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河北师范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及招生专业介绍
2016-06-28来源:河北师范大学

学院简介

河北师范大学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于1984年,是全国最早建立的11所高职高师院校之一。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学院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学生就业创业发展为导向,以提升基础能力和加强内涵建设为主线,主动适应经济社会教育发展需要,为河北省乃至全国培养了数以万计综合素质高,实践技能强,基础理论扎实,具有创新意识的中高等职业教育“双师型”师资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深受社会欢迎,学院已建设成为 “发展定位准确、办学特色鲜明、品牌效应突出”、河北一流、全国知名的职业教育师资和应用型人才培养、培训基地、职业教育教学研究中心。

学院现设有机械制造工艺教育、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汽车维修工程教育、汽车服务工程、应用电子技术教育、通信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8个本科专业,拥有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学科点和教育硕士(职业技术教育领域)专业学位培养点。职业技术教育学学科被评为省级重点建设学科,学院被批准为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学院现有教职工116人,其中专职教师、专职研究人员100人。专职教师和专职研究人员中有教授、研究员21人,副教授、副研究员、高级工程师41人,分别占教师队伍的21%和41%;教师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84人,占教师队伍的84%;教师队伍中有校级学术带头人2人、教学名师5人,中青年骨干6人;25%的教师有国外留学、学习经历。

学院教师近三年出版专著5部,教材14部,发表论文218篇,其中中文核心期刊和三大检索120篇;获得厅级以上立项课题38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社科基金获5项;获得横向课题14项,其中冯冀宁博士在高科技领域与北京理工大学合作的“北斗导航接收机软件开发”项目,到位经费100万元;获得专利15项,到位科研经费1100万元;张志增研究员和刁哲军教授分别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和二等奖,实现了我校教学研究成果获奖重大突破。

学院坚持“深造有基础,就业有能力,创业有本领”的培养理念,开发了理论和实践并重的课程体系,构建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理实一体”的培养模式,培养的“双师型”师资和应用型人才赢得了社会广泛好评,学生一次性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其中一大批学生考入国家电网和大型企业,实现了高质量就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不断增强,参加挑战杯、电子设计、机械创新设计等大赛,先后获得国家二等奖6项,三等奖10项,省级一等奖16项,二等奖22项。学生汪磊、安宏伟成立的“校园服务速递中心”,现已注册为“中通达物流咨询服务中心”,拥有固定资产30万元。

学院是国家重点建设的职教师资培训基地之一,近五年先后为全国29个省市培训中职学校专业骨干教师1266名,为河北省培训各类骨干教师3000余名,师资培训工作得到教育部、各省市教育厅和培训学员以及学员所在学校的一致好评。

中国职业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秘书处、科研委员会秘书处、河北省职教研究所、河北省职业教育学会秘书处挂靠在学院。

汽车维修工程教育专业介绍

一、专业介绍

【专业简介】

中国汽车工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建设,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伴随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在欧美等国被誉为“黄金产业”的汽车服务业,在我国也正获得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成为各汽车厂家竞争的重要手段和获利的主要来源。

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保有量的急剧增加,社会对汽车专业尤其是汽车维修工程教育人才需求快速增长。

河北师范大学是全国最早开办汽车维修工程教育专业的学校之一,汽车维修工程教育专业于1999年建立,属于工科类专业。该专业于1999年9月开始招生,它以传统工科教学模式为基础,同时结合职业技术教育这一新兴领域的特点,在培养学生具有汽车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训练学生从事教书育人的本领,既要能当老师,也要能从事汽车检测诊断和故障维修技术工作,使之成为高等、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汽修专业的“一体化”教师或汽车维修服务、汽车营销服务、车辆保险理赔服务等领域从事技术或管理工作的复合型应用技术人才。

近年来,汽车维修工程教育专业结合我国汽车行业的发展状态和河北省的具体情况,围绕汽车服务行业人才培养,突出岗位技能培训,创建和实践了“能力标准、课程体系和职业证书三位一体”的汽车维修工程教育培养模式。

汽车维修工程教育专业招生对象由原来的普通高中毕业生改为河北省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

【师资力量】

本专业在形成已有10余年,通过不断引进高层次人才,师资队伍不断充实发展。本专业现有教师30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11人,高级实验师2人,讲师6人,实验师1人,助教2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25人,其中专业课的课程教师均为“双师型”教师。本专业坚持选派教师到国内重点高校学习深造或短期培训,积极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先后有6名教师到德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地进行交流学习,带回了职业教育改革的新理念、新方向。

【教学条件】

现有发动机拆装室、底盘拆装室、汽车电气设备拆装室、自动变速器拆装室、汽车教学一体化教室、汽车营销、保险理赔实训室、发动机检测诊断实训室、底盘检测诊断实训室、汽车电气设备检测诊断实训室、汽车仿真实验室等十个实验室和一个校内汽车实训车间(面积达1400多平方米)。

除具备完善的校内汽车专业实验室和校内实训基地外,还建立了一批长期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目前校外实训基地主要有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平安保险公司河北省分公司、庞大汽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河北众志达汽车贸易有限公司、石家庄锐源汽车销售有限公司、石家庄盛源汽车贸易有限公司、裕华区龙润汽车修理厂等。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汽车维修理论基础,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和经营管理知识,具备汽车检测诊断的基本能力和维修操作技能,熟悉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既能够在中、高等职业院校汽车专业从事理论与实践教学工作,又能够在汽车维修服务、汽车营销服务、车辆保险理赔服务等领域从事技术或管理工作的复合型应用技术人才。

三、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汽车维修技术、汽车市场营销、车辆保险理赔、职业教育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接受汽车检测诊断与维修、汽车营销、车辆事故查勘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汽车维修服务、汽车营销服务、车辆保险理赔服务和汽车专业教学等方面的基本技能。

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和能力:

1. 具备较宽厚的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和工程技术基础;

2. 掌握汽车维修服务、汽车营销服务、车辆保险理赔服务等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

3. 掌握汽车检测诊断与维修、汽车营销、车辆事故查勘的基本方法;

4. 掌握职业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

5. 具有汽车维修服务、汽车营销服务、车辆保险理赔服务等工作的基本能力;

6. 具有汽车专业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工作的能力;

7. 具备良好的团队意识、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和身心素质。

四、主干课程

构建了由通识平台课、学科平台、专业必修课、专业选定选修课、专业开放选修课和综合素质课以及实践教学构成的课程体系。

1.本专业设置的主干课程

(1)强调基本理论和方法学习:包括高等数学。工程图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工程力学、工程材料及热加工、电工电子技术、几何量公差与测量技术、液压与气压传动等课程;

(2)注重专业技术、基本能力培养:包括汽车构造、汽车电器、发动机原理、汽车电子控制技术、汽车运用工程、汽车检测与诊断、汽车营销、汽车保险与理赔等课程;

