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宏州梁河县曩宋乡瑞泉完小简介
2017-01-19来源:梁河县教育局

梁河县曩宋乡瑞泉完小简介

梁河县曩宋乡瑞泉完小座落在曩宋乡瑞泉村大平山和中平山交界处,距离曩宋乡中心和曩宋乡人民政府四公里左右,是一所完全小学。

一、解放前概况

瑞泉完小始建于1932年,由中平山绅士肖本清在自家空房请腾冲董老先生来教私塾,教(大平山、中平山、平山脚)三寨富家子弟10多人,学《八股文》、《三字经》、《百家姓》。1935—1940年学生增至20多人,办了四个班,学校从私人空房搬到肖家菜园地内,盖了两间草棚做教室,并请杨永助(马茂人),尹瑞蓝(大蛮丙人)教《三字经》、《五经》、《百家姓》、《算术》、古文等课程,老师报酬是40—60箩稻谷。1941年—1945年,学生增至30多人,腾冲和顺乡赵如寿来任先生教《四书》、《五经》,开创了有3个女童入学读书的先例,先生报酬100箩稻谷。1946—1950年学生近40人,先生是张星应(曩宋人),李荣绅(腾冲大寨人)教《幼儿》、《国语》、《算术》,年均报酬每人100箩稻谷,外加每生一斗米(30市斤),学生拼谷按贫富三等拼担,一等富每年6箩谷,二等富每年4箩谷,贫人每年2箩谷,米人均一斗,至解放后废除私塾学校止。

二、解放后至今概况:

1951—1955年边疆和平解放减租清债土地政策,学校收为国有,教师由国家委派,肖时聪为校长,教师5人,学生增至50多人,办到五年级,教师工资由国家支付,学校更名为“平山小学”,国家拨款250元新盖了两间草房教室。

1956—1957年杨世楚任校长,把“平山小学”更名为“瑞泉完小”,办到六年制,教师7人,学生70多人,国家拨款600元,拆除草房教室重建了三间土木结构的瓦房教室。

1958—1965年,正值大跃进,张安再任校长,学生120多人,教师7人,学生以学习为主并参加田间地头劳动宣传,三个村寨按人头拼油盐柴米为学生办食堂,学生动手养鸡、猪、种菜,大跃进结束,学校撤拼了完小,瑞泉完小变为单小,办到五年级。

1965—1976年,文化大革命十年,我校先后由立朝富、蒋跃武、杨翠英任校长,恢复了“瑞泉完小”办起了三个初中班,学生200多人,中平山寨心一亩多面积的老校舍容纳不了本校学生,1975年从中平山寨心搬迁到现址,学校占地13.75亩,建有土木结构房四排(6间教室),迁入两间木楼,建有8格宿舍和6间简易厨房,并打了围墙和修建了木大门,国家投资620元,群众集资2600元,计3220元。群众投入大量劳力,动手修建了200多米的围墙,村社队出工献料而建成。

1977年至今历任各届校长领导:尹培强、尚丙初、杨常飞、张兴才、杨开芝、闫生山、徐国升、尹可巍。

1989年上级拨款8.6万元,群众集资3.75万元,学校出资0.25万元,建了砖混教学楼一幢,669平方米,两层一顶十个教学楼,1994年州局拨款8万元建了6套教职工宿舍,2003年9月县局拨款2.3万元建了砖混厕所,2005年县局拨款2.6万元,建了一个水泥球场,学校硬件设施大有改观。

2011年8月在社会人士(黄有生、岳太龙)的关心支持下,与上海立邦公司取得联系,该公司实地考查后决定为我校教学大楼进行示点粉刷,经过粉刷后的教学大楼焕然一新。

2012年3月因国家实施学生营养餐计划,我校无学生食堂和就餐场所,学校领导在中心校的关心与指导下动工新建了,一个学生饮水池、一排学生打饭、就餐的钢架棚、一间柴房、一间猪圈(2格)。并开发校内荒地约1亩进行开展勤工俭学工作,校园面貌得到很大改观。

今年我校在编教职工13人,男教师7人、女教师6人,学生120余人,一至六年级各一班共97人,所辖四寨一村,户数649户,人口2008人,顺利完成了普九、普实,但因建校早仍有1581平方米的D级危房待排除(其中砖混669平方米,砖木432平方米,土木480平方米),急待上级给予排危立项资金解决,让瑞泉完小更好的为农村义务教育做出贡献。

推荐信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