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2017年招生临床医学八年制法语班专业介绍
来源:上海交通大学 阅读:12995 次 日期:2017-07-13 11:55:44
温馨提示: 小编为您整理了“上海交通大学2017年招生临床医学八年制法语班专业介绍”,方便广大网友查阅!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的前身是震旦大学医学院、圣约翰大学医学院和同德医学院,由于学校创始人的留法背景和当时的教育环境,原震旦大学医学院课程设置、教学大纲皆参考法国医学专业,所用教材为法国医学院校教材,讲授用法语。因此医学院自成立伊始就有法语教学的传统,中法医学教育教学体系的创立正是对这一传统的继承与弘扬。为保持和发扬医学院法语传统特色,卫生部1963年批准医学院开设医学专业法语班,后因“文化大革命”而中断。1975年4月,由于援外任务的需要,医学院又试办法语培训班。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于1980年恢复医学专业法语班,学制为六年,并得到法国多方支持。巴黎第五大学按校际协议,陆续派专家教授为医学法语班讲授法语课、医学基础及临床课。

1986年,中法联合委员会合作项目成立,法语教师由法国政府派出。同年,法语班6名毕业生通过中法联合委员会渠道去法国攻读第三阶段的医学课程,即相当于我国的“研究生”教育。此后,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又分别于1981年、1985年、1987年、1991年、1993年、1995年和1997年又连续招收了8届医学法语班。九十年代起,医学院同法国的合作迅速发展,与法国十三所大学签订了双边交流协议。1996年法国外交部派出一个检查组以了解中法两国在卫生领域交流的情况,该小组提出在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有一个医学专业法语班,要求法国政府给予帮助。于是在1997年5月15日签订、并在1998年法国总统希拉克访华时庄严发表的中法“卫生合作协议书”,其中就包括支持医学院医学法语班的计划,并在2000年10月作为两国元首项目执行。2005年,法国驻上海总领事馆科技领事MICHEL BAUDERON教授在中国医学法语教学研讨会对此作了高度评价,特别指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医学法语班教学开办多年,已经成为一项示范性合作项目”。

自1998年起,医学院承担了中法政府交流项目,正式开始以临床医学七年制法语班面向全国招生,每年30人,与法国医学院进行联合培养。该项目在探索培养国际化高层次医学人才方面起步较早,为提高医学院办学层次、走国际化发展道路开创了崭新的局面。在2003年11月,医学院接受教育部专家教育教学评估时,中法医学教育合作被确定为医学院教育办学特色。2005年,在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与上海交通大学合并之后,医学院决定进一步推进临床医学法语班教学体系的改革,提出本硕博连读,这也标志着中法医学教育教学体系在基本探索形成之后,又提高了培养层次、走向了新的发展阶段。

作为中法文化交流与合作的历史明证,它囊括了3项上海高校本科创新人才培养教学改革课题项目,是教育部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并被评为2006年上海交通大学教育成果特等奖和2008年上海市教育成果特等奖。

主要课程

基础课程:公共法语、医学法语、政治、体育、外语、高等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医学遗传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解剖学、病理生理学、微生物学、寄生虫、药理学等。理科基础学习阶段在上海交通大学本部学习。

专业课程: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传染病学、流行病学、眼科学、耳鼻喉科学、皮肤学、核医学、卫生学、中医学、康复医学、肿瘤医学、急救医学以及部分研究生课程。

评估排名

本专业为教育部特色专业。教育部公布的《学位学科评估高校排名结果》本专业排名第一位。

优秀师资

在高层次医学人才大量涌现的同时,中法医学教育教学体系一方面通过借助医学院原有的一大批具有留法背景的知名学者、专家和教授的力量,一方面通过中法高等教育项目的合作,加强了医学院与法国各大医学院校和医院的交流,培养出一支优秀的法语师资队伍。

法国方面每年派遣15名左右的专家来医学院参与医学基础和临床教学。近五年以来,共有61人次的法国专家教授来学校讲授有关临床课程34门次、基础课程27门次。与此同时,学院还与法国尼斯大学医学院之间开通了远程教学网,增加法语班学生与法国教授“面对面”视频交流的机会。

