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时政备考不鼓励不等于不救助
2015-05-20来源:

题目:

救助、优待少年英雄,并不意味着“鼓励”,毕竟没有人会为了这些救助、优待而愿意失明、或者是致残。

辽宁张鑫垚,车祸中勇救同学,自己确身负重伤。围绕其该不该获得“见义勇为”称号、如何给予救助等问题,引发热议。

参考答案:

对这个事情,我们应该从三方面来看待。

第一,不鼓励、不提倡未成年人见义勇为,去做自己力所不能及的事情,这是对的,没得讨论,也是全世界的共识。

过去,我们对儿童权益的保护意识比较淡薄。这次有关方面不建议认定张鑫垚是“见义勇为”,正是基于这一点考虑。

第二,这位少年舍己救人的义举已经发生了,而且造成本人右眼失明、记忆衰退等严重后果,后遗症可能还要困扰他很久,家里为此还背了30多万元外债。面对这种情况,政府就应该热情救助,不能失职,决不应该以“不鼓励”为由冷漠待之,令其“因义致困”,也不应该将其推给社会慈善捐助,因为这是政府的本分。

在未成年人见义勇为之后的保障方面,现在的问题是相关法律法规的缺失,将来能否进一步完善和细化?相关法规确定了成年人见义勇为的救助办法,一旦出现未成年人见义勇为,也应有救助规定。比如,可以不授予未成年人“见义勇为”称号,但奖励和保护见义勇为条例中规定的适用于成年人的各项优待措施,是不是可以通过立法,使其可以适用于未成年人呢?

第三,无论通过什么方式,给予这位少年的救助、优待,并不意味着“鼓励”,毕竟没有人会为了这些救助、优待而愿意失明、致残。因此,各地在具体救助时不必有包袱。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辽宁少年是个案,普遍的认定标准应该如何制定和执行,需要更妥善的权衡。然而,对个案的处理也应导致普遍适用的原则,促成社会形成这种共识:未成年人见义勇为固然不在鼓励之列,但是一旦发生了义举,政府就会全力救助,不让英雄因救人而陷入困境。

更多信息请查看事业编‖公务员‖考试资料‖考试技巧

推荐信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