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福建省高校专升本统一招生考试公共课考试大纲
2012-11-07来源:福建省教育考试院网

一、考试的基本要求

“大学语文”的考试范围和基本内容,限于本“考试大纲”规定的28篇精读课文,但泛读课文可用作阅读理解的例题材料。具体考试内容包括:

1、语言知识:考核文言文课文中常见的文言虚词、实词和句式。现代文不考语言知识;

2、文体知识:考核文言文课文所涉及的古代文体分类及其主要形式特征。现代文不考文体知识;

3、作家作品知识:考核与精读课文相关的古代与现代作家作品基本知识;

4、课文阅读分析:考核精读课文的主要观点(或主旨、主题、主要感情倾向)、思想内容、写作特点、语言修辞等。要求既能从整体上领会掌握课文,又能结合课文的有关段落进行分析论述。

5、文字表达:考一篇800字左右的作文,不限文体,但诗歌除外。

二、28篇精读课文的考核要求

(一)课文阅读分析的总体考核要点:

1、把握并归纳课文的主旨(议论文的中心论点,说明文的说明对象特征,记叙文的中心思想,诗词曲赋的基本思想感情,小说的主题),理解其思想认识意义;

2、领会课文的主要写作特点或艺术表现手法,如议论文的论证方法,说明文的说明方法,记叙文、小说中的叙事方法、景物和人物描写方法,诗文作品的情景交融、比兴象征等抒情方法,要求能联系课文有关段落进行具体分析;

3、熟记课文中的关键词或富于艺术表现力的精彩词句,对其含义及其表达作用给出简要说明;

4、识记并理解课文中常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比拟、对偶、排比、夸张、反语、用典、借代、暗示、层递、设问、反诘等,并能具体说明其表达作用。

(二)28篇精读课文具体考核要点:

