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申论热点应对人口红利优势衰减
2016-02-16来源:

【背景链接】

所谓“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比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整个国家的经济呈高储蓄、高投资和高增长的局面。

据国家统计局2015年1月20日发布的数据,在2014年全年经济增速创下24年来新低的同时,劳动年龄人口比例也出现了连续第三年的下降。据统计,16-59岁的劳动年龄段人口在2014年减少了371万人,降幅超过了2013年。

【标准表述】

一直以来,人口红利都被认为是造就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重要源泉。国际经验也表明,所有的先行国家和地区,都曾经在特定发展阶段或多或少地得益于“人口红利”。1970年到1995年间,东亚诸国超常规高增长中,由劳动年龄人口高比重所做出的GDP贡献比例高达1/3至1/2。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也大致归于富有生产性的人口结构优势。据世行估计,人口红利的结构性优势对中国经济高增长的贡献度达到了30%以上。

人口红利从来不是永久性的增长因素。未来十年中国的人口红利优势将会逐步衰减,劳动力供给增速下降、劳动力成本提升,整体经济进入了生产要素成本周期性上升的阶段。人口红利消退使人口结构面临老龄化的风险。劳动年龄人口的比重减少会导致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使老龄化抚养率增高,养老模式面临“多养少”到“少养多”的变革,人口结构面临老龄化的风险。而人口结构的变化对社会服务、城乡差异、社会政策等带来更多的考验与风险。

【具体措施】

一、转变增长模式,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一方面进行主副业剥离,实现产业的升级与转移,加快对出口导向增长模式的改革,探寻新的经济增长点;另一方面加大科研和技术创新,从依靠低技术劳动力转向依靠技术与产品创新,从而带动生产率的提高。

二、健全良好的人力资本投资机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根据市场经济运作中的 “投资主体与收益主体的一致性和排他性规则”,构建人力资本投资与回报的合理机制。

三、加强教育培训投入,增强劳动力的自主创新能力。与人口结构转变步伐相适应,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走自主创新之路,提升各行业各人员技术攻坚与创新能力,加大现代职业教育投入,以高技术人才优势与创新驱动战略带动企业与国家经济发展,使现有劳动力由数量型走向质量型的发展轨道。

四、加快改革户籍制度,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使农民工在城市安定下来;加快建立起覆盖全体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从健康层面提高全民身体素质,使老年人从“少养多”的负担变成社会发展的资源。

2025公考·省考培训课程试听预约报名

  • 报班类型
  • 姓名
  • 手机号
  • 验证码
推荐信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