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形式: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入校前一年,在大专文科基础学院进行通识教育课程及专业基础课的学习。之后进入专业学院学习专业核心课程。学习期间实行学分学绩制管理,学生可根据本专业指导性培养方案,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自由选择课程、教师、授课时间、学习年限,提前修满学分和学绩者可以提前毕业。学分学绩制充分调动了老师教学积极性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让学生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学生经过在文理基础学院的学习,深入了解专业情况后,可于第一学期末、第二学期末根据专业学习情况调整专业。
考核方式:
在每门课程学习结束后,均需进行两次考核,分为卷一和卷二。卷一由学校教务处统一根据题库组织命题工作,命题突出该课程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学生通过卷一考试即可取得该课程规定的相应学分;卷二由任课教师自主命题,主要考察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题目注重实践性、应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实际应用。此外,卷二成绩还包括学生日常表现、平时成绩、单元测验成绩、期中考试成绩、实践课程成绩等组成,卷二成绩决定学生的学绩分数。这种考核方式改革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在优势课程上取得较高学绩,来补充劣势课程的不足,实现优劣势互补,突出个性化培养。
培养目标:
旨在培养具有管理学、经济学、法律及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掌握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基本理论与基本操作技能,熟悉人力资源管理相关法规和政策,具有良好的个人可信度、人际沟通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能够在企业、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及教学、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应用型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
经过学习和训练,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应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及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组织协调及领导的基本能力;熟悉与人力资源管理有关的方针、政策及法规;了解本学科理论前沿与发展动态;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科学研究和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及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3、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组织协调及领导的基本能力; 4、熟悉与人力资源管理有关的方针、政策及法规; 5、了解本学科理论前沿与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主干课程:
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统计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经济法、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行为学、劳动经济学。
专业特色:
在要求学生系统地学习经济管理类学科的基本知识和企业经营管理理论与实务的基础上,强调学生要深入学习和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原理、方法和技能,并着重培训学生在人力资源管理决策与分析等方面的能力。 人力资源管理本专业现有专职教师8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3人,拥有高级职称人数占教师总数的50%;其中,拥有博士学位1人,拥有硕士学位4人,硕士以上学位人数占教师总数的70%。教师年龄、职称、专业结构比较合理。滨海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专业带头人教学科研能力较强,具有一定的社会知名度,曾主持或参与了多项科研课题;同时拥有一批具有扎实专业知识功底、教学经验丰富的中青年教师,他们是本专业蓬勃发展,教学科研取得丰硕成果的根本基础。
就业去向:
1、国家党政机关,各类企业、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工作。 2、各类企事业单位的劳动管理、社会保障工作。 3、人才市场或人力资源管理咨询公司的培训、测评、咨询和中介等工作。 4、社会性培训机构的教育培训、人才测评工作。 5、人事代理公司等社会中介组织的人事代理、劳资代理等工作。
更多信息请查看学历考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