同时,医学院本身拥有一大批具有优秀法语功底和丰富临床经验的专家教授,如王振义院士、陈竺院士、陈赛娟院士、金正钧教授等,他们都曾长期亲自深入教学第一线,为学生上课。瑞金医院为法语班提供了各临床专业的强大法语师资团队。

专业特色

法语教学是临床医学法语班的基本特色,由医学院法语培训中心(即卫生部法语中心)教师和法籍教师共同完成。为强化公共法语训练,第一年的课程安排以法语学习为主,共约726学时,包含听、说、读、写,穿插一定量的文理科基础知识以避免语言学习的单调与枯燥,近两年每年有15名左右的法语班学生可到法国参加暑期法语班学习,使学生能在法国亲身感受环境与文化并直接与法国师生交流。在法语班的教学中会穿插一定量的文理科基础知识以避免语言学习的单调与枯燥。2017年起,一年级法语班学生在第二学期末,全体赴法国接受3个月的语言强化培训,使学生能在法国亲身感受环境与文化并直接与法国师生交流,培训结束时法语水平必须达到欧盟测试B1标准。

在法语班8年一贯制的课程设置中,增加了中法合作共同培养硕士项目,让学生在国内完成硕士第一阶段课程后进入法国实验室完成硕士第二阶段科研工作,获得M1和M2学位。M2完成后回国完成MD的培养,实现了科研和临床的协同拔尖人才的培养。

作为医学院教学计划的一部分,法语班学生从4年级起,有2-3次、每次1-2个月,到法国医院进行临床见习的机会,部分学生将有机会在法国完成一整年的临床见习。法方每年为法语班的学生提供“住院实习医师”的职位并为其注册“专业培训证书”(DMFS)。临床医学法语班接受中法联合考评组考核合格的学生,将有资格赴法国接受一年的住院医师培训。实习计划由中、法双方教授合议制订,法方教授负责实施。

专业优势

临床医学法语班已有35年办学历史,是我院对法交流的特色合作项目,学校每年招收30名学生。每年近三分之二高年级临床医学法语班学生通过选拔,作为住院医生赴法国学习一年。法语班学生精通公共和医学法语和英语,是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临床经历的高层次卓越医学人才。

科研成就

中法生命科学和基因组研究中心是中法最大的科研合作项目,也是这一领域国际一流的科研基地。中心于2002年在瑞金医院成立,联合了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及附属瑞金医院、法国国家科学院、法国医学科学院、法国国家测序中心等一流科研单位,并获得了中国和法国政府的联合支持。中国卫生部部长陈竺任中法生命科学和基因组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集合了多位法语班历届毕业的优秀临床研究骨干。2011年至今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项,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项,上海市学术带头人计划 2项,上海市医学领军人才项目1项。

国际化培养程度

每年选拔一批法语班学生赴法国各医院任住院实习医师,从1999年10月至2016年10月,先后已有277名赴法培训的学生,涉及18所大学,25个医学院和18所医院。他们的所有费用均由法国政府支付。由于上述学生的优秀表现,近两年被选拔赴法进行为期一年学习的学生人数已上升到每年20名以上,即75%以上的医学专业法语班学生获得在法国医院学习的机会。

同时在法语班8年一贯制的课程设置中,增加了中法合作共同培养硕士项目,让学生在国内完成硕士第一阶段课程后进入法国实验室完成硕士第二阶段科研工作,获得M1和M2学位。M2完成后回国完成MD的培养,实现了科研和临床的协同拔尖人才的培养。

培养特色

传统的医学教育学生培养分前后期,前期在基础医学院完成文理科基础知识和医学基础、临床理论的教学,后期在各附属医院的临床医学院进行临床内、外、妇、儿及各科实习教学,符合条件的再转入硕士课程学习和培养。临床医学法语班教学体系作为教学改革的重要产物,突破了传统医学课程与学科的界限,整合了医学教育的前后期教学资源,按照器官系统重组教学内容、调整教学安排,使学生既能掌握各学科的基本知识点,又能按系统方式将学到的知识加以整理、吸收和融会贯通。该模式的特点是以器官系统为主线,淡化学科界限,创造出一个融形态和功能、基础和临床为一体的立体式教学模式,让学生对人体的正常生理结构、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有一个整体的概念。实践表明这一模式具有基础结合临床、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主观能动性及综合思维能力等优点。