(3)重视基本手段、方法运用:包括单片机及接口技术、计算机绘图、汽车试验技术等课程。

2.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包括金工实习,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认识实习、汽车驾驶实习、汽车维修技能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

五、就业与深造

【就业形势】

汽车维修工程教育专业结合我国汽车行业的发展状态和河北省的具体情况,围绕汽车服务行业人才培养,突出岗位技能培训,创建和实践了“能力标准、课程体系和职业证书三位一体”的汽车维修工程教育培养模式。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强对学生职业规划的引导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不断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就业方向】

在多年的办学过程中,汽车维修工程教育专业逐渐形成了自己鲜明的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特色。学生毕业后,能够在中、高等职业院校汽车专业从事理论与实践教学工作,又能够在汽车维修服务、汽车营销服务、车辆保险理赔服务等领域从事技术或管理工作。

【深造方向】

攻读车辆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机械工程等方向的研究生。

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介绍

一、专业介绍

【专业简介】

中国汽车工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建设,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2011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双超1840万辆,再次刷新全球历史纪录。伴随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在欧美等国被誉为“黄金产业”的汽车服务业,在我国也正获得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成为各汽车厂家竞争的重要手段和获利的主要来源。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保有量的急剧增加,社会对汽车服务工程人才的需求剧增。

河北师范大学是全国最早开办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学校之一,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成立于2006年,属于工科类专业。该专业于2008年9月开始招生,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为目的,以满足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为动力,培养能够在汽车技术服务、汽车营销服务、汽车金融保险服务、汽车相关产品规划等领域从事技术或管理工作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

汽车服务工程专业重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培养,突出对学生专业应用技术的培养,加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力度,在校生实行了“双证书”教育,毕业生以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较强的综合能力,勤恳的工作态度,普遍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

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坚持面向社会,开放办学,广泛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先后与多家公司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达到了“双赢”。

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建设发展,带动了河北省乃至全国服务工程专业等相关专业的共同发展,在河北省乃至国内同类院校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建设中起到了示范作用,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做出较大的贡献。

【师资力量】

本专业在形成有近10年,通过不断引进高层次人才,师资队伍不断充实发展。本专业现有教师30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11人,高级实验师2人,讲师6人,实验师1人,助教2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25人,其中专业课的课程教师均为“双师型”教师。本专业坚持选派教师到国内重点高校学习深造或短期培训,积极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先后有6名教师到德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地进行交流学习,带回了职业教育改革的新理念、新方向。

【教学条件】

现有发动机拆装室、底盘拆装室、汽车电气设备拆装室、自动变速器拆装室、汽车教学一体化教室、汽车营销、保险理赔实训室、发动机检测诊断实训室、底盘检测诊断实训室、汽车电气设备检测诊断实训室、汽车仿真实验室等十个实验室和一个校内汽车实训车间(面积达1400多平方米)。

除具备完善的校内汽车专业实验室和校内实训基地外,还建立了一批长期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目前校外实训基地主要有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平安保险公司河北省分公司、庞大汽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河北众志达汽车贸易有限公司、石家庄锐源汽车销售有限公司、石家庄盛源汽车贸易有限公司、裕华区龙润汽车修理厂等。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汽车服务理论基础,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和经营管理知识,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具备“懂技术、会经营、善服务”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能够在汽车技术服务、汽车营销服务、汽车金融保险服务、汽车相关产品规划等领域从事技术或管理工作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

三、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汽车服务技术、汽车市场营销、汽车金融保险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接受汽车检测诊断、汽车市场分析、汽车营销策划、汽车事故查勘和汽车相关产品规划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汽车技术服务、汽车营销服务、汽车金融保险服务和汽车相关产品企划等方面的基本技能。

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和能力:

1. 具备较宽厚的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和工程技术基础;

2. 掌握汽车服务技术、汽车市场营销、汽车金融保险、产品规划等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

3. 掌握汽车检测诊断、汽车市场分析、汽车营销、车损查勘和产品规划的基本方法;

4. 具有从事汽车技术服务、汽车市场研究与营销策划、车损查勘、金融保险服务和汽车相关产品企划等工作的基本能力;

5. 具有较强的信息处理能力和外语应用能力;

6. 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和较强的创新意识。

7. 具备良好的团队意识、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和身心素质。

四、主干课程

构建了由通识平台课、学科平台、专业必修课、专业选定选修课、专业开放选修课和综合素质课以及实践教学构成的课程体系。

1.本专业设置的主干课程

(1)强调基本理论和方法学习:包括高等数学。工程图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工程力学、工程材料及热加工、电工电子技术、几何量公差与测量技术、液压与气压传动等课程;

(2)注重专业技术、基本能力培养:包括汽车构造、汽车电器、发动机原理、汽车电子控制技术、汽车理论、汽车检测与诊断、汽车营销、汽车保险与理赔等课程;

(3)重视基本手段、方法运用:包括单片机及接口技术、计算机绘图、汽车网络技术等课程。

2.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包括金工实习,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认识实习、汽车驾驶实习、汽车服务技能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

五、就业与深造

【就业形势】

京津冀一体化进程,北汽等汽车企业在河北建立基地也为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毕业生就业出口。河北省汽车产销量快速增长,河北省长城汽车、长安汽车等汽车制造企业市场份额正在逐步提升,河北省汽车专业尤其是汽车服务工程人才需求快速增长。

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打破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探索人才培养的新途径,促进学生知识、素质、能力的协调发展。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强对学生职业规划的引导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不断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能够在汽车技术服务、汽车营销服务、汽车金融保险服务、汽车相关产品规划等领域从事技术或管理工作。

【就业方向】

在多年的办学过程中,汽车服务工程专业逐渐形成了自己鲜明的办学特色。学生毕业后,可以在汽车设计行业、生产制造企业、汽车技术服务、汽车营销服务、汽车金融保险服务、汽车相关产品规划等领域从事技术或管理工作。

【深造方向】

攻读交通运输工程、车辆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机械工程等方向的研究生。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普招)专业介绍

一、专业介绍

【专业简介】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历:本科,学制:四年,生源:普通高中,全日制在校生)于2007年申报,经省教委批准,2008年正式招生。目前毕业生175人,在校生为 200人。本专业特点是强电与弱电结合、软件与硬件结合、设备和系统结合、运行与控制结合,培养的毕业生知识面宽、基础扎实、适应性强、综合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能够应用计算机技术和电气自动化技术,从事生产一线电气工程设计、研发及生产管理和销售技术支持等的高级技术人才。

