓展学校办学空间,强化教育、训练、科研“三结合”的办学特色搭建了新的发展平台;学校以全优的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在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达标检查验收中获得优秀;学校圆满完成备战和服务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及备战伦敦奥运会的任务,学校师生分别取得14金6银2铜和5金7银4铜的优异成绩,被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是唯一获得这一表彰的高等院校;学校圆满完成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庆祝活动任务,被首都国庆60周年游行指挥部、首都国庆60周年联欢晚会指挥部群众联欢部等授予“优秀组织单位”、“突出贡献单位”等荣誉称号;学校大学生艺术团多次圆满完成随党和国家领导人出访演出任务,在海内外产生深远影响,成为弘扬中华体育文化的重要窗口,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赞誉。

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来校访问时,赞誉北京体育大学是推动中国乃至世界体育运动发展的中坚力量;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在我校55周年校庆讲话中,评价学校在“整体面貌、整体水平、社会影响和声望”三个方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成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在视察学校时说,有这样的学校,我国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迈进,我们有信心,也有基础和条件。

“十二五”期间,北京体育大学将继续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回应建设体育强国、高等教育强国、人力资源强国、科技强国、文化强国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加快世界一流体育大学建设进程,为中国体育事业和高等教育事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全国统一招生:

我校全国统一招生包括体育类、文史理工类、艺术类共十二个专业,其中体育教育、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休闲体育、公共事业管理、体育经济与管理、新闻学、广告学、英语、舞蹈表演专业文理兼收,运动人体科学、运动康复、应用心理学专业只招收理科生。上述各专业总的报考条件为: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

2、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

3、身体健康,未婚;

4、热爱体育事业。

体育类:

一、专业介绍

体育教育专业

培养目标:体育教育专业培养具有现代教育理念,扎实的体育教育学科基础理论知识,良好的科学素养、职业道德、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能从事学校体育教学、训练、竞赛工作,并能从事体育科学研究、体育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学校体育教育教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作为体育教师所必备的运动技能的基本训练,具备体育教学、训练、竞赛、科研的基本技能。

主要课程:体育概论、教育学、学校体育学概论、体育教学论、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教育心理学、运动项目理论与实践。

修业年限:4年

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

就业方向:学校、体育相关部门。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掌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的基本理论与知识、基本技术与技能,具有良好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能在企事业、社区、体育管理部门和各类体育组织从事大众健身指导与服务、项目设计与开发、组织与推广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培养要求:主要学习体育学、公共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与社会体育相关的运动技术和技能的基本训练,掌握大众健身指导与服务、项目设计与开发、组织与推广的基本能力。

主要课程:社会体育概论、体育管理导论、体育经济学、健康评价与运动处方、体育设施与管理、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体育领域政策与法规、运动专项训练实践与理论

修业年限:4年

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

就业方向:企事业、社区、体育管理部门和各类体育组织从事大众健身指导与服务、项目设计与开发、组织与推广等工作。

休闲体育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掌握休闲体育基本理论与知识、基本技术与技能,具备休闲体育实际工作和创新创业基本能力,能在政府或民间各级组织从事休闲体育指导与服务、体育体验旅游产品和智力运动项目的设计与开发、经营与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培养要求:主要学习体育学、旅游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休闲体育、大众健身、体育旅游、体育赛事等相关运动技术和技能的基本训练,掌握休闲体育指导与服务、体育体验旅游产品和智力运动项目的设计与开发、经营与管理的基本能力。

主要课程:休闲体育概论、休闲与社会、旅游学概论、旅游经济学、社会心理学、休闲环境与健康、休闲体育项目管理、休闲体育经营与管理、运动专项训练实践与理论

修业年限:4年

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

就业方向:政府或民间各级各类组织从事休闲体育指导与服务、体育体验旅游产品和智力运动项目的设计与开发、经营与管理等工作。

二、招生对象及要求

1.年龄不超过22周岁(1991年9月1日以后出生);

2.身高要求男生不得低于1.70米,女生不得低于1.60米,裸眼视力任何一眼不得低于4.5。

3.高考数学和外语成绩均不低于60分。上述专业学生入校后的外语学习语种仅限英语。

三、报考要求

考生要参加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组织的体育专业考试,报名、考试时间及地点按当地省(自治区、直辖市)招办规定。