各教研室也利用法语班学生人数少、小班化的特点,积极改进课程教学的方法手段,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如在病理生理学课程的教学中试行“讲座、自学、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两课”教学中,采用“阅读原著、课堂讲授、小组讨论、社会实践”序贯化的教学方法;在基础实验中采用“探究为基础“(Research Based Learning, RBL)教学方法,以探究未知问题为基础、设计性综合性实验为载体,构建一种开放式、学生主动参与的实验教学平台,注重培养学生实践技能、形成批判性思维和探究未知世界的意识及能力。

奖学金设置

1.学年奖学金:为了鼓励广大医学生刻苦学习、奋发向上,提高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健康成长,医学院设立学年奖学金。学年奖学金一学年评定一次。

2.长学制后阶段学年奖学金:即临床医学专业八年制(法八、临八)第六、七、八年级和口腔医学专业七年制第六、七年级学生,均可列入该奖学金评定范围。

3.其他奖学金:除此以外,还有国家奖学金、上海市奖学金、宝钢奖学金、罗氏诊断奖学金、远修无忧奖学金、金正均教育基金、静铭奖学金等各类奖学金。

知名校友

王振义,1948年毕业于震旦大学医学院,获医学博士学位。历任上海瑞金医院(前广慈医院)住院、主治医师(1948~1960)、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前第二医学院)病理生理教研室副主任、主任(1960~1982)、基础医学部主任(1982~1984)、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校长(1984~1988)、上海血液学研究所所长(1987~1996)。从事内科血液学的教学、医学和科研工作已五十余年。先后担任过内科学基础、普通内科学、血液学、病理生理学等教学工作,先后培养博士21人,硕士34人,其中一人后成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一人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和法国外籍科学院院士,因而在2003年被评为“上海市教育功臣”。现任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和瑞金医院终身教授,上海血液学研究所名誉所长。1993年获法国荣誉骑士勋章,1992年评为法国科学院外籍院士,1994年中国工程院院士。他是国内血栓与止血专业的开创者之一。

陈竺,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欧洲艺术、科学和人文学院外籍院士,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法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德国马普学会分子遗传研究所外籍会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终身教授。1981年获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硕士学位,1989年获法国巴黎第七大学博士学位。前任中国卫生部部长,国际科学院协作组织主席,上海血液学研究所所长,上海系统生物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全国十届政协委员。陈竺教授在人类白血病的研究中,对阐明全反式维甲酸(ATRA)和三氧化二砷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细胞和分子机制做出了重大贡献,他提出的白血病“靶向治疗”观点,为肿瘤的选择性分化、凋亡治疗开辟了全新的道路。

陈赛娟(1951.5.21–)血液细胞和分子遗传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终身教授。1975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1981年获医学硕士学位,1989年获法国巴黎第七大学科学博士。现任中国科协副主席,上海血液学研究所研究员、执行所长,医学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她主要从事白血病的细胞遗传学和分子遗传学研究,在大量白血病核型分析的基础上发现了一组新的染色体易位的白血病。

郑民华,男,1963年生。1986年毕业于上海第二医学院医疗系法语班,后公派赴法国斯特拉斯堡院医生、外籍主治医生,1992年1月回国后在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普外科工作,由于工作出色,被破格晋升为副主任医师及主任医师。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副院长,瑞金临床医学院副院长,主任医师,上海市微创外科临床医学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并兼任世界内镜外科联盟理事,亚洲内镜与腹腔镜外科医师学会(ELSA)主席,亚太疝学会创始委员,中华医学会腹腔镜与内镜外科学组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腹腔镜外科学组组长,上海医学会循证医学学会委员,上海市内镜手术质控中心专家组成员。他率先在华东地区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在国内率先开展腹腔镜结直肠手术、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腹腔镜疝修补术等。