【教学条件】

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依托电子与电工综合实验中心,拥有电机拖动、电力电子、电机调速、自动控制原理、计算机控制、可编程控制器、电气控制等实验室,2011年之后还成立了电力系统实验室、继电保护实验室和罗克韦尔自动控制实验室。现有实验、实训、创新三大类16个实验室,实验设备500余台,为学生的科技创新和职业技能培养提供了技术平台,使学生建立面向实践的思维方式,逐步形成实验、实训、设计一体化教学模式。同时和石家庄贝斯特电气公司、 河北电机有限公司、 西柏坡电厂、石家庄钢铁有限公司签订了学生实习协议,建立了长期实习合作关系,以供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方面的训练,为培养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创造条件。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经过多年的师资建设,形成了一支在数量上能够满足专业办学规模的要求、在素质上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高尚的思想境界、具备现代教育理念、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具备较强的教学、教研、科研能力的以中青年博硕士教师为主体的科学合理的专业教师队伍。本专业现有教师19名,其中教授3人,占教师总人数的15.8%,副教授8人,副教授占教师总人数的42.1%,讲师7人,高级工程师1人。专业每年还通过校企合作等形式外聘专业工程师承担部分教学、实验、实习或实训指导工作。近五年来本专业教师积极参与教学改革,申报教改课题,现已成功申报的有7项校级课题。编写的教材4本,专著1本。一共承担了19项科研项目,其中有47%来源于河北师范大学,37%的来源于河北省教育厅,还有来源于河北省科技厅、石家庄科技局。发表了学术论文34篇,发明实用新型专利7项。其中有21篇被EI收录,4篇被SCI收录,5篇核心期刊。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培养掌握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电机与拖动、电力系统分析、继电保护、高电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以及电气工程实践的基本技能,具备从事现代化生产中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领域相关的工程设计、生产制造、系统运行控制的能力,能在发电厂、超高压局、输变电公司、电业局、大型工矿企业及高等院校从事电力系统设计与运行、电气设备安装与检修、系统运行与调试、信息处理及企业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依托河北省职业教育研究所的研究优势,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市场需求做了大量的调研,确定了培养目标为以下五项:

(1)掌握较扎实的本专业所必需的数学、物理的基本知识,具有外语运用能力,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和管理科学基础。

(2)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必需的技术基础理论,包括电路分析、自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电机与拖动、电力系统分析、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等。

(3)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有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

(4)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有一定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组织管理的实际工作能力。毕业时通过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取得高级等级工证书。

(5)具有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团队合作精神。

三、主干课程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理论课程体系包括通识平台、大类平台、学科平台、专业必修、专业限定选修、专业开放选修六大模块;以15年的教学计划为例,学科平台课程共8门,专业必修课程8门;专业选修课程共 13门,其中限定选修课程设置 6 门,任意选修课程共7门; 既有理论又有实验的课程18门;实习、实践共14 阶段39 周。

实践教学体系包括必修和选修两部分,必修部分保证了学生必要的专业技能,选修部分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注重学生的兴趣和爱好。第二课堂实践活动是第一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对第一课堂教学的有力补充。

1、专业主干课程

(1)强调基本理论和方法学习: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路分析、、信号与系统等课程。

(2)重视专业基础课程:电力电子技术、电机与拖动、自动控制原理等课程。

(3)注重专业技术、基本能力培养: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电力系统分析等课程。

2、专业主要实践环节

实践教学体系主要由课程实验、课程设计、实习、毕业设计四部分组成。实验课程共18门,学分合计9学分,占总学分比例5.7%;课程设计共4门,学分合计5学分,占总学分比例3.2%;实习共8项,学分合计19学分,占总学分比例12.1%;毕业设计学分合计6学分,占总学分比例3.82%。

具体实践教学内容包括电路分析、电力系统分析、继电保护、电机拖动、电力电子、电机调速、变频、自动控制原理、计算机控制、可编程控制器等课程的实验;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微机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电力系统课程设计、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设计;认识实习、PCB计算机辅助设计实习、MATLAB仿真实习、电气CAD实习、生产实习、考工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累计39学分,占总学分(学时)比例24.84%。

四、就业与深造

【就业形势】

通过不断的调整教学内容,加大新技术、新方式教学,使学生及时把握现代电气工程专业知识的脉搏,学生的能力和知识水平得到大大提高。

7年来本专业培养学生370人,毕业生175人,近30人考取研究生,40余人考入国家电网。面向企业就业学生,就业范围有电气设备生产企业、电子设备生产企业、建设企业,以及各地区的电业局、供电局、发电厂等等,从事着本专业的技术研发、工程施工、设备检测、设备维护等技术工作以及生产管理、企业管理等工作,大部分都成为企业的骨干力量,有的还走上了领导岗位,学业水平受到企业的好评。

【就业方向】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毕业的学生面向电力系统就业,从事设备的运行维护方面的技术工作和管理工作,比如在电业局、供电局、发电厂、继电保护股份有限公司工作。

【深造方向】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毕业生可以通过考取研究生进一步深造,将来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本专业考取研究生学校包括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华北电力大学、湖南大学、河北工业大学等。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对口)专业介绍

一、专业介绍

【专业简介】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对口)专业:学历,本科;学制,四年;生源,河北省对口招生;全日制在校学习。

本专业于经省教委批准,于1995年正式招生专科生,专业名称为“电气技术教育”师范类。1997年升格为本科专业,2013年更改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目前毕业生约为6000余人。在校生为 188人 (2012级33人 ,2013级74人, 2014级81人)。本专业特点是强电与弱电结合、软件与硬件结合、设备和系统结合、运行与控制结合。针对对口生源的特点,培养的毕业生要求知识面宽、适应性强、综合素质高,富有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能够应用计算机技术和电气自动化技术,从事生产一线电气工程专业设计、研发及生产管理和销售技术支持等的高级技术人才。

【师资力量】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在职教师的师资队伍近三年基本稳定,教师学缘结构丰富、年龄结构合理、学历新进教师以博士学位为主,老教师基本都已取得硕士学位。在电气工程专业19位专任教师中,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8人,讲师7人;实验员1人。正高级职称人员占15.8%,副高级职称占42.1%,中级职称占36.8%,初级人员占5.3%。其中具有博士学位3人,硕士学位14人。

师生比例占到1:15以上,形成一支在数量上能够满足专业办学规模的要求、在素质上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高尚的思想境界、具备现代教育理念、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具备较强的教学、教研、科研能力的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的科学合理的专业教师队伍。专业每年通过校企合作等形式外聘专业工程师承担部分教学、实验、实习或实训指导工作。

【教学条件】

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依托电子与电工综合实验中心,拥有电机拖动、电力电子、电机调速、变频调速、单片机、自动控制原理、过程控制、传感器、计算机控制、可编程控制器、电气控制等实验室,2011年之后还成立了罗克韦尔自动控制实验室。现有实验、实训、创新三大类16个实验室,实验设备500余台。

