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申论热点范文:大学专业调整
2017-06-20来源:

【背景资料】

2017年5月5日,多个关注社会工作专业的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存在了十六年的中山大学社会工作本科专业今年秋季将停止招生,该专业硕士教育将会保留。”中山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王丽霞5月6日解释说,中山大学社会工作专业今年秋季暂停招收本科生,并称“不止针对社会工作一个专业,近年包括中山大学在内的很多高校都在做这样的专业调整,就是宽口径大类招生,而不是网上所谓的部分专业‘停招’。”

【标准表述】

当前,我国大学新增专业和撤销专业,并没有经过充分论证,而是都具有很强的行政色彩,新增专业时没有论证是否符合本校的办学定位,是否有条件办出高质量和本校的特色,于是有的培养学术型人才的学科,开设“紧跟热点”的应景专业,这些专业也就办得不伦不类;撤销专业,也没有论证是否有继续举办的价值,办学面临的困境并没有做出分析。

在这种行政治校的情况下,我国高校的办学定位变得有些模糊。具体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学校没有充分的办学自主权,很难形成明确的办学定位;另一方面,学校校内由行政主导教育和学术资源配置,追求办学政绩的行政领导,往往根据短期的办学成果,调整学校内部的办学。

目前,所有本应该实行精英教育,以能力为办学导向的大学,都重视学术研究超过人才培养,校方给教师提出很高的发表论文、申请课题的考核要求,并根据完成指标的情况,配置资源;对于已被边缘化的人才培养,只关注学生毕业后的就业率。

当一个专业,既不能产出令领导满意的论文,又不能有高的就业率时,就会面临被淘汰的命运。长此以往,我国的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将陷入严重的危机,而所有高校都将变为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院校。

【具体措施】

第一,学校要有充分的办学自主权,即学校可自主调整学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第二,学校的教育管理和学术管理,不由行政主导,而实行以教育和学术为本的管理。对于设置学科、专业这样的教育和学术事务,不应该就由学校行政领导决定,而应该由学校的教授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决定。

推荐信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