1、《庄子•养生主(节选)》

(1)理解本文中心观点所具有的普遍意义。

(2)识记本文以寓言故事为论据的喻证法的论证特点。

(3)分析本文所能概括出的“庖丁解牛”、“游刃有余”、“踌躇满志”等成语的含义。

2、《谏太宗十思疏》

(1)理解本文三个论证层次之间内在的逻辑关系。

(2)分析“十思”之论中所包含的君应自戒自谦,民可载舟覆舟的对应关系。

(3)理解本文喻证法和对比法相结合的论证特点。

3、《答司马谏议书》

(1)理解驳论文章“破字当头,立在其中”的议论方式。

(2)分析作者辩驳论敌观点时分别采用的“据实反驳”和“据理反驳”的特点。

(3)理解本文虽语气平和,但态度坚决的寓刚于柔的特点。

4、《今》

(1)认知本文的中心论点,理解本文这一论点的现实针对性。

(2)理解作者从“今”的时间意义和客观存在意义两个层面来论证中心观点的特点。

(3)理解本文中多种论据与中心论点的关系。

(4)理解演绎法的论证过程及其作用。

5、《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1)识记这是一篇驳论文章。

(2)理解本文确立的颂扬“民族脊梁”的坚强意志和自信心的中心论点。

(3)分析本文抓住论敌逻辑错误加以辩驳的论辩特征。

(4)理解本文最后一段话的深刻含义。

6、《裘》

(1)掌握裘的定义、种类及其特点。

(2)理解本文所采用的多种说明方法。

(3)理解本文的结构方式及其表述特点。

7、《桥的运动》

(1)理解“桥的运动是桥的存在形式”这一抽象事理。

(2)掌握本文的结构层次与结构方式。

(3)理解桥的“动平衡说”。

(4)结合本文内容,理解科学小品的特点。

8、《垓下之围》

(1)理解本文肯定项羽重大历史功绩,同时批评项羽缺乏政治远见的基本倾向。

(2)把握本文通过三个场面描写塑造项羽悲剧英雄形象的写作特点,分析项羽主要的个性特征。

(3)具体分析本文运用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特征的写作特点。

9、《张中丞传后叙》

(1)认识本文驳论与叙事并重的特点,并分析这两者内在联系。

(2)理解本文“以论传人”的写人方法在驳论部分的具体应用。

(3)分析本文细节描写在刻画张巡、南霁云性格特征所起的作用。

(4)分析本文三个主要英雄人物相互映衬的关系,以及通过反面人物来反衬他们的特点。

10、《始得西山宴游记》

(1)理解本文反复出现“始得”二字在表情达意上的意义。

(2)理解本文第一层次成为第二层次铺垫的结构特点。

(3)理解本文运用侧面烘托的手法来写西山的特点。

(4)领会作者得出“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感悟的过程。

11、《登西台恸哭记》

(1)理解本文为民族英雄文天祥、为宋朝覆亡而恸哭的强烈爱国情感。

(2)领会本文“哭”字贯串全文的结构特点。

(3)具体分析本文细节描写和景物描写在表达主题、抒发情感、烘托气氛等方面的艺术表现功能。

12、《徐文长传》

(1)理解徐文长独立一时、卓而不群的奇特个性,和忧愤成疾、颠狂自戕的悲惨命运。

(2)理解本文“文中有我”,感情强烈的总体特色。

(3)分析本文“以事传人”与“以论传人”相结合的写人方法。

13、《故乡的野菜》

(1)理解本文运用比较、烘托方法所抒发的眷念故乡的情感。

(2)分析本文运用民歌、谚语来点染、抒发情感的作用。

14、《废园外》

(1)理解本文所表达的作者强烈的爱憎分明的情感。

(2)分析本文虚实结合、虚实相生,通过想像来展开叙事、抒情的艺术表达方式。

15、《国殇》

(1)理解本诗题目《国殇》的含义,概括本诗的主要感情倾向。

(2)分析本诗场面描写与细节描写相结合的写作特点。

(3)背诵这首诗。

16、《短歌行》

(1)体会诗中所表现的复杂、矛盾的情感,概括全诗的主旨。

(2)理清本诗的抒情层次,及其相互关系。

(3)理解诗中用典、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所起的作用。

(4)背诵这首诗。

17、《山居秋暝》

(1)划分本诗写景部分的层次,概括其各自侧重点。

(2)理解诗中以动写静、动静结合的写作特点。

18、《春望》

(1)理解诗人通过望中所见、望中所感抒情的艺术特点。

(2)分析对本诗颔联两句含义的两种解释的各自特点。

(3)理解本诗中细节描写对深化主题的意义。

(4)背诵这首诗。

19、《泊秦淮》

(1)理解诗人夜泊秦淮的感慨所包含的深刻主题。

(2)理解这首诗构思精巧,表达含蓄的写作特点。

(3)背诵这首诗。

20、《关山月》

(1)分析这首诗感情层次,理解以“月”贯串全诗的结构特点。

(2)说明这首诗选取典型事物、典型场景来抒情言志的特点。

(3)背诵这首诗。

21、《再别康桥》

(1)把握作者重游故地,与之再别时眷念、珍惜相交织的情怀。

(2)理解这首诗通过选择意象、运用比喻象征来丰富诗歌内涵的艺术特点。

22、《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1)体会诗人对祖国母亲的深沉挚爱之情,以及渴望祖国日益强盛的殷切情意。

(2)掌握本诗多重显、隐意象叠加的抒情手法。

(3)理解诗中抒情主人公的情感变化过程,理清诗篇情感逻辑层次。

23、《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1)理解词人表达的身处特殊情景的特殊感受。

(2)理解这首词“触物兴感”的抒情手法。

(3)说明“雕栏玉砌”与“小楼”、“朱颜”所构成的双重对比关系。

(4)背诵这首词。

24、《雨霖铃(寒蝉凄切)》

(1)理解这首词点染手法所起的作用。

(2)分析“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在本词结构上所起的作用。

(3)背诵这首词。

25、《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1)理解这首词上片词人所点明的“无人会,登临意”深刻内涵。

(2)识记这首词下片三个典故的本事,以及词人用典的创作意图。

(3)背诵这首词。

26、《前赤壁赋》

(1)体会苏轼写作此赋时的复杂心态和情感变化,把握作者忘怀得失、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

