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万·贝克《风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2016-12-26来源:

比万·贝克《风蛇》高三小说阅读题及答案

凯文是个12岁的小男孩,他收藏世界上所有能被收藏的东西。今天,凯文本来是在市场里闲逛来着,但一个耀眼的蓝招牌吸引了他。牌子上写着:“马维先生的神奇收藏——仅向绝对好奇的人开放。”他立即像飞蛾看到篝火一样奔向了那家店铺。

凯文推开店门,店主马维先生一看到他,立刻满面笑容地说:“下午好,年轻的先生,我能为你做些什么?”

“我只想随便看看,谢谢。”凯文谨慎地回答。

“凡是进了我的店的人,没有一个是只想随便看看的。”马维先生附在凯文耳边小声儿说,“你会发现我的收藏非常神奇。”

“请问你的收藏品是什么?”凯文礼貌地问。

“你是一个好奇的人,是我最喜欢的类型。”马维先生笑着说,“请跟我来。”

凯文跟着他来到小店后面的仓库,仓库没有窗,只有一道镶着茶色玻璃的小门。

“这里存放着我最秘密的收藏……”

凯文迫不及待地打断店主的话,“它到底是什么?”

“其实我收集的东西很普通,”马维先生回答,“请在此稍候。”说着他打开锁,消失在铁门背后,等他回来的时候,手里多了一个玻璃瓶,“这就是我的收藏。”

“一个空瓶子?”凯文失望地说。

“哈!每个人第一眼看到它的时候都这么说。其实这里面装的是风蛇。”

“什么是风蛇?”

“风蛇是一种气态的带翅膀的蛇。被关在瓶子里时,它是透明的。如果你打开瓶塞,放进一些新鲜空气,它就会变回本来的颜色——烟蓝色。”

“打开瓶子。”凯文要求道。

马维先生把瓶子紧紧抱在胸前,“你没听见我说这里面是风蛇吗?如果它逃出来,我们俩都要受袭击的。没有人打开过关风蛇的瓶子。瓶子会突然变凉,蓝色的烟雾会从里面射出……”

他的话被一阵门铃声打断了。马维先生看了看门口,又看了看玻璃瓶,犹豫再三,终于不情愿地把瓶子递给凯文。“先替我拿一会儿,我去看看谁来了。千万不要打开它。”

现在小屋里只有凯文一个人了。他似乎感觉到瓶子里的气体在缓缓转动。如果他只把瓶塞撬起一道缝,放一小点儿空气进去,就可以知道马维先生是不是在编故事蒙人了。想到这,凯文开始慢慢地旋转白色的瓶塞。起初他只撬起瓶塞一角,然后立刻盖紧,但瓶子里什么都没出现。他把瓶塞撬起一个稍微大点儿的缝,但仍然什么都没发生。

凯文不耐烦地把瓶塞完全启开,还是没看到风蛇。“原来是个骗人的把戏。”他自言自语道。就在这时,瓶子陡然变冷了,一股蓝烟喷涌而出,在空中聚集成蛇的样子,然后迅速向外蔓延,转眼间屋子里就充满了烟雾。凯文头痛欲裂,不顾一切向门口逃去,但他发现进来时的小门已经变得像大厦一样高了。随后砰的一声,他撞到了一堵透明的墙。

就在这时,马维先生推门走了进来,但他现在看起来更像个巨人。他弯下腰,从口袋里拿出一个白色瓶塞,盖向凯文头顶。烟雾随即消退了,凯文惊恐地发现自己缩小了,并被关在自己刚刚打开的瓶子里。

马维先生拿起瓶子,嘴角挂着胜利的微笑。他走过铁门,把凯文放在一个书架上。书架上还有很多装着小人儿的瓶子,他们悲伤的脸紧贴着玻璃牢笼,同情地看着凯文。马维先生欣赏着自己的收藏,不时擦拭着书架正上方的铜标签,标签上刻着:“藏品——好奇的人。”

11. 简析这篇小说标题的作用(3分)

12. 伏笔是文学作品中情节结构上常用的一种手法。请简析伏笔在这篇小说中的作用。(3分)

13. 结合全文,赏析少年凯文具有的形象特点(4分)

14. “他的话被一阵门铃声打断了。马维先生看了看门口,又看了看玻璃瓶,犹豫再三,终于不情愿地把瓶子递给凯文。‘先替我拿一会儿,我去看看谁来了。千万不要打开它。’”请你谈谈对这一情节处理的理解。(5分)

本题答案未整理到,欢迎在评论中提供答案。

15. 探究小说的深层意蕴和作者的情感取向。(5分)

参考答案:(答案中第14题缺)

11.①传说中,风蛇是一种气态的带翅膀的会飞的蛇,此物本不存在。②以此为题,使标题具有了一种神秘色彩,激发读者阅读的兴趣。③这也是小说的线索,推动了情节向前发展,凯文因此走进店里,因此诱惑打开瓶子,因此被关进瓶子……(1点1分,少一点扣1分)

13.12.①伏笔信息有“马维先生的神奇收藏——仅向绝对好奇的人开放。”“马维先生附在凯文耳边小声儿说,‘你会发现我的收藏非…奇,急切地想知道是什么,马维走开后禁不住打开了瓶子,为了好奇心付出沉重的代价;

②相对单纯,缺乏足够的警惕,自控力较差,马维一步步地玩神秘,诱惑他,他竟然没有一点怀疑;

③特别喜欢收藏各种东西,只要看到或听到与收藏有关的事物,往往经不住诱惑。(一点1分,整体语言表述上1分)

15.①凯文的悲剧告诉我们,无法自控的、过度的好奇心往往与潜在危险同在,会使自己陷入一个走不出的怪圈,并为此付出意料不到的代价,给人带来无尽的后患,终成悲剧,让人后悔都来不及。

②马维先生的藏品竟然是“好奇的人”,“风蛇”仅为不存在的诱饵,表现了作者对人们总为某种欲望驱使,总因好奇心作祟而行为失度的嘲讽,期望人们学会自我克制,不要过度好奇,远离陷阱和悲剧,同时作者也不乏一定的同情和无奈。(一点2分,书写层次清晰,答题有条理上1分)

推荐信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