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热点面对面:让玫瑰花和紫罗兰散发不同的芳香
2009-01-27来源:中央宣传部

让玫瑰花和紫罗兰散发不同的芳香

——如何理解推动建设和谐世界

2006年11月,深秋的北京刮起一股强劲的"非洲风"。48个非洲国家的领导人相聚北京,参加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共叙友情,畅谈合作,热议发展。从中非合作论坛到中俄互办"国家年",从与美国举行首次战略经济对话会议到积极斡旋重启六方会谈,从紧急救援印尼地震到向黎巴嫩增派维和人员……,"和谐世界"的理念,清晰地写在中国外交的每一页日志上。

我们生活的地球,就像一个美丽的大花园。不同文明背景、不同发展水平、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就好像五颜六色的鲜花竞相绽放。我们不能要求玫瑰花和紫罗兰散发同样的芳香,否则地球这个百花园就会因千篇一律而失去生机。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致力于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是我们党着眼于当前国内外形势发展而提出的一个重大战略任务,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的理论和实践。

为什么要提出推动建设和谐世界?

建设和谐世界的理念,是国家主席胡锦涛在2005年4月22日雅加达亚非峰会上第一次提出来的。在2005年7月1日签署的《中俄关于21世纪国际秩序的联合声明》中,"和谐世界"第一次被确认为国与国之间的共识。2005年9月15日,在纪念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胡锦涛主席全面阐述了和谐世界理念的深刻内涵。此后,"和谐世界"--一个充满东方智慧的新名词,频频出现在重大国际场合,它所描绘的国际关系的理想状态,正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理解和赞同。

经过29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已融入汹涌澎湃的经济全球化浪潮。无论是政治、经济、文化,还是安全,都越来越紧密地与世界联系在一起。比如,国际金融市场的风吹草动,牵动着中国经济发展的脉搏;中东局势变化引发的油价涨落,直接关系着中国老百姓的生活。我们要实现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不能没有一个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推动建设和谐世界,就是我们深刻认识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科学把握当代中国与世界的深刻变化,统筹对内和对外工作而提出的战略思想,反映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发展与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关系。

"中国的快速发展对世界意味着什么?"这是当下国际社会的热门话题之一。推动建设和谐世界,就是我们的郑重回答和庄严承诺。回顾世界近代以来的历史可以看到,后起大国的崛起大都走了通过对外扩张争夺世界资源的道路,导致国际格局和世界秩序的急剧变动,甚至引发了世界大战。中国将走怎样的发展道路?中国的发展将给世界带来什么?国际社会众说纷纭,既有人在热议"北京共识"、"中国机遇",也有人在炒作"中国崩溃论"、"中国威胁论"。我们提出建设和谐世界,一方面向世界表明,中国将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不会妨碍和威胁其他任何国家。中国现在不称霸,将来即使强大了也永远不会称霸。中国的发展对世界来说是机遇不是威胁,是和平之福而非冲突之患。另一方面也表明,随着中国的发展,我们将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为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多的贡献。

一个国家的外交思想必然植根于本国文化的土壤。推动建设和谐世界,是基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必然选择。中华民族历来热爱和平、崇尚和睦、追求和谐,在对外交往中始终秉承"和为贵"、"强不执弱"、"富不侮贫"的精神,主张"协和万邦"、"和而不同",提倡"海纳百川,有容乃大"。2000多年前,张骞两度出使西域,开辟了一条礼尚往来、互通有无、化干戈为玉帛的友谊之路。600多年前,郑和七下西洋,架设了一座传播和平、友谊、文明的桥梁。"和"的思想贯穿于中华文化的整个发展进程,已经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里。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等主张,都是中国传统文化在处理国际关系问题上的生动体现。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的主张,更彰显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

推动建设和谐世界,也是各国人民的共同企盼。当今世界,要和平、促发展、谋合作已成为时代的主旋律,人类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进步。但是,不和谐的阴云仍笼罩在世界上空:局部战争和冲突时起时伏,地区热点问题错综复杂,南北差距进一步拉大,恐怖势力依然猖獗,环境污染、跨国犯罪、严重传染性疾病等全球性问题日益突出。面对战火中流离失所的难民,面对恐怖事件中无辜的死难者,面对在饥饿和疾病中苦苦挣扎的人们,面对被自然灾害摧毁的家园……世界人民真诚地渴望我们共同生存的地球永远和平安宁。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的主张顺应时代潮流,道出了各国人民的心声。它早已超越了中国国家利益的视角和范围,是从人类繁荣与和平的高度和负责任大国的视野,勾画出的新的安全观。

推荐信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