同时和石家庄贝斯特电气公司、 河北电机有限公司、 迅达电梯、西柏坡电厂、石家庄钢铁有限公司签订了学生实习协议,建立了长期实习合作关系,以供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方面的训练,为培养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创造条件。多年来,学院领导一直重视实践教学软、硬件建设,不断的深化教学改革,在办学理念上从单一的验证性实验向多层次、多元化、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实践教学转化,实验教学水平有了质的飞跃。在提高基础实验教学水平的同时,与知名公司合办实训实验室,举办各种技能培训班,指导学生独立设计制作电子产品,为学生的科技创新和职业技能培养提供了技术平台,培养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多学科综合运用能力、与他人合作的协调组织能力,使学生建立面向实践的思维方式,逐步形成实验、实训、设计一体化教学模式。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宽广的专业知识和实践动手能力的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双师型”师资,以及社会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的“双证书”高级应用人才。使毕业生能够在职业技术教育,企业生产一线从事与能在电气工程领域的装备制造、系统运行、技术开发等部门从事设计、运行、电气设备安装与检修,以及信息处理及电子计算机应用等领域工作。

1、知识目标

(1)掌握现代电气工程技术所必需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与应用。

(2)具有电气工程技术所必需的专业知识。了解本专业新技术、新控制方法的发展与应用。

(3)掌握从事职业教育教学的基本理论。

(4)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

2、能力目标

(1)具有电气设备的安装调试及运行维护的能力。获得电工维修高级工等级证书。

(2)具有电气控制系统产品的开发与设计的初步能力。具有组织生产和管理、处理生产和技术问题的基本能力。

(3)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具备在中等职业学校从事理论和实践教学的能力。

(4)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较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主干课程

本教学计划中,学科平台课程共11门,专业必修课程共 5门; 专业选修课程共 12门,其中限定选修课程设置共6 门;开放选修课程共6门; 既有理论又有实验的课程 19 门; 实习、实践共12 阶段,共计37.5 周。

1、专业主干课程

根据本专业的学科方向,精心选择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机与拖动、微机原理及应用、电力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电器与PLC控制、工厂供电作为核心课程。

2、专业主要实践环节

实践教学内容包括课程实验、课程设计、实习、毕业设计四部分组成。实验课程 19 门;课程设计3门: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微机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实习七项认识实习、PCB计算机辅助设计实习、MATLAB仿真实习、电气CAD实习、生产实习、考工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等。从一年级的认识实习到四年级的毕业实习、毕业设计,保证四年实践教学不断线。实践教学环节累计33学分,占总学分(学时)比例20.7%。

职业教师教育课程17学分,既有理论又有实践,占总学分(学时)比例10.7%。

四、就业与深造

【就业形势】

本专业通过实习、实训,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培养了团队协作能力,使学生熟悉企业工作环境,从而使学生能更好的学习专业知识并做到学以致用。学生毕业时既有理论知识又有较强的实际操作技能,经过了一系列技能训练和毕业实习,毕业后能够很快适应工作岗位需求。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在工厂里应用比较广泛,可以这么说,电气自动化是工厂里唯一缺少不了的东西,编程、设计是工厂里的支柱技术。如果你对工作待遇条件要求很看重,最好的是电业局,福利好,待遇高。现在每年都会有国家电网的招聘考试,考试难度不大。最艰苦的是工程局,因为要随着工程地点到处跑,但是工资也不低。

【就业方向】

主要从事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有关的电机电器设计、制造、控制、试验、运行维护、研制开发、生产管理和销售技术支持等工作;

二是面向电力系统就业,从事设备的运行维护方面的技术工作和管理工作,比如在电业局、供电局、发电厂、继电保护股份有限公司工作。

三是建筑电气领域电气设计、楼宇自动化、综合布线与智能建筑的系统设计、系统运行、研制开发、试验分析、工程建设与管理工作。

【深造方向】

(1)考取研究生进一步深造,本专业考取研究生的方向有五个:电力系统,电力电子,高电压与绝缘,电机与电器,电工理论与新技术。

目前我校本专业对口学生考取的学校包括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华北电力大学、湖南大学、河北工业大学、石家庄铁道大学等。

(2)毕业后在高职院校、科研院所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同学继续深造,一般选择在职研究生的学习。

(3)通过实践工作和继续的理论学习考取注册电气工程师。

应用电子技术教育专业介绍

一、专业介绍

【专业简介】

应用电子技术教育专业是根据近年来IT行业对应用电子技术人才的巨大需求而设置的。该专业隶属河北师范大学职业技术学院,1980年被省教育厅批准立项建设,同年开始招收本科生。

本专业具有较好的教学科研条件,教学基础设施齐全,建有完善的实验和实习场所,满足了实践教学的需要,专业图书与网络资源丰富,能够满足教师教学、科研和学生专业学习的需要。本专业按照教学改革必须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必须适应社会对人才基本需求的原则,打破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探索人才培养的新途径,促进学生知识、素质、能力的协调发展,尤其是针对目前就业形势严峻的现实,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强对学生职业规划的引导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不断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经过20多年的建设,本专业在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室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积累了较好的专业建设经验。

应用电子技术教育专业职教师资队伍,师生比例应占到1:18以上,其中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的比例应达到50%以上。在职称结构上,副教授及副教授以上职称要占到专业教师比例的40%以上。本专业专职教师中“双师素质”教师占70%以上,形成一支在数量上能够满足专业办学规模的要求、在素质上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高尚的思想境界、具备现代教育理念、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具备较强的教学、教研、科研能力的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的科学合理的专业教师队伍。

本专业坚持面向社会,开放办学,广泛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先后与多家公司成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连续参加5届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并获得优异成绩。20多年来我专业为河北、京津冀地区乃至全国输送了近千名高素质的应用电子技术教育人才,充实了中职转业教师队伍。

【教学条件】

应用电子技术教育专业正在开展网络教学应用开发,我专业已有多名教师正在通过微课和MOOC等先进的教学技术手段加强网络教学。学校的BB平台网络教学已成为教师们日常教学的必备工具,学生反映效果良好,我专业的网络教学开展正在逐步走向成熟。教学条件投入也正在逐年增加,专业实验实训条件丰富,目前有一个省级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一个校内实习基地和两个校外实习基地和11个专业实验实训场地。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系统、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宽广的专业知识和实践动手能力的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双师型”师资,以及社会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的“双证书”高级应用人才。使毕业生成为能在职业技术教育、电子信息技术产业以及相关领域从事电子信息类教学、开发、生产、维修与服务等方面工作的高级教学及应用性人才。

1、知识目标

(1)具有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掌握本专业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具有较好的外语能力。

(2)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必须的较宽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包括电工电子、信息控制及计算机控制、单片机技术及数字音响技术等。

2、能力目标

(1)熟练掌握电子技术操作技能。毕业时通过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取得高级等级工证。

(2)具有操作和使用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用计算机进行工程设计、系统仿真等,熟练的掌握教育基本理论和教材教法,能胜任职业学校教学工作。