四、专业设项

田径、游泳、篮球、排球、足球(男)、乒乓球、羽毛球、武术、体操、艺术体操、健美操、体育舞蹈、导引养生、跆拳道等。

五、录取办法

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投档的考生中,我校根据体育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体育成绩低于80分(百分制)原则上不予录取。

文史理工类

一、专业介绍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体育管理方向)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现代公共管理与体育管理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能在体育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非政府组织等部门从事体育业务管理和综合管理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主要学习公共管理、体育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公共管理和体育管理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从事体育管理工作的领导、协调、组织和决策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主要课程:管理学原理、政治学原理、公共经济学、公共政策学、体育管理学导论、公共事业管理概论、人力资源管理、职业体育管理、法学概论、公共组织财务管理、体育赛事管理、休闲体育管理。

修业年限:4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就业方向:体育事业单位、体育社团、各级体育行政部门、其他政府部门、社会体育管理机构、各高等院校以及其他事业单位管理部门。

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体育学、经济学、工商管理学等专业知识,系统掌握体育经济管理基本技能与实务操作技术,能在体育竞赛表演、健身休闲、用品制造、咨询和培训等行业的体育组织,从事体育经济管理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培养要求:主要学习体育学、经济学、工商管理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体育经济管理技术与方法的培养与训练,掌握商业策划、市场营销、企业诊断、公关协调、商务写作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主要课程: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体育经济学、体育产业概论、运营管理学、管理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学、体育赛事管理、体育场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战略管理、组织行为学。

修业年限:4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就业方向:各级体育行政事业单位、各类体育企业、运动项目管理中心、体育俱乐部、大型体育场馆单位、体育中介公司、体育社团、高等院校等。

新闻学专业(体育新闻方向)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人文、社会科学素养,拥有扎实的新闻传播理论和体育新闻业务知识,能在各类新闻媒体及出版单位、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相关领域,从事新闻传播、媒介管理、公关及广告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培养要求:主要学习(体育)新闻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体育)新闻传播技能的基本训练,掌握(体育)新闻传播及相关领域工作要求的基本能力。

主要课程:新闻理论、传播学原理、中外新闻事业史、媒介伦理与法规、新媒体导论、媒介经营与管理、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编辑、体育评论、摄像基础、摄影基础等。

修业年限:4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就业方向:各类新闻媒体及出版单位、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相关领域,从事新闻传播、媒介管理、公关及广告等方面的工作。

广告学专业(体育营销传播方向)

培养目标:培养能从事体育广告及传播运营、策划、创意、制作、营销、市场研究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人才。本专业毕业生应该具备广告与营销传播的理论知识,具有国际化视野、适应中国环境,有一定的创新能力与专业技能,并掌握传播学、体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的基本知识。

培养要求:主要学习广告学及相关交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接受科学研究方法、策略分析能力、创意思维模式以及业务协作意识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市场分析、消费者行为分析、策划、广告创意、媒介策略制订与实施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主要课程:传播学概论、市场营销学、广告学概论、社会学概论、广告史、广告法规、广告策划与设计、广告文案写作、广告摄像基础、广告效果研究、市场调查与分析、体育新媒体广告等。

修业年限:4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就业方向:广告部门、广告公司、市场咨询机构、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和文化创意产业部门及其相关机构从事体育广告与营销推广工作。

英语专业(国际体育方向)

培养目标:培养掌握扎实的英语语言技能、全面的英语语言、文学、文化知识及一定的体育专业知识,具备一定的人文素养,能在体育领域以及外事、教育、经贸、旅游、文化、科技等部门熟练运用英语和本族语从事翻译、管理、文秘、教学等工作的英语专业人才。

培养要求:主要学习英语语言和文学方面的基本知识,兼学主要英语国家的文学、历史、哲学、政治、经济、艺术、法律等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并通晓体育学科相关知识,同时接受系统、科学的英语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基本技能训练,掌握英语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

