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南民族大学博士后研究人员招收公告
2016-12-19来源:中南民族大学

中南民族大学直属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创建于1951年,位于武汉南湖之滨,学校占地1446亩,校舍面积78万余平米,馆藏图书280余万册,拥有全国高校第一家民族学博物馆。学校现有56个民族的全日制博士、硕士、本科、预科等各类学生27000余人,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少数民族学生比例达到60%以上。

学校现有教职工19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371人。教师中正副教授700余人,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380人,各类省部级以上专家近100人,拥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比例达到81.5%,形成了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师资队伍。

学校现有民族学一级学科博士点,下设民族学、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中国少数民族史、中国少数民族经济、中国少数民族艺术、民族教育、民族法学等7个二级学科博士点。2012年获批民族学博士后流动站,现面向海内外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

一、招收计划

二、招收条件

(一)品学兼优,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一定成果,且有较强的研究能力;

(二)获得博士学历学位,取得学历学位年限原则上不超过两年,或将于半年内取得学历学位;

(三)身体健康,年龄在35周岁以下;

(四)在站期间拟研究课题与合作导师的研究方向基本一致;

(五)在站期间全职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三、薪酬待遇

(一)按国家、湖北省和学校的相关政策执行;

(二)提供博士后住房;

(三)参照在编在职人员进行管理。

四、招收程序

(一)申请人向学校博管办提出进站申请,并填写提交以下材料:

1.《中南民族大学博士后申请表》(附件1);

2.两位本领域专家的推荐信(附件2,其中提供一封本人博士生导师的推荐信,留学或外籍博士至少提供一封国外教授的推荐信);

3.博士后进站审核表(附件3);

4.所在单位出具的政治思想鉴定(附件4);

5.博士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或由毕业学校学位办盖章的答辩决议书(国外学历学位获得者提供教育部学历认证书);

6.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和奖励清单,及其佐证材料(包括博士学位论文、学术论著、获奖、鉴定、专利证书等);

7.身份证复印件;

8.留学博士提供《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外使领馆教育处(组)推荐意见》(附件5)或留学回国人员证明。

(二)学校博管办对申请人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核,并向流动站推荐符合条件人员。

(三)博士后流动站受理进站申请后,组织博士后招收考核小组对申请人的学术水平、研究能力等方面进行审议,并出具意见。

(四)博管办根据招收考核小组审议结果,报学校审批通过。

(五)学校拟同意招收的博士后研究人员,参加统一组织的体检。

(六)体检合格者由博管办负责办理进站有关手续。

五、联系方式

地址:中国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民族大道182号中南民族大学

邮政编码:430074

联系电话:+86-027-67843136李老师(流动站)

+86-027-67842183张老师(博管办)

E-mail:rsc@scuec.edu.cn

学校主页:http://www.scuec.edu.cn/

附件:见网站常用下载栏目

2025公考·省考培训课程试听预约报名

  • 报班类型
  • 姓名
  • 手机号
  • 验证码
推荐信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