三、主干课程

本专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加强对学生职业规划的引导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为目标,构建了由通识平台课、学科平台、专业必修课、专业限定选修课、专业任意选修课和综合素质课以及强化实践教学的课程体系。

1、专业主干课程

(1)重视职业素养的培养:职业教育学、教育学基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生涯与规划指导等课程;

(2)注重专业技术、基本能力培养: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单片机技术、电子测量技术、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电子设计与制作、ARM技术原理与应用、电子设计自动化等课程;

(3)重视专业教学能力的培养: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技能实训、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技能训练、专业教学法、语言与文字表达技能实训、职业教育学、教育学基础等课程

2、专业主要实践环节

包括毕业实习(在实训室模拟建电子模拟工厂,使学生真正理解产品从设计、工艺、调试、产品质量检验、测试的各个环节,把工厂实训变成可掌控,与真正工厂实训相结合,全面提升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考工实习(了解物联网技术,熟悉物联网搭建环境)、认识实习、电子产品实训、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与PCB辅助设计等课程。

四、就业与深造

【就业形势】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应用电子技术是信息技术的核心之一,是渗透性强、应用面广、发展非常迅速的高新技术,应用电子技术的发展状况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近几年来,随着移动应用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对应用电子技术人才的需求剧增都给应用电子技术教育专业的建设和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高职高专学校对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优秀教师的重视和需求也正在逐渐提高。教育部的“职教师资培养开发”项目,制定关于应用电子技术教育专业教师标准和教师培养标准,这一国家标准的制定乃至推行都将有力地推动我专业的发展。

【就业方向】

可从事高等院校、职业技术院校、中等教育学校等教育部门从事应用电子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方面的学科教学、科研、信息处理和管理工作,还可在电子产品设计与制造领域,到电子、电气公司或相关企业从事科学研究、科技开发以及集成、制造与推广等方面的工作。

【深造方向】

还可继续深造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教学(物理)、电子与通信工程、电路与系统、控制科学与工程等学科方向。

通信工程专业介绍

一、专业介绍

【专业简介】

通信工程专业是根据近年来IT行业对通信工程人才的巨大需求而设置的。该专业隶属河北师范大学职业技术学院,2003年被省教育厅批准立项建设,同年开始招收本科生。

本专业共有教师18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和高级工程师5人,讲师7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6人,具有硕士学位7人。本专业已逐渐形成了一支力量较雄厚的教学及科研队伍,教师学缘结构丰富。

近三年来,本专业教师积极开展课程建设、教学改革及科学研究。现有校级特色专业1个,精品课程1门,校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在教学改革与研究方面,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公开出版各类教材4部,发表教学研究论文2篇;完成教学研究项目2项;在科研方面,先后承担省部级纵横向项目4项;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 其中SCI收录1篇,EI收录3篇。

本专业教学基础设施齐全,建有完善的实验和实习场所。现有一个省级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一个校内实习基地和两个校外实习基地,满足了本专业实践教学的需要。

本专业具有较好的教学科研条件。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已超过370万元;专业图书与网络资源丰富,能够满足教师教学、科研和学生专业学习的需要。

本专业按照教学改革必须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必须适应社会对人才基本需求的原则,打破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探索人才培养的新途径,促进学生知识、素质、能力的协调发展。尤其是针对目前就业形势严峻的现实,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强对学生职业规划的引导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不断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经过10多年的建设,本专业在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室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积累了较好的专业建设经验。

本专业坚持面向社会,开放办学,广泛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先后与多家公司成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我专业坚持每年选派教师到国内重点高校学习深造或培训,积极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

目前,本专业在校生人数达到110人,毕业生共362人顺利毕业,其中约有20%的学生考取了北京邮电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工业大学、燕山大学、厦门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的研究生;历届毕业生就业率在95%以上,大部分毕业生从事通信工程专业,大部分毕业生在北京、上海、广东、浙江等经济发达地区的通信工程、通信工程和Internet网络公司等企业就业。

通信工程专业将不断传承师大“怀天下、求真知”的办学理念。在国家高等职业教育迅猛发展的形势下,通信工程专业全体师生将抓住创新发展的历史机遇,扎实工作,勤奋学习,勇于创新,为把我专业建成全省乃至全国一流的示范性工程类职业教育基地而努力奋斗。

经统计,本专业毕业生考研率和就业率多年都保持在较高的水平。现已有多名优秀毕业生考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华北电力大学,燕山大学,天津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等学府继续深造。就业毕业生亦有多人进入大唐、华为、中兴、中国移动、联通和电信等大型通信企业工作,现已有部分毕业生成为所在岗位的技术或管理骨干。

【教学条件】

通信工程专业教师长期致力于教学改革和创新,我专业已有多名教师正在通过微课和MOOC等先进的教学技术手段加强网络教学。学校的BB平台网络教学已成为教师们日常教学的必备工具,学生反映效果良好,我专业的网络教学开展正在逐步走向成熟。本专业十分重视实习、实训设备的投入,最新引进华为TD-LTE通信系统实训平台、鼎立路测系统、物联网实训平台、光纤通信系统仿真优化平台、通信设备维修平台等大型设备与系统,使得学生在校实践环节中紧跟实际工程的发展要求。目前共享省级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一个校内实习基地和两个校外实习基地和11个专业实验实训场地。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通信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系统掌握现代通信技术,能在信息通信领域从事科学研究、工程设计、设备制造、网络运营、技术管理的工程科技人才。培养具有较强专业技术思维,熟悉基本的通信原理,熟悉常用通信设备使用、优化和维修;具备从事现代电子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络的设计、开发、调测、运行、维护等工程应用的基本能力。通过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较高的职业素养。

1、知识目标

(1) 掌握从事通信工程领域科学研究、工程设计、技术服务所必需的数理知识和相关自然科学知识;

(2)掌握通信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基本专业知识和工程方法;掌握现代文献检索和资料查询基本方法;

2、能力目标

(1)掌握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的分析与设计方法,具有初步设计开发、调试、运营和维护通信系统的能力;

(2)了解通信工程与信息行业的相关政策法规、行业标准、前沿技术和发展动态;

(3)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较高的专业技能、创新精神和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毕业时通过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取得高级等级工证书。

(4)具有较好外语综合能力,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竞争与合作的初步能力;

三、主干课程

本专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加强对学生职业规划的引导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为目标,构建了由通识平台课、学科平台、专业必修课、专业限定选修课、专业任意选修课和综合素质课以及强化实践教学的课程体系。

1、专业主干课程

(1)重视职业素养的培养:职业教育学、教育学基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生涯与规划指导、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大学英语、概率与数理统计,C语言、工程图学等课程等平台课程。