陆一鸣,男,1963年11月4日生于上海,教授、主任医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院长助理,中法生命科学和基因组研究联合体(中方)主任,急诊部(科)主任,临床医学院急诊医学教研室主任。从1989年起先后在法国巴黎学习现代急救及重病监护医疗理论及技术和在美国路易斯安娜州立大学医学院从事急诊医学博士后研究工作。1992年获法国高等医师重症监护专业文凭(中国第一人)和外籍主治医师职称。现任法国领事馆和法国航空公司驻中国首席医疗顾问。2002年4月3日被授予由法国总统希拉克亲自签署的法国国家功勋骑士勋章。

张欣欣,女,1963年6月出生,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上海市瑞金医院临床病毒研究室主任,感染科副主任、感染病与寄生虫病教研室副主任;中华医学会病毒学分会全国委员,中华医学会上海肝病分会委员,国际法语地区热带病研究院理事会理事,法国科学院中法基金会博士后俱乐部主席,主要从事传染病的临床医疗及科研工作。

张文,男,1991年毕业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法语班,现为肾脏科副主任医师。1995-1997年公派赴法国巴黎Tenon医院深造2年,学习肾移植和肾脏替代治疗技术以及肾脏病急诊抢救。回国后从事肾脏病临床工作,具有丰富的肾内科临床诊治经验, 熟练掌握各种肾脏疾病诊断和治疗:包括各种原发性和继发性肾小球和肾小血管疾病(各种肾小球肾炎、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坏死性血管炎、糖尿病肾病等)、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良恶性高血压和各种肾小管间质疾病、尿路感染、肾结石等。擅长急性肾功能衰竭、慢性肾功能衰竭、肾移植前后处理、肾性高血压、肾脏血栓栓塞性疾病等诊治和各种血液净化技术(包括血液透析、连续性血液滤过、血浆置换、免疫吸附、腹膜透析等)。

龙雯晴,1991年毕业于第二医科大学医学系法语班。2001年11月获副主任医师资格。1996年赴法国巴黎Cochin医院妇产科进修,获法国外籍住院医生证书。1998年毕业于法国巴黎第六大学,获生殖生理系硕士研究生学位。2002年再次赴法国Clermont-Ferrand的HtelDieu医院妇产科和外科内镜培训中心(CICE)进修。

刘志宏,副主任医师,出生于1967年4月,1991年7月毕业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医学系(6年制),获学士学位。2000年10月-2001年10月攻读于法国巴黎ENSAM大学生物力学实验室,获硕士学位。毕业后在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骨科至今。曾于1995年11月-1996年10月在法国巴黎Cochin医院骨科担任外籍住院医师;2001年11月-2002年2月法国巴黎Bichat医院骨科作访问学者。2003年4月-7月澳大利亚北悉尼矩形运动医学中心进修。现担任上海市骨科临床质量控制中心秘书。主要从事关节外科、骨科头无菌坏死、人工关节置换及生物力学等的临床和基础研究。

李健文,男,1967年生,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1991年毕业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医疗系,曾留法多年,从事微创消化外科工作。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普外科副主任医师、上海市微创外科临床医学中心副主任、上海消化外科研究所副教授、兼任亚洲内镜与腹腔镜外科医师学会(ELSA )会员、亚太疝协会委员、中华外科学会疝与腹壁外科学组委员。主要从事微创外科工作,开展消化道肿瘤、胆道疾病、腹外疝、甲状腺疾病等多种微创外科手术的临床和科研工作。

沈柏用,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1991年毕业于上海第二大学医疗系法语班。毕业后在普外科工作,分别于1994年、1997年和2002年在法国GRENOBLE市大学医院、法国巴黎第七大学BEAUJON医院肝胆胰外科中心和美国Pittsburgh大学多器官移植中心进修学习,分别于1992-1994和1993-1995兼任瑞金医院团委书记和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团委副书记,2002年获四川大学卫生管理学硕士,2006年获交通大学外科学博士。目前任上海市医学会外科学会委员、秘书和上海市医学会普外科学会青年委员、秘书,《中华外科杂志》通讯编委,《中国微创外科杂志》编委。

