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简介
2017-09-28来源:华东师范大学

概 况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学科,是国家重点学科、上海市重点学科,全国首批博士学位授予点。著名学者施蛰存、万云骏教授,是国内最早的古代文学专业硕士生导师;徐中玉、王元化教授是国内外声誉卓著的人文学者;马兴荣、陈谦豫、郭豫适、齐森华等资深教授,为人才培养和学术积累也做出了突出成绩。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施蛰存与鲁迅关于青年人要不要读《文选》和《庄子》的争论,影响深远,今天仍然是本学科的一个有意味的起点。被海内外誉为“中国现代派鼻祖”的施蛰存,有着被学术界誉为“唐音宋骨”最为独到的古典文学研究成果。王元化的《文心雕龙创作论》,与钱锺书《管锥编》同获全国首届比较文学学科荣誉奖。在王瑶主持的一项以王国维为开头王元化为结尾的国家社科研究计划中,将王元化评为二十世纪古典文学研究现代化进程的重要代表人物。目前本学科拥有重要的学术刊物阵地与突出的专家群体。学科点为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全国大学语文学会两个全国性的学会挂靠,《古代文学理论研究》、《词学》与《诸子学刊》等高品质的学术刊物构成了一个学术集群阵地;并有包括国家学科评议组成员、长江学者(2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3名)等多名突出专家,以及在各自领域有突出成绩的学者。如古代文学学科带头人胡晓明教授,兼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会长、中国美术学院南山讲座教授、《古代文学理论研究》主编。重要著作有《中国诗学之精神》、《灵根与情种:先秦文学思想研究》、《万川之月:中国山水诗的心灵境界》、《文化江南札记》、《近代上海诗学系年初编》、《诗与文化心灵》等著作。其中,《万川之月》一书,从中国古代生命哲学的高度来诠释山水诗,从主题学的角度来疏通山水诗与中国古代思想传统的内存联系,接引中国生命哲学的概念与命题以开掘中国古代山水诗的重要内涵。该书在大陆与台湾同时发行,均受好评。陈大康教授现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国家社科基金评委、《文学遗产》编委。他已出版《中国近代小说编年史》、《明代小说史》、《通俗小说的历史轨迹》等多种著作和论文。长江学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材谭帆教授,主要从事中国戏曲史、中国小说史和中国俗文学史的研究,尤其着重戏曲小说的理论批评研究,研究成果在海内外学术界产生了广泛的学术影响。主要著作有《中国古典戏剧理论史》、《金圣叹与中国戏曲批评》、《优伶史》、《中国小说评点研究》、《中国小说学史》等,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文学遗产》、《文艺研究》等刊物发表许多高质量学术论文。现担任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会长、教育部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高教自学考试文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国俗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古代戏曲学会副会长和上海市戏曲学会副会长、《文艺理论研究》主编。长江学者、《诸子学刊》主编方勇教授,致力于《庄子》及诸子学研究,专著《庄子学史》获得教育部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上海市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本学科中国江南文学文献研究中心(985研究学科建设,2006年),长期以来重视江南文学文献的整理与研究。施蜇存整理《西游补》,编撰《云间词人姓氏录》、《云间碑录》、《云间花月志》、《吴郡志碑目》、《王修微集》、唐释德诚(船子和尚)《拨棹歌》、《陈子龙集》等一系列成果,为学科树立了研究江南文学文献的典范。现本学科集体编纂的海内外第一部大型女性文集整理成果《江南女性别集》,已经出版至第四辑,字数近500万,曾获全国古籍整理成果一等奖。与其他高校共同承办的年度学术论坛“江南文化论坛”已经举行三届。与加拿大麦基尔大学东亚系合作的大型国际学术课题“清代女性写作数据库”正在进行中。本学科挂靠的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自1979年迄今,已持续出版学术集刊35年,共38辑,约一千多万字。同时主办大型学术年会及国际学术研讨会十九届,拥有会员1000多人,引领中国文论界的学术思潮,是传承有序、学术积淀深厚、海内外深具影响力的国家级学术团体。本学科还积极探索教学改革,大胆创新,获得相当可观的教学成果。学科所属大学语文课程,自徐中玉先生开创以来,成为学校品牌,先后获得国家精品课程、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立项;上海市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特等奖,国家优秀奖学成果奖二等奖;上海市优秀教学团队二等奖。从1995年开始,本学科还进行教育部文科基地的课程改革设计,全国首家,率先设制了经、史、子、集专书导读系列课程,本科必修《论语》、《史记》、《庄子》、《文选》等原典专书,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效果显著,获得外校专家的称赞,先后获国家精品课程、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立项。自编系列教材于2006年全部出版,获得较好反响。本学科教师现在研国家社科重大项目1项,国家社科重点项目2项,国家社科规划项目6项,省部级社科项目近10项。本学科教师先后多人赴美国哈佛大学、加州大学、麦基尔大学等访学,受邀赴德国、新加坡、马来西亚、韩国、台湾、香港等地教学、讲座。邀请宇文所安、蔡宗齐、方秀洁、陈鸿森、朱晓海、萧驰、罗青、严志雄、施议对等一批域外著名学者前来讲座。研究生也多有赴美国、加拿大、台湾等地交流访学者。

主要研究方向

先秦文学研究、汉魏六朝文学研究、唐宋文学研究、元明清文学研究等

主要导师【适用2018年招生】

韩立平 归青 程华平 查正贤 李舜华 刘晓军 王冉冉 王庆华 杨焄 赵厚均 黄人二 胡晓明 朱惠国 彭国忠 谭帆 方勇

专业课程

诗经研究 、江南文化专题研究、中国文学学术史(研究方法课程)、汉魏六朝文学研究、诗词曲研究、世说新语讲读、诗品研究、唐诗研究、宋词研究、元明清文学专题研究、词学专题研究等

研究生毕业后主要去向

本学科研究生培养规模日渐扩大。迄今为止共培养硕士600余人,博士150余人。毕业生中不少人担任了高校校级、院系级领导,以及出版社的社长与总编,或在美国、新加坡等高校教授中国文学;在高校担任博士生导师、教授及其他高级职称人员也有数十人。尤其是博士生培养成绩突出,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1篇,提名2篇。杰出者如王兴康担任上海人民出版社社长,赵昌平担任上海古籍出版社总编,宫晓卫任齐鲁书社社长,蒋述卓担任暨南大学党委书记,严寿澂任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教育学院中文系教授,傅杰任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导,俞志慧为全国优秀教师等等。总之,本学科毕业生在高校、出版社、杂志社、中等专科和技术学校、中学等,从事各行业工作,发挥专业特长,服务于广大社会人群。

专业希望招收具有何种专业背景的考生

推荐信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