(2)注重专业技术、基本能力培养:;专业基础课程包括:模拟/数字电子技术、电路分析、通信电子线路、通信技术概论、电子测量、微机原理、工程电磁场、微波技术与天线、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数字信号处理等课程。专业课程包括:移动通信、光纤通信、手机原理与维修、DSP原理及应用、信息安全技术、程控交换、扩频通信技术等课程。

2、专业主要实践环节

包括毕业实习(在实训室模拟建通信、电子模拟工厂,使学生真正理解产品从设计、工艺、调试、产品质量检验、测试的各个环节,把工厂实训变成可掌控,与真正工厂实训相结合,全面提升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考工实习(了解移动通信技术,掌握移动通信室内分布系统设计方法)、认识实习、电子产品实训、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与PCB辅助设计等课程。

通信工程专业广泛开展校企合作,和企业共同开发特色课程。如针对当前移动通信网络室内分布系统的实际工程,开设了室内分布系统实训课程;针对当前智能终端APP实际工程,与河北莫佰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发了APP开发实训课程;与河北华恒信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开发了数据通信实训课程;和河北网讯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合作,针对移动通信网络设备开发了2G、3G移动通信设备实训课程等均加入到实训课程体系当中。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所学理论更能得到有的放矢的训练。

四、就业与深造

【就业形势】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通信技术是信息技术的核心之一,是渗透性强、应用面广、发展非常迅速的高新技术,通信技术的发展状况也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近几年来,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对通信工程人才的需求剧增,都给通信工程专业的建设和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学生就业前景广阔。

【就业方向】

可从事高等院校、职业技术院校、中等教育学校等教育部门从事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方面的学科教学、科研、信息处理和管理工作,还可在通信、电子产品设计与制造领域,通信工程相关公司或相关企业从事科学研究、科技开发以及集成、制造与推广等方面的工作。

本专业就业的具体行业可以涵盖通信系统工程师、通信技术工程师、通信工程监理工程师、服务工程师、通信产品销售工程师及电子行业相关工程师等多种行业。

【深造方向】

还可继续深造通信工程技术、电子与通信工程、电路与系统、信息科学与工程等学科方向。

机械工程专业介绍

一、专业介绍

【专业简介】

机械工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国民经济中各行业的发展,都有赖于机械工业为其提供装备。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我国机械产品的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技术装备自主化取得了较大突破,对国民经济各行业的保障能力明显增强。近年社会对来机械工程专业人才需求已排在所有行业人才需求中的首位。培养机械工程专业的人才,是实现我国机械工业发展规划的需要。

现代机械工程专业涉及服务领域广阔而多面。主要包括有五大服务领域:研制和提供能量转换机械;研制和提供用以生产各种产品的机械;研制和提供从事各种服务的机械;研制和提供家庭和个人生活中应用的机械;研制和提供各种机械武器。总之,凡是使用机械、工具,以至能源和材料生产的部门,无不需要机械工程的服务,因此现代机械工程专业是社会需求很大的一个行业,存在极大的发展空间。当前,河北已加快了建设经济强省发展规划的实施,京津冀区域一体化、首都经济圈已经纳入国家规划,冀中南地区也列为国家层面重点开发区域。在河北省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中特别提出“坚持下大力气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积极培养战略性新兴产业,全面提高服务业发展水平,努力形成具有区域性特色和比较优势的现代产业体系”。明确提出了,要把河北省建成制造业强省。强调大力发展机械制造业,使之成为河北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特别是要将大力发展高档数控机床和基础制造装备、高档基础零部件、新能源设备、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设备、海洋工程装备、现代农业装备、工业机器人、现代制造服务和再制造等作为河北省经济新的增长点。

目前国内、省内的机械工业企业已广泛使用了先进的制造技术。制造设备的大规模自动化,使企业急需一大批具备扎实的机械制造、电子技术、计算机、自动化技术及管理知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突出,跨学科、宽口径、复合型的高级技术人才。这就对培养“复合型”的高级机械工程专业人才提出了迫切的要求。

机械工程专业正是为培养跨世纪的人才,以“大工程,大教育”为指导思想,以培养机械工程宽口径、复合型、创造型的人才为目标,本专业学生具备运用机械、液压、PLC或单片机等先进制造及控制技术手段从事产品创新设计、科学研究、生产制造等方面的技术和管理工作的能力。能从事各行业相关机械设备设计制造、设备操作、过程控制、物流自动控制,机电设备的调试、维护与管理等方面的工作;能从事工程机械的质量检验及市场经营销售等方面的工作;可从事高等学校专业课理论及实践教学工作。是企业紧缺的高新技术专业。按照机械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及教学计划所培养的毕业生,将是广泛需求的机械行业的高级专业人才。

【师资力量】

本专业在形成已有20余年,通过不断引进高层次人才,师资队伍不断充实发展。本专业现有教师30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11人,高级实验师2人,讲师6人,实验师1人,助教2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25人,其中 “双师型”教师占36.3%。本专业坚持选派教师到国内重点高校学习深造或短期培训,积极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先后有6名教师到德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地进行交流学习,带回了职业教育改革的新理念、新方向。

【教学条件】

根据机械学科教学实验要求,机械工程系现设有一个综合实验室,实验室使用面积达4763平米,固定资产1400多万元。机械工程系每专业都有多个固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很好地满足了本专业实践教学的需要。此外与金刚集团、石家庄链轮总厂、长城集团等大中型企业构建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另外本专业图书与网络资源丰富,能够满足教师教学、科研和学生专业学习的需要。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诚信实干、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能在生产企业、高等学校或科研院所的机械工程领域从事工程设计、机械制造、技术开发、生产组织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从事机械设备设计、生产制造、检测及控制、使用及维修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三、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机械制图、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机电控制技术、自动化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机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备机械加工的基本技能,具有机械产品工艺设计、制造、技术开发及生产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力学、机械学、工程图学、工程机械构造与设计方法、工程机械制造工艺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掌握本专业所需的电工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应用电液伺服控制技术的能力

(3)比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基础的理论知识,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相关的工程技术、基本的经济理论和工业管理知识,对本专业学科范围内的科学技术新发展及其动向有一般的了解;

(4)具有本专业所必需的运算、试验、测试、计算机应用等技能,以及具有一定的基本工艺操作技能;

(5)有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以及具有较强的开拓创新精神,具有一定的社会活动能力、从事本专业业务工作的能力和适应相邻专业业务工作的基本能力和素质,具有工程经济观点,受到工程设计方法和科学研究方法的初步训练;

(6)初步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

四、主干课程

本专业课程更注重机械加工工艺规划、数控加工技术、实践能力和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能力的掌握,构建了由通识平台课、学科平台、专业必修课、专业选定选修课、专业开放选修课和综合素质课以及强化实践教学的课程体系。

1.专业主干课程

(1)强调基本理论和方法学习:包括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机械原理、机械设计、工程力学、控制工程、工程流体力学、机械工程材料、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机械制造技术、液压与气压传动、等课程;