糜坚青,男,留法博士。1993年毕业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六年制医疗系法语班,进入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临床血液科工作。1996年至2006年在法国连续学习及工作十年,在法国Joseph Fourier 大学附属A. Michallon 医院担任进修医师、外籍住院医师, 并获得高级临床血液专业培训证书,硕士及博士学位。2000年起以临床血液科专科医师在法国行医。目前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上海血液学研究所聘为临床血液科副主任、临床血液中心病区主任、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血液病学会青年委员。

何慈江 美国西奈山医学中心肾脏科主任。

就业

历年来保持100%的就业率。从临床医学法语班毕业班历年的就业情况来看,法语班的学生在秉承了医学专业教育的基础上凸显了语言特色,尤其是在强化法语学习的同时,95%以上也能通过国家英语六级考试,因而在就业和出国深造这两方面,都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具有更强的社会竞争力。例如,法国斯特拉斯堡医院的血液科副主任刘昆仑医生就是医学院法语班的一名优秀毕业生。此外,在世界卫生组织和许多法国知名公司等,也都有医学院法语班毕业生的身影。

在国内就业市场上,法语班的毕业生更是竞争力强劲。据统计,近年毕业的学生中就业于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医学院各附属医院或上海是三级甲等医院,占86%。他们大部分任职于临床医疗岗位,其次为科研岗位和教学岗位,有些还兼任行政职务。从回访调查来看,各用人单位对法语班毕业生的整体印象最好,尤其在职业道德水平、专业水平、业务能力、创新精神、语言表达能力方面的评价很高。从个人发展来看,在早期80年代的毕业生中,有不少已成为学科带头人和业务中坚力量。而年轻一代的毕业生在工作也能发挥其特长和优势,尤其法语能力在丰富和发展对外交流方面,在科室中普遍能受到认可和欢迎。

深造

自2006年起,我院与法国巴黎笛卡尔大学(巴黎五大)医学院合作设立高级生命领域科学专业硕士培养项目。项目及其全部课程由法国遗传学特级教授、法国医学科学院院士兼巴黎笛卡尔大学研究生院院长Marc Delpech设计和主持;比利时皇家医学科学院院士、药理学教授PascalGustin全程授课,学制为两年,分两个阶段: M1和M2。第一年M1的学习主要包括相关生命科学课程的学习,并完成实验室实习。学生所修课程获法国大学认可。每位学生独立完成一篇M1科研论文,论文摘要需同时用中文、英语和法语撰写,M1论文答辩用法语完成。答辩委员会由中法医学部、教务处、M1课题指导老师和法国专家共同组成。通过考试和论文答辩的学生可向学校申请赴法攻读M2学位。第二年M2,除相关专业课程的深入学习外,还有至少6个月(需6-10个月)实验室实习并完成论文撰写与答辩。目前06-11级法八班学生中已有61位完成M1培训,其中16位学生已在法国顺利完成M2学习并获得硕士学位,8位特别优秀的学生获得法国医学科学院或法国医学院校资助的全额奖学金。学生们在法国攻读M2期间优秀的表现受到了导师、所在院校和中国驻法国大使馆教育处的一致高度好评。本项目已拓展到法国巴黎七大、里昂大学、里尔大学、鲁昂大学、比利时列日大学、加拿大拉瓦尔大学等供优秀学生完成硕士课程,培养了学生系统、扎实的科研能力。此项目两位外方导师Pascal Gustin和Marc Delpech被列为上海市教委“国际大师项目”。取得M1、M2学位的学生回国后继续完成MD的培养过程,MD是专业博士学位,注重的专业技能,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获得MD学位。因此,学生在接受了M1、M2培养后,再接受MD培养,科研能力和临床实践能力得到全面提升,为日后成为会科研会临床的卓越医学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 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和咨询回复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和咨询为准!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网站声明 | 网站帮助 | 非正式的简要咨询 | 简要咨询须知 | 加入群交流 | 手机站点 | 投诉建议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号:滇ICP备2023014141号-1 云南省教育厅备案号:云教ICP备0901021 滇公网安备53010202001879号 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云)人服证字(2023)第0102001523号
云南网警备案专用图标
联系电话:0871-65317125(9:00—18:00) 获取招聘考试信息及咨询关注公众号:hfpxwx
咨询QQ:526150442(9:00—18:00)版权所有:
云南网警报警专用图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