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技巧:巧解歧义句辨析
2016-03-10来源: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歧义句产生的来源。一个句子产生歧义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词汇多义。如:“独联体国家看不上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句中的“看不上”既可以理解为“收看不上”,也可以理解为“瞧不起”。

2.指代不明。如:“美国政府表示仍然支持强势美元,但这到底只是嘴上说说,还是要采取果断措施,经济学家对此的看法是否定的。”句中“只是嘴上说说,还是要采取果断措施”包含两个内容,因此,后一分句中“此”就指代不明,不知道指代前面的哪个内容。

3.修饰不定。如:“刘先生热心支持家乡的教育、慈善等公益事业。他这次返乡,主动提出要与部分福利院参加高考的孤儿合影留念。”句中的“部分”,可直接限定“福利院”,也可理解为限定“孤儿”,从而造成歧义。

4.关系含糊。如:“警方对报案人称围观者坐视不管表示愤慨。”句中肯定是“警方表示愤慨”,但“愤慨”的对象,一种是“报案者”,一种是“围观者”。或者说“愤慨”的原因,一种是因为“报案者说了些不实的话”,另一种是因为“围观者坐视不管”。

5.语音、停顿、标点歧义。如:“山上的水宝贵,我们把它留给晚上来的人喝。” “晚”和“上”连读,意与“白天”相对;“上”和“来”连读,意即“后上来的”。

在分析出歧义句产生的原因之后便要去寻找应对的方法以及技巧了。

1.对号入座。即根据歧义句类型,分析歧义现象产生的原因,找出句子错在何处,从而得出正确结论。如:“当他把证书发给小张时,他对他笑了笑”,是“他对小张笑”,还是“小张对他笑”指代不明,引起歧义。

2.语境联想。应试者自己设置不同的语境,来辨析歧义句。如:“你为什么打他?”可以有三种都成立的语境:“你为什么打他?应该好好教育嘛”,“你为什么打他?该打的应该是我”和“你凭什么打他”。

3.扩展填充。应试者可以通过添加词语,扩展内容来辨析是否有歧义。如: “我去医院”可说成“我去医院上班”或“我去医院看病”。

4.语序词汇变换。应试者可以调整语序、变换词语来识别歧义句。如:“两个球队的教练”可分别改为“一个球队的两位教练”,或者“两个球队各自的教练”。

5.结构调整。应试者可以通过调整句子的结构,判断是否有歧义。如:“这是一位知识十分渊博的王老师的学生”,可改为“王老师知识十分渊博,这是王老师的一个学生”,或者“这是王老师的一个学生,他知识十分渊博”。

6.标点增改。应试者可以通过标点的更改或添加来辨析歧义句。如:“电视机不要退回”,可改为“电视机不要,(可)退回”,或“电视机,不要退回”。

推荐信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