主要课程:综合英语、高级英语、英语国家概况、英语语言学概论、英美文学、体育英语阅读、体育英语视听说、西方文明与体育、汉语言学

修业年限:4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就业方向:各项目运动管理中心、外国企业、媒体、体育公司、体育俱乐部、体育院校等。

运动人体科学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掌握体育学、生物科学、基础医学和教育学相关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能在各级体育科学研究、运动训练、体育教学、健康管理等机构,从事人体机能监控、运动健身指导、运动营养指导、体育教学及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主要学习体育学、生物科学、基础医学和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接受运动人体科学及其相关学科的基本训练,掌握人体机能监控、运动健身指导、运动营养指导、体育教学及运动人体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主要课程: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化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营养学、运动医学、运动处方理论与应用等。

修业年限:4年

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

就业方向:体育科研机构,运动队,体校,体育用品高科技研发机构,健身俱乐部,健康管理和咨询机构,社区服务中心,各级学校。

应用心理学专业(运动心理方向)

培养目标:培养掌握心理学基本知识、理论及技能,具备心理科学的思维方式及研究能力;具备一定的体育学基础知识及理论,深入了解一至两项运动项目;能够在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体育管理部门、运动队等领域从事心理相关工作的应用型人才;或者为从事心理科学专业的研究及应用奠定扎实的基础。

培养要求:主要学习心理科学、体育科学方面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接受心理学和体育学的基本训练,获得心理学研究设计、测量问卷编制、数据统计分析及心理咨询的基本能力。

主要课程:普通心理学、生理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统计与SPSS、心理测量、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心理学史、变态心理学、认知心理学、人格心理学、运动心理学、锻炼心理学、心理学研究方法。

修业年限:4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就业方向:运动队、体校或健身俱乐部的心理咨询师、心理教练;体育科研机构科研人员、体育企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者;各级学校心理健康教师。

运动康复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康复医学和训练学的理论基础、现代康复诊疗技能、传统康复治疗技能的专门人才;培养面向竞技体育和全民健身主战场的,能够有效预防、治疗运动伤病,指导功能康复、体能训练的高层次运动伤害防护师、康复治疗师等专业人才。

培养要求: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运动康复与健康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了解中外运动康复与健康方面的学术动态和发展趋势;具备独立思考、合作精神和从事康复治疗工作的实际能力。

主要课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运动医学、康复治疗学、按摩学、贴扎术、内科学基础、外科学基础、康复评定学、运动康复技术、运动创伤学、运动医务监督、运动营养学、神经病损康复、作业疗法、肌肉骨骼康复、慢性疾病运动康复等。

修业年限:4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就业方向:各级体育局和体育科研院所、运动队、医院、社区、健身俱乐部、各级各类教学单位、运动训练基地、体育器材公司、运动营养品公司。

二、招生对象及要求

1.身高要求男生不得低于1.68米,女生不得低于1.55米。

2.所有专业学生入校后的外语学习语种仅限英语。考生中有艺术、体育特长的,在同等条件下可优先录取。

三、报考要求

报名、考试均由当地招办负责,考生不需要参加体育专业考试。

本科收费标准及配套措施

一、收费标准

2013年学校将严格按照北京市物价局、北京市财政局、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高等学校学费标准规定进行收费。

二、奖学金

国家设立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学校设立优秀奖学金、专业奖学金;另外还有台湾、港澳及华侨学生奖学金,西门子奖学金和高敏?奥康奖学金等。

三、资助体系

为帮助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我校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资助形式主要有国家助学贷款、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勤工助学、困难补助、减免学费等。

四、助学贷款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以根据国家相关政策,向生源地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或者金融机构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支付在校学习期间所需费用。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为信用贷款,不需要担保和抵押,学生和家长(或其他法定监护人)为共同借款人,共同承担还款责任。如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生源地无法办理助学贷款,也可以入学后向学校提出申请国家助学贷款。

五、勤工助学

学校在校内设立助管、助研、助教等勤工助学岗位,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通过参加勤工助学活动,可以获得一定的勤工助学金。

六、绿色通道

学校设立家庭经济困难新生报到“绿色通道”,保证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

更多学历考试信息请查看学历考试网

推荐信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