(2)注重专业技术、基本能力培养:包括现代数控装备及设计、产品设计、机电传动控制、PLC技术及应用、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单片机技术等课程;

(3)重视基本手段、方法运用:包括计算机程序设计、计算机绘图、三维造型技术等课程。

2.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包括金工实习,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认识实习、教育实习、机械制造工程学课程设计、制造装备与自动化技术技能实训、机械项目综合训练,毕业设计综合训练等。

五、就业与深造

【就业形势】

近几年,国家加大力度强化装备制造业,鉴于机械行业的重要性和庞大规模需要一支庞大的专业人才队伍,今后一段时间内,社会对机械类人才仍会有较大需求,具有开发能力的数控人才将成为各企业争夺的目标,机械设计制造与加工专业人才近年也供不应求。其中,高端复合型机械工程人才更为紧缺,不但需要了解生产技术、加工工艺等流程,同时还需要懂得企业管理、人力资源、质量管理、设备物流、成本控制等各方面的综合知识。然而,从我国现有的人才体系来看,机械人才总体素质仍然不高、高端技术岗位员工依然十分匮乏。要想真正提高中国机械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必须从高素质人才做起。因而,未来机械人才的热门标准将会有所提高,具有职业资格和专业技术理论知识的机械人才更加受到企业的欢迎。

机械工程专业是为培养跨世纪的人才,以“大工程,大教育”为指导思想,以培养机械工程宽口径、复合型、创造型的人才为目标,是河北省乃至全国紧缺的高新技术专业。本专业毕业生将是河北省乃至全国广泛需求的机械行业的高级专业人才。

【就业方向】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应具备运用机械、液压、PLC或单片机等先进制造及控制技术手段从事产品创新设计、科学研究、生产制造等方面的技术和管理工作的能力。能从事各行业相关机械设备设计制造、设备操作、过程控制、物流自动控制,机电设备的调试、维护与管理等方面的工作;能从事工程机械的质量检验及市场经营销售等方面的工作;可从事高等学校专业课理论及实践教学工作。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机械相关设计研发企业、机械加工企业、机电产品销售公司、设备维护维修等各类企业中从事机械产品制造、机械产品设计与研发、设备维护维修、工艺规划、企业管理、企业调度、机电产品销售等相关工作。本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岗位主要有机械工程师、设备工程师、电气工程师、质量工程师,设备售后技术支持等岗位。

【深造方向】

攻读机械工程、车辆工程、机械设计及自动化、机电技术等方向的研究生。

机械工艺技术专业介绍

一、专业介绍

【专业简介】

机械工程与科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它将人们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几千年来的多次产业革命实现了社会分工的变革并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但是机械科学和以此为基础的制造业仍然是一个国家的支柱产业,是社会财富的来源,也是国家富强和国防稳固的基础。据报道,美国60%的财富来源于制造业,日本的50%的国民生产总值是由制造业创造的。我国制造业产值占GDP的比重也达到38%以上。在物质丰富、科学技术高度民主发达和人类已进入信息时代的今天,制造业仍然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机械工艺技术教育专业是在职业技术教育蓬勃发展的新形式下成立的新专业,机械工艺技术专业是教育部于2013年进行学科专业调整时增设的新专业,是由1993年河北省教育厅审批的本科机械制造工艺教育专业发展转化而来,招生对象为河北省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本专业既要以传统工科教学模式为基础,又要照顾到职业技术教育这一新兴领域的特点;此外在培养学生具有扎实工科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还需要训练学生从事教书育人的本领,既要能当老师,也要能从事生产技术工作,这种双重任务决定了本专业应该具有独特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方式。我们把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的人才定位于技术型人才,也就是在基础理论方面不要求很深入,但是要求有较强的专业知识,较强的解决和处理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实践方面有一定的技能,因此我们提出按照“拓宽专业基础、加强实践能力”来培养学生,课程体系的设置是以社会需求为前提,紧密结合经济建设的需要,课程设置按照“实用、够用、管用”的原则进行设置,增加实习和课程设计环节以突出实践教学,实践教学占学时比例超过30%,使得学生更加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

【师资力量】

本专业在形成已有20余年,通过不断引进高层次人才,师资队伍不断充实发展。本专业现有教师30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11人,高级实验师2人,讲师6人,实验师1人,助教2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25人,其中 “双师型”教师占专任课教师的36.3%。本专业坚持选派教师到国内重点高校学习深造或短期培训,积极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先后有6名教师到德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地进行交流学习,带回了职业教育改革的新理念、新方向。

【教学条件】

根据机械学科教学实验要求,机械工程系现设有一个综合实验室,实验室使用面积达4763m2,固定资产1400多万元。机械工程系每专业都有多个固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很好地满足了本专业实践教学的需要。此外与金刚集团、石家庄链轮总厂、长城集团等大中型企业构建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另外本专业图书与网络资源丰富,能够满足教师教学、科研和学生专业学习的需要。

二、培养目标

培养掌握现代机械制造领域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较强的机械制造工艺设计、机械加工和设备操作、维护能力,掌握数控加工技术的职教“双师型”师资,以及面向企业生产一线具有机械制造领域的产品工艺设计与制造、设备操作与维护能力,掌握数控加工技术、具备生产组织管理和机械加工技术服务的高级技术型人才。

三、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机械制图、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数控技术、教育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机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备机械加工的基本技能,具有机械产品工艺设计、制造、技术开发及生产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具有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学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机械制造领域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了解本专业新技术、新工艺的发展与应用;

2、具有机械制造领域的机械产品制造和工艺设计的能力,具有组织生产和管理、处理生产和技术问题的基本能力;

3、掌握机械加工设备的操作与维护技能,以及数控加工制造技术,具有相关工种(机械 加工和数控加工)的高级操作技能,并取得相关工种的高级职业资格证书;

4、具有综合运用机械、电子、液压等知识进行机械工业产品的开发与设计的初步能力;

5、掌握从事职业教育教学的基本理论,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具备在中等职业学校从事理论和实践教学的能力;

6、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较强的社会责任感,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团队合作精神、一定的生产组织管理能力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四、主干课程

本专业课程更注重机械加工工艺规划、数控加工技术、实践能力和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能力的掌握,构建了由通识平台课、学科平台、专业必修课、专业选定选修课、专业开放选修课和综合素质课以及强化实践教学的课程体系。

1.专业的主干课程

(1)强调基本理论和方法学习:包括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机械原理、机械设计、工程力学、机械工程材料、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机械制造技术、液压与气压传动、等课程;

(2)注重专业技术、基本能力培养:包括数控原理与编程、现代数控设备、产品设计、机电传动控制、PLC技术及应用、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等课程;