(2)理解并分析此篇赋文创造性地运用赋体主客问答,抑客伸主的手法来表现内心矛盾的独特构思。

(3)具体分析此篇赋文写景、抒情、说理有机结合,具有理趣之美的特点。

27、《风波》

(1)理解本篇小说题目《风波》的含义。

(2)分析七斤与赵七爷,九斤老太与六斤这两组人物分别对应的关系。

(3)理解人物对话对刻画人物、表现小说主题的作用。

(4)指出细节描写、心理描写对突出七斤这个人物性格特征的作用。

(5)分析小说开头、结尾两处场景描写在烘托、深化主题方面的作用。

28、《断魂枪》

(1)理解本文时代背景的交代对表现人物的意义。

(2)概括主要人物沙子龙性格特征和复杂心态。

(3)分析次要人物王三胜、孙老者对沙子龙的塑造所起的对比、衬托的作用。

(4)理解本文肖像、语言、动作描写对刻画人物的意义。

三、试卷题型和分数结构

(1)选择题:20分

(2)填空题:10分

(3)语词解释题:10分

(4)翻译题:10分

(5)简答题:20分

(6)简析题:30分

(7)作文题:50分,命题作文,文体不限(但不能写成诗歌),字数要求800字。

四、考试命题用书

《大学语文》,福建省教育厅组编,吴雄、邵良祺主编,陈庆元主审,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第二版。

《高等数学》考试大纲

一、考试范围

第一章 函数、极限与连续

第二章 导数与微分

第三章 微分学及应用

第四章 一元函数积分学

第五章 空间解析几何

第八章 常微分方程

第一章 函数、极阻与连续

(一)考核知识点

1、一元函数的定义。

2、函数的表示法(包括分段表示法)。

3、函数的简单性——有界性、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

4、反函数及其图形。

5、复合函数。

6、基本初等函数与初等函数(包括它们的定义、定义区间、简单性态和图形)。

7、数列概念。

8、数列的极限。

9、收敛数列的性质——有界性、唯一性。

10、数列极限的存在准则——单调有界准则。

11、函数的极限(包括当和时,函数极限的定义及左、右极限的定义)。

12、函数极限的存在。

13、函数极限的存在准则——夹逼准则。

14、极限的四则运算法则(包括数列极限与函数极限)。

15、两个重要极限:

, 。

16、无穷小量的概念及其运算性质。

17、无穷小量的比较。

18、无穷大量及其与无穷小量的关系。

19、函数极限与无穷小量的关系。

20、函数的连续性。

21、函数的间断点。

22、连续函数的和、差、积、商及复合的连续性。

23、初等函数的连续性。

24、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

(二)考试要求

函数是数学中最重要的基本概念之一,它是客观世界中量与量之间的依存关系在数学中的反映,也是高等数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极限理论是高等数学的基石,函数连续性的概念就在它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极限也是研究导数、积分、级数等必不可少的基本概念和工具。

本章总的要求是:深刻理解一元函数的定义;掌握函数的表示法和函数的简单性态;理解反函数概念和复合函数概念;熟练掌握基本初等函数和了解什么是初等函数。深刻理解极限概念;了解极限的两个存在准则——单调有界准则和夹逼准则;熟练掌握极限的四则运算法则;牢固掌握两个重要极限;理解无穷小量,掌握它的性质;掌握无穷小量的比较;理解无穷大量及其与无穷小量的关系;理解极限与无穷小量的关系;理解函数连续性的概念;了解函数的间断点;熟练掌握连续函数的性质;掌握初等函数的连续性及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

本章考试的重点是:函数的定义;基本初等函数;极限概念与极限运算;无穷小的比较;连续概念与初等函数的连续性。

第二章 导数与微分

(一)考核知识点

1、导数的定义。

2、导数的几何意义。

3、导数作为函数对自变量的变化率的概念。

4、平面曲线的切线与法线。

5、函数可导与连续的关系。

6、可导函数的和、差、积、商的求导运算法则。

7、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

8、反函数的求导法则。

9、基本初等函数的求导公式及初等函数的求导问题。

10、高阶导数。

11、隐函数求导和取对数求导法。

12、由参数方程所确定的函数的求导法。

13、微分的定义。

14、微分的基本公式、运算法则和一阶微分形式不变法。

(二)考试要求

导数概念是根据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在前一章函数与极限这两个概念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它是微分学中最重要的概念。微分概念是微分学中又一个重要概念,它与导数有着密切的联系。两者在科学技术与工程实际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章总的要求是:深刻理解导数的定义,了解它的几何意义和它作为变化率的概念;掌握平面曲线的切线方程和法线方程的求法;理解函数可导与连续的关系;熟练掌握函数和、差、积、商求导的运算法则、复合函数求导法则、反函数求导法则;熟练掌握基本初等函数的求导公式和了解初等函数的求导问题;掌握隐函数求导法、取对数求导法、由参数方程所确定的函数求导法;理解高阶导数的定义;熟练掌握微分的运算法则及一阶微分形式不变性。

