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精华第十三章:课堂管理
来源: 阅读:101095 次 日期:2009-12-29 11:10:14
温馨提示: 小编为您整理了“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精华第十三章:课堂管理”,方便广大网友查阅!

第一节    课堂管理概述

一、课堂管理及其功能

(一)含义

课堂管理就是指教师通过协调课堂内的各种人际关系而有效地实现预定教学目标的过程。

(二)功能

课堂管理始终制约着教学和评价的有效进行,具有促进和维持的功能。

二、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

1.教师的领导风格

2.班级规模

3.班级性质

4.对教师的期望

第二节   课堂群体的管理

一、课堂里的群体及其对个体的影响

(一)群体的含义

群体指人们以一定方式的共同活动为基础而结合起来的联合体。

(二)群体的基本特征

1.群体由两个以上的个体组成;

2.群体成员根据一定的目的承担任务,相互交往,协同活动;

3.群体成员受共同的社会规范制约。

学生群体对个体的活动是产生促进作用还是阻碍作用,取决于四个因素∶

1.活动的难易

2.竞赛动机的激发

3.被他人评价的意识

4.注意的干扰

首先,要不断巩固和发展正式群体,使班内学生之间形成共同的目标和利益关系,产生共同遵守的群体规范,并以此协调大家的行动,满足成员的归属需要和彼此之间相互认同,从而使班级成为坚强的集体。

其次,要正确对待非正式群体。

三、群体动力的表现

不管是正式群体还是非正式群体,都有群体凝聚力、群体规范、群体气氛以及群体成员的人际关系。所有这些影响着群体与成员个人行为发展变化的力量的总和就是群体动力。

(一)群体凝聚力

群体凝聚力指群体对每一个成员的吸引力。它可以通过群体成员对群体的忠诚、责任感、荣誉感、成员间的友谊感和志趣等来说明,群体凝聚力对课堂管理功能的实现有重要的影响。

(二)群体规范

群体规范是约束群体内成员的行为准则,包括成文的正式规范和不成文的非正式规范。非正式规范的形成是成员们约定俗成的结果,受模仿、暗示和顺从等心理因素的制约。正式规范是有目的、有计划地教育的结果。

(三)课堂气氛

作为教学过程的软情境,它通常是指课堂里某些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状态。课堂气氛具有独特性,不同的课堂往往有不同的气氛。

(四)课堂里的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

人际交往是教师和学生在课堂里传递信息、沟通思想和交流情感的过程。这个过程必须以一定的符号系统为交往工具才有可能实现,语言符号系统和非语言符号系统是主要的人际交往工具。

第三节    课堂纪律的管理

一、课堂纪律的性质

(一)含义

课堂纪律是对学生课堂行为所施加的准则与控制。

(二)类型

根据课堂纪律形成的原因,可以将课堂纪律分成四种类型∶

1.教师促成的纪律

2.集体促成的纪律

3.任务促成的纪律

4.自我促成的纪律

二、课堂结构与课堂纪律

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情境是课堂的三大要素。这三大要素的相对稳定的组合模式就是课堂结构,它包括课堂情境结构与课堂教学结构。

(一)课堂情境结构

1.班级规模的控制

2.课堂常规的建立

3.学生座位的分配

(二)课堂教学结构

1.教学时间的合理利用

2.课程表的编制

3.教学过程的规划

三、问题行为与课堂纪律

(一)问题行为的性质

问题行为指不能遵守公认的正常儿童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不能正常与人交往和参与学习的行为。

(二)问题行为的类型

心理学家试图从不同的角度对课堂问题行为进行分类。有人把破坏课堂秩序、不遵守纪律和不道德的行为等归纳为扰乱性的问题行为;把退缩、神经过敏等行为归纳为心理问题行为。有人还把问题行为分成品行性问题行为、性格性问题行为以及情绪上、社会上的不成熟行为等三种类型。

(三)问题行为的处置与矫正

1.正确对待学生的课堂行为

2.行为矫正与心理辅导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 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和咨询回复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和咨询为准!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网站声明 | 网站帮助 | 非正式的简要咨询 | 简要咨询须知 | 加入群交流 | 手机站点 | 投诉建议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号:滇ICP备2023014141号-1 云南省教育厅备案号:云教ICP备0901021 滇公网安备53010202001879号 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云)人服证字(2023)第0102001523号
云南网警备案专用图标
联系电话:0871-65317125(9:00—18:00) 获取招聘考试信息及咨询关注公众号:hfpxwx
咨询QQ:526150442(9:00—18:00)版权所有:
云南网警报警专用图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