(3)重视基本手段、方法运用:包括计算机程序设计、计算机绘图、三维造型技术、CAM技术应用等课程。

2.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包括金工实习,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认识实习、教育实习、机械制造工程学课程设计、数控加工技能实训、机械项目综合训练,毕业设计综合训练等。

五、就业与深造

【就业形势】

机械工业作为社会发展的支柱和基础产业,它遍及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和各个层面,机械工业人才的培养历来在整个教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机械专业的学生在大学生总数中始终占据第一位,现代机械工程的“自动化、智能化、网络化、全球化”方向发展对人才的要求逐渐提高,对高素质机械工艺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也越来越迫切。

【就业方向】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机械加工企业、机电产品销售公司、设备维护维修等各类企业中从事机械产品制造、机械产品设计与研发、设备维护维修、工艺规划、企业管理、企业调度、机电产品销售等相关工作;也可以在中高职业院校从事机械专业相关课程教学、职业教育研究等工作。

【深造方向】

攻读机械工程、车辆工程、机械设计及自动化、机电技术等方向的研究生。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介绍

一、专业介绍

【专业简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育专业(对口)是根据近年来职业技术和IT行业发展对计算机技术人才的巨大需求而设置的。该专业隶属河北师范大学职业技术学院,2005年被省教育厅批准立项建设,同年开始招收本科生60人。从2013级开始每年招生规模为90人。

本专业按照教学改革必须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必须适应社会对人才基本需求的原则,打破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探索人才培养的新途径,促进学生知识、素质、能力的协调发展。尤其是针对目前就业形势严峻的现实,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强对学生职业规划的引导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不断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经过10多年的建设,本专业在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室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积累了较好的专业建设经验。

本专业坚持面向社会,开放办学,广泛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先后与多家公司成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连续参加3届全国大学生信息技术水平大赛并获得优异成绩。我专业坚持每年选派教师到国内重点高校学习深造或短期培训,积极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

目前,本专业在校生人数达到300余人,毕业生共1000余人顺利毕业,其中约有5%的学生考取了本校,林业等高校的研究生;历届毕业生就业率在95%以上,有些毕业生从事计算机教育工作,充实了中职计算机教育专业师资力量,其余部分毕业生应聘到银行,电信等行业,在北京、天津等经济发达地区的计算机公司、网络公司等企业就业。

本专业共有教师19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5人,讲师12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3人,具有硕士学位13人。本专业已逐渐形成了一支具有一定教学和科研实力的师资队伍,教师学缘结构合理。近三年来,本专业教师积极开展课程建设、教学改革及科学研究。公开出版各类教材1部,发表教学研究论文15篇;完成教学研究项目2项,其中省级教研项目2项;在科研方面,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纵横向项目3项,承担100万元以上横向科研课题2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其中SCI、EI检索10篇。

【教学条件】

本专业教学基础设施齐全,建有完善的教学、实验和实习场所。现有软件、硬件、基础三个教研室。设有机教一体化实验室、嵌入式实验室、网络布线实训室、云计算等8个实验、实训室。同时与两家科技公司建立了稳定密切的合作关系,有两个校内实习基地,满足了本专业实践教学的需要。

本专业具有较好的教学科研条件。可供学生实验用计算机超过300台,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已超过800多万元,专业图书与网络资源丰富,能够满足教师教学、科研和学生专业学习的需要。

二、培养目标

1、知识目标

本专业以国家政策为依托,依据学院以“突出和发展职业教育特色,加强和优化师范教育功能,注重和强化应用技能培养”的办学指导思想,面向IT人才市场,按社会需求,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确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育专业的专业定位为:积极推行“宽口径、厚基础、强素质、重应用”的培养模式,立足实践技能强,基础理论扎实,培养具有创新意识、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软件系统的分析和设计的专业知识的中高等职业教育“双师型”师资和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2、能力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系统地、较好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与应用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能够在企事业单位、教育单位从事计算机开发维护、网站建设与维护以及计算机教学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面向企业级应用的熟悉软件项目开发的中高级软硬件开发人员。

(1)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了解本专业新技术、新工艺的发展与应用;

(2)掌握较强的计算机软件开发与设计的能力,具有组织开发和管理、处理开发和技术问题的基本能力;

(3)掌握计算机网络设备的操作与维护技能,以及计算机网络设备调试与维护的高级操作技能,并取得相关工种的高级职业资格证书;

(4)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较强的获取信息的能力和良好的科学素养;

(5)掌握从事职业教育教学的基本理论,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具备在中等职业学校从事理论和实践教学的能力;

(6)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较强的社会责任感,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团队合作精神、一定的生产组织管理能力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三、主干课程

1、专业主干课程

本专业课程主要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软件方向课程和硬件方向课程等四个模块。

基础课程包括《高等数学》,《C语言程序设计》,《电路基础》,《离散数学》,《线性代数》;专业基础课包括《数据结构》,《数字电子技术》,《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计算机网络》,《编译原理》,等课程;软件方向课程包括《VB.Net程序设计》,《VC++程序设计》,《JAVA程序设计》,《HTML》,《XML》,《C#程序设计》,《J2EE企业级开发》,《软件工程》等课程;硬件方向课程包括《计算组成原理》,《嵌入式应用》,《数字通信基础》,《EDA电子设计》等课程。

2、专业主要实践环节

本专业的专业实验开出率达到100%,并有一门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课程。既有验证性实验又有综合性实验,既能够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又能够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各年级均有见习实习、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性内容,效果良好。在我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目前开设的主干课程中,每门课都设计了相应的实践内容,分成多个实践环节贯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分别实现特定的教学要求,其中包括:课程实验、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以及学生课外创新实验等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的实践教学活动.这些实践环节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工程应用能力的培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就业与深造

【就业形势】

21世纪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信息化建设已成为社会发展与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领域,信息产业的发展速度和经济规模已跃居全国工业前列,政府信息化、企业信息化、公众信息消费水平和应用能力等的快速发展都表明和彰显了对信息技术和信息技术人才的巨大需求。面对国际社会的巨大挑战,河北省在“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指出:从河北发展看,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国家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河北省在信息技术领域具备加快发展的基础。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才需求量大,近些年我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

【就业方向】

近些年学生主要在北京、天津等信息技术发达的一线城市就业。就业单位包括中科软、联想、搜狐、苏宁电器等企业。毕业生主要从事软件开发、嵌入式系统开发和网络与信息安全方面的工作,毕业生的知识和能力得到了社会的认可。

【深造方向】

毕业生中每年都有约5%的学生考取研究生,进一步深造。其中不乏哈尔滨工业大学、天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著名学府。考取的研究方向有信息学、密码学、计算机科学、软件科学等方向。进一步深造的同学由于具有良好的实践能力,在研究生阶段能够很快进入科研项目,得到了导师的认可。

2025公考·省考培训课程试听预约报名

  • 报班类型
  • 姓名
  • 手机号
  • 验证码
推荐信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