本章考试的重点是:导数的定义及其几何意义;导数作为变化率的概念;可导函数的和、差、积、商的求导运算法则;复合函数求导法则;初等函数的求导问题;微分定义。

第三章 微分学应用

(一)考核知识点

1、微分中值定理——罗尔定理、拉格朗日定理、柯西定理。

2、罗必塔法则。

3、函数增减性的判定。

4、函数的极值及其求法。

5、函数的最大、最小值及其应用问题。

6、曲线的凹向及其判定法。

7、拐点及其求法。

8、函数作图。

9、弧微分。

(二)考试要求

微分学应用以导数为主要工具,结合诸如函数、极限、连续等概念,综合地用来对函数进行较全面的研究以及解决一些较简单的实际问题。微分学应用的理论基础是微分中值定理。

本章总的要求是:深刻理解微分中值定理;熟练掌握罗必塔法则;掌握函数增减性的判定;理解函数极值的概念,并掌握其求法;理解函数最大值、最小值的意义,掌握其求法,并能解决简单的最大、最小值应用问题;了解曲线的凹向和拐点的含义,并能掌握其求法;掌握函数作图的主要步骤;知道弧微分概念及其计算公式。

本章考试的重点是:微分中值定理;罗必塔法则;函数增减性的判定;函数的极值及其求法;函数的最大、最小值及其应用问题。

第四章 一元函数积分法

(一)考核知识点

1、原函数的定义。

2、不定积分的定义。

3、原函数与不定积分的几何意义。

4、不定积分的基本性质。

5、基本积分公式。

6、不定积分的分项积分法则。

7、换元积分法则。

8、分部积分法则。

9、简单有理函数和可化为简单有理函数的积分法。

10、定积分的定义及其存在定理。

11、定积分的基本性质——对区间的可加性、线性性质、估值不等式。

12、定积分的中值定理(包括积分均值)。

13、微积分学基本定理。

14、牛顿——莱布尼兹公式。

15、定积分的换元积分法则。

16、定积分的分部积分法则。

17、两种广义积分——无界函数的广义积分及积分区间为无穷区间的广义积分。

18、定积分的应用——几何应用和物理应用。

(二)考试要求

与加法有逆运算减法、乘法有逆运算除法一样,求导法也有逆运算,这就是不定积分法。与导数概念的产生一样,定积分概念也是由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而产生的。本章内容丰富,概念性强。

本章总的要求是:深刻理解原函数与不定积分的定义;理解不定积分的基本性质;牢固掌握基本积分公式;熟练掌握并能灵活运用分项积分法则、换元积分法则与分部积分法则; 掌握简单有理函数和可化为简单有理函数的积分法。深刻理解定积分的定义及其存在定理;理解定积分的基本性质和定积分的中值定理;深刻理解并熟练掌握微积分学基本定理;理解并掌握牛顿——莱布尼兹公式;熟练掌握定积分的换元积分法则和分部积分法则;理解两种广义积分的概念并掌握它们的求法;掌握定积分在几何和物理方面的应用。

本章考试的重点是:原函数与不定积分概念;基本积分公式;换元积分法则与分部积分法则;定积分的概念;定积分的中值定理;微积分学基本定理;牛顿——莱布尼兹公式;定积分的换元积分法则,定积分的几何应用。

第五章 空间解析几何

(一)考核知识点

1、空间直角坐标系、两点之间的距离公式。

2、向量概念、方向余弦与方向数。

3、向量的运算、向量平行垂直的条件。

4、平面方程。

5、空间直线方程。

6、平面、直线间的平行垂直关系。

7、曲面与空间曲线方程。

8、二次曲面简介。

(二)考试要求

与平面解析几何一样,空间解析几何研究的两个基本问题是:

(1)已知构成曲面和曲线的几何条件,建立它们的方程;(2)已知曲面或曲线的方程,研究它们的图形和特点。

本章总的要求是:理解空间直角坐标系;掌握两点之间的距离公式、向量概念、向量的运算、向量平行垂直的条件、方向余弦与方向数。平面与空间直线的方程和它们之间的平行及垂直关系;掌握曲面与空间曲线的方程;掌握常用的几个二次曲面的标准方程和它们的图形。

本章考试的重点是:向量概念、向量的运算、向量平行及垂直的条件;平面的方程;直线的方程;球面方程;母线平行于坐标轴的柱面方程。

第八章 常微分方程

(一)考核知识点

1、微分方程的一般概念——微分方程的定义、阶、解、通解、初始条件、特解。

2、可分离变量的微分方程。

3、齐次方程。

4、一阶线性方程。

5、可降阶的三种特殊类型的方程:

6、二阶线性微分方程解的结构。

7、二阶常系数齐次线性微分方程。

8、二阶常系数非齐次线性微分方程。

9、用微分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二)考试要求

微分方程的起源与研究几何、力学、物理等方面的问题有着密切的联系,它的理论与方法几乎是与微积分学同时发展起来的,微分方程有着广泛的应用。到现代,它已经渗透到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生物医学等各个领域。

本章总的要求是:理解微分方程的一般概念;熟练掌握可分离变量的方程、齐次方程、一阶线性方程的解法;掌握可降阶三种特殊类型的微分方程的解法;深刻理解二阶线性微分方程解的结构;熟练掌握二阶常系数齐次与非齐次线性微分方程的解法;掌握用微分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

本章考试的重点是:微分方程的一般概念;可分离变量的微分方程;一阶线性微分方程;二阶常系数线性齐次微分方程的解法;二阶常系数非齐次线性微分方程的特解的求法;识别微分方程的各种类型。

二、考试命题用书

《高等数学》,福建省教育厅组编,徐荣聪主编,庄兴无主审,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第二版。

英语考试大纲

(非英语专业)

一、总则

国家教育部高教司在“关于印发《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的通知”[(2000)57号文件]中指出,高职高专教育以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能力为目标,突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针对目前高职高专学生入学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实行统一要求、分级指导的原则。《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以下简称《基本要求》)对英语教学提出了应达到的合格要求,把教学和测试分为A、B两级。B级是过渡要求,A级是标准要求。

福建省高职高专升本科英语水平测试根据《基本要求》的精神,参照福建省教育厅组织编写的《英语基础教程》(高职高专版)系列教材的教学内容,全面考核《基本要求》中所提出的各项目标。《基本要求》中指出: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的教学目的是,经过180-220学时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技能,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从而借助词典阅读和翻译有关英语业务资料,在涉外交际的日常活动中进行简单的口头和书面交流,并为今后进一步提高英语的交际能力打下基础。为此,这项考试主要考核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同时也考核学生对语法结构和词语用法的掌握程度。

本考试是一种标准化考试。考试范围主要是《基本要求》中所规定的A级要求。为保证试卷的信度和效度,试卷采用主观题与客观题相结合的形式,能较全面地考核学生有关语言的基础知识和运用语言的能力。考试每年组织一次,由省教育厅组织实施。

二、考试内容

本考试包括五个部分:听力理解(暂不考)、阅读理解、词语用法与语法结构、完形填空或英译汉、短文写作。全部题目按顺序统一编号。

第一部分:听力理解(暂不考)(PartⅠ: Listening Comprehension)。共20题,考试时间为30分钟。这一部分共有四种形式,每次考试选择其中的三种形式。第一种形式为单句(statement),共10题,每题一个句子。录音只放一遍。每题0.5分;第二种形式为对话(conversation),共10题,每题一组对话,对话后有一个问句。录音只放一遍。每题1分;第三种形式为短文(passage)。一篇约150至200词的短文和5个问题。问题在试卷册上印出。录音放两遍。每题1分;第四种形式为听写填空(spot dictation)。一篇约150词的短文,其中空出10个空格,要求考生填入正确的词或词组,录音放三遍。每一空格0.5分。

听力部分的每题约有15秒的间隙,要求考生从试卷所给的每题4个选择项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或补全句子。录音的语速为每分钟120词。

选材原则:

1、福建省教育厅组织编写的《英语基础教程》(高职高专版)系列教材所提供的话题。对话与单句部分均为日常生活或交际场合中的一般用语与对话。

2、短篇听力材料为题材熟悉的讲话、故事、叙述、解说等。

3、所用词语不超出《基本要求》中所规定的A级词汇。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PartⅡ:Reading Comprehension)。共20题,考试时间为50分钟。要求考生阅读若干篇短文,总阅读量不超过1000词。这一部分共有两种形式。第一种形式为3篇短文,每篇短文后有5个问题,考生应根据文章内容从每题的4个选择项中选出一个最佳的答案;第二种形式为一篇短文,短文后有5个问题,考生应根据文章内容,用自己的话简短回答问题。(一般每题答案不超过10个词)

选材原则:

1、阅读文章题材广泛,包括社会、文化、日常生活知识、科普常识等方面。但所涉及的文章以学生所熟悉的背景知识为主。

2、体裁多样,包括议论文、说明文、叙述文等。

3、文章的语言难度以《基本要求》所规定的A级要求为标准,如有个别超纲的词或无法猜测而又影响理解的关键词,则用汉语注明词义。

阅读理解部分主要测试考生下列能力:

1、理解所读文章的主旨和大意,理解事实与细节;

2、理解句子的意义以及上下文的逻辑关系;

3、根据文章进行一定的判断和推论;

4、根据上下文推测、判断生词的意思;

5、理解文章的写作意图,作者的见解与态度。

阅读理解主要测试学生通过阅读较准确地查找与获取信息的能力。阅读要求有一定的速度。

第三部分:词语用法和语法结构(PartⅢ: Vocabulary and Structure)。共30题,考试时间20分钟。题目中词和短语的用法占50%,语法结构占50%。要求考生从每题4个选择项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

词语用法和语法结构部分的目的是测试学生运用词汇、短语及语法结构的能力。考试范围包括《基本要求》所规定的A级以下(包括A级)词汇和短语以及《基本要求》中所列出的语法结构表。

词语用法与语法结构主要考核学生;

1、掌握《基本要求》中A级所要求的词汇以及常用词组情况;

2、掌握英语语法结构的情况和对时态、语态的使用能力;

3、对非谓语动词以及各类从句的掌握情况;

4、对虚拟语气、强调句、倒装句以及主谓一致的使用能力。

第四部分:完形填空或英译汉(PartⅣ: Cloze Test or English to Chinese Translation)。这一部分共两种形式,每次考试选择其中一种形式。完形填空共20题,考试时间20分钟。在一篇题材熟悉、难度适中的短文(约200词)中留有20个空白,每个空白为一题,每题有4个选择项,要求考生在全面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选出一个最佳答案,使短文的意思和语言结构恢复完整。填空的词项包括结构词和实义词。综合填空的目的是测试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英译汉共5题。在阅读理解部分的3篇文章中,选择典型的、难度适中的5个句子,总词量不超过100词,在句子底下划横线。考生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正确理解,并将这5个句子译成汉语,译文达意。英译汉目的是测试学生阅读理解的准确程度以及汉语的表达水平。

第五部分:短文写作(PartⅤ: Writing)。共1题,考试时间为30分钟。要求考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写出一篇100-120词的英语作文。试卷上将给出题目,或规定情景,或要求看图作文,或给出英语段首句要求考生续写,或用汉语给出每段的提纲,或给出关键词要求写出英语短文。作文要求能正确表达思想、内容切题、意义连贯,无重大的语法错误。写作的内容包括日常生活和一般熟悉的常识。

三、答题及计分方法

客观题用机器阅卷。要求考生从每题4个选择项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案纸(Answer sheet)上该题的相应字母中间用铅笔划一条横线。每题只能选择一个答案,多选作答错处理。主观题答在规定的试卷上。

阅卷将按科学的评分标准评分。试卷各部分采用计数的方法,折算成百分制。

四、使用教材

福建省教育厅组织编写的《英语基础教程》(高职高专版)系列教材(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系本考试的教学与考生自学的主要教材。2004年省高职高专升本科英语水平测试将依据《基本要求》所规定的A级要求命题。《英语基础教程》(高职高专版)系列教材按《基本要求》提出的各项目标编写,可供考生复习考试之用。

附注:高职高专升本科英语水平测试(非英语专业)暂不考听力理解部分。

更多学历考试信息请查看学历考试网

推荐信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