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衢江区企事业单位赴东北高校招聘衢江区区情简介
2016-11-24来源:衢江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

衢江区为浙江衢州市辖区,地处浙、闽、赣、皖四省交界,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素有“衢通四省”之称,区域面积1748平方公里,辖2个街道、10个镇、8个乡、1个办事处,总人口40余万。

衢江是山水秀丽的生态福地。衢江山好、水好、空气好,乌溪江水质常年保持华东地区最好的Ⅰ级地表水标准,森林覆盖率高达72.9%,空气负氧离子每立方厘米含量最高可达1.5万个,是全国9个生态良好的地区之一,首个国家休闲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浙江的生态屏障和衢州地区百岁老人最多的县。千里岗省级自然保护区有着近百平方公里的原始次森林,素有衢北“绿色宝库”之称,是衢州地区保持最为完整的物种基库。景色如画的乌溪江国家湿地公园,栖息着有“鸟类中的大熊猫”之称的中华秋沙鸭等珍稀物种。境内有华东地区最大的灰坪天坑和最好的全天候攀岩基地,有堪称中国水力发电发祥地、中国水电建设摇篮的中华第一坝--黄坛口大坝,有“小三清山”之称的天脊龙门,有炎帝、扁鹃、华陀、李时珍等曾经采药、居住的“药王山”,特别是占地面积30平方公里、5000万根的节理石柱群,数量之多,是英国北爱尔兰“巨人之路”和“巨人之路海岸”的一千多倍,其中扭曲型目前在全世界是独一无二的。

衢江是底蕴深厚的东南阙里。衢江区前身为衢县,始建于东汉初平三年(公元192年),2001年底撤县设区,是孔氏南宗文化、围棋文化的发祥地和“最美系列人物”的发源地。历史上儒风浩荡、人才辈出,北宋有与包公齐名的“铁面御史”赵抃,南宋有抗金名将徐徽言,明代有“中华第一神针”杨继洲和“东方灰姑娘”明孝贞皇后王钟英,杨继洲针灸入选第四批国家非遗代表性扩展项目名录。文物古迹众多,有宋代古窑址“两弓塘窑址群”、金仙岩摩崖石刻等历史遗存。

衢江是投资创业的理想之地。区位条件优越,境内民航、铁路、公路、水运齐全,民航直达北京、深圳、厦门等城市,320国道、46省道和杭金衢、黄衢南、杭新景高速公路穿境而过,位于杭州1小时、上海2小时高铁经济圈内。山水资源丰富,境内的乌溪江水库水质经第三方瑞士SGS公司环评检测,水源的29项指标均远远优于国家一类水标准,也大大好于美国环境EPA指标,水的硬度和酸碱度(弱碱性)非常适宜乳饮料和各类饮用水生产。产业特色鲜明,放心农业持续深化提升,创成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全国首批100个农产品质量安全创建试点县之一、10个国家生态循环农业示范点之一和全省首批通过验收的10个农产品质量安全放心示范县之一,成功承办全国首届生态循环农业现场会和农业供给侧改革“放心农业•衢江样本”高层研讨会,受邀参加由中央党校主办的中国经济发展突破点论坛,并作主题演讲和经验介绍,继引领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后,再次领跑全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齐聚了中科院、中国农科院、中国制浆造纸研究院、长三角循环经济研究院等一批高端科研平台,志高机械入围“中国工程机械制造商50强”榜单,朗坤环保、源本科技等一批科技创新型项目喷薄而出;农旅、文旅融合发展,成功创建集观光、休闲、科教旅游、农耕体验为一体的盛世莲花国家4A景区,集聚杨继洲、石学敏、刘保延和王澍等世界最高端要素,以针灸为“魂”的大健康产业蓄势待发。

2015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7.05亿元,增长7.6%;固定资产投资116.29亿元,增长14.1%;财政总收入15.75亿元,增长17.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0.12亿元,增长18.7%;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28366元、15154元,增长8.6%和9.9%。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衢江区将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统领,切实把五大发展理念转化为 “四个一”建设的务实举措,着力打造现代田园城市样板区、循环经济发展示范区、放心农业发展引领区和休闲养生旅游特色区。

2025公考·省考培训课程试听预约报名

  • 报班类型
  • 姓名
  • 手机号
  • 验证码
推荐信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