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在网络问答社区“知乎”上曾有这么一条提问:“谈谈智能手机对我们生活的作用与影响?”有人答:“腰酸背痛。”这听起来像是个段子,不过倒也切合智能手机负面效果的真实图景。备受关注的是,这种负面效果不仅影响着成年人,而且正在向低龄人群扩散,引发家长们忧心忡忡。日前有媒体报道称,六成“00后”拥有手机,部分孩子沉迷手机令家长担忧,呼吁给这些孩子“补上媒介素养课”。
报道用“无奈、无力、无措”来描述家长们在处理“孩子与手机”关系时的尴尬状况,并列举了一些困境。比如,老师建了班级同学群收发通知,如果孩子不配手机就没办法及时了解信息;孩子们需要通过手机网络寻找信息,但又面临着网络游戏及不良信息的侵扰;更显夸张的是,家长想要管理孩子使用手机的时间,又怕激化亲子矛盾。从这个角度说,假使不能像电脑浏览器施以“家长控制”设置等物理限制的话,我们的确需要一门“媒介素养课”,教导孩子们“如何使用媒介以及对媒介信息进行理性、批判式解读,并借助媒介发展自身的能力”。如报道中提到,早在十几年前,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就已启动相关项目,澳大利亚甚至已通过法律使媒介素养教育成为常规教育,这足以给我们的中小学教学以启示和经验。
材料二
不过,较真起“媒介素养”,需要“补课”的显然不应该仅仅是“00后”。在一个由学校、家庭和孩子构成的多方教育体系里,“媒介素养课”从来都不能只面向孩子,重要的是成年人如何把他们引入虚拟世界,呈现给他们什么样的世界。关注“00后”沉迷手机现象,除了“孩子与手机”的直接关系,深层次的是“孩子与家长”的关系。翻阅过往报道,不独中国,现代社会里用手机、iPad“哄孩子”的家长大有人在。更有甚者,居然还出现了“父母沉迷玩手机,四岁孩子不会叫爸爸”的“奇闻”。一方面,正如有专家建议的,家长应主动提供更加多元化的媒介组合,以此扩大孩子获取知识、拓宽视野的渠道;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成年人特别是家长首先应该将自己从被手机“奴役”的沉迷中解脱出来,用更多时间去陪伴孩子的成长、关注孩子的需求。换句话说,家长不仅要学会通过互动交流引导孩子更好使用各种媒介,更应该以自己的存在来替代手机等互联网工具以满足孩子的需求,从而避免“孩子朋友圈拉黑家长”的尴尬。
没有人会否认智能手机等高科技带给我们生活的便利,然而当我们对其产生过度依赖性时,原本的工具却讽刺地变成了主宰,这才是最值得警惕之处。“孩子与手机”的关系,根本上是“人与手机”乃至“人与人”的关系。希望孩子不要沉迷手机,关键是成年人先把自己从手机中解放出来,正确对待自己与媒介的关系。
结合材料,以“正确对待自身与媒介关系”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1、中心明确、思想深刻;
2、内容充实,有说服力;
3、语言流畅;
4、8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正确对待自身与媒介关系
我们身在大众传播时代,人们与各种媒介的关系越来越紧密,读报、听广播、看电视、上网,这些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再寻常不过的举动。媒介是人们了解世界的一种手段,当今时代的大规模媒介传播也只是人们在现代社会逐步建立和完善起来的一种机制而已。而今,不能否认现代社会人们对各种传播媒介的依赖越来越强,而传播媒介作为一种社会力量正变得越来越强大。如何充分认识媒介,正确对待自身与媒介的关系,不仅是个人的课题,更是
社会的共识。
正确认知媒介,建立媒介素养之基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媒介”成为一种全民适用的传播载体和工具。在人人皆有“麦克风”、人人都是“通讯社”的“自媒体时代”,受众既是信息的接受者,也是信息的采集者和发布者,信息传播呈现更为便捷、高效、隐蔽的特点,个人意见表达也呈现高度自由状态。只有正确认识媒体,培育基本的媒介素养,才能在电子媒介的“钢筋铁林”之中正确定位,清晰认知,因此,正确认知媒介,是建立媒介素养的基础。
合理媒介使用,树立媒介素养之习惯。互联网的发达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使得多数90、00后选择在网上追剧、看节目,既方便又自由,但相关研究也反映出一丝担忧,超二成90后不看电视,一半以上的90后看电视在半小时以内,90后俨然成为“去电视化”的一代。因此,要普及大众传媒德育功能,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巨大影响力和教育引导功能,不仅是学生,家长和学校也要对大众传媒的特点有清醒的认知和把握,并努力规范孩子与自身的媒介使用,树立和培育良好的媒介使用习惯和素养知识。
解放媒介思维,提升媒介素养之品格。家长们应主动提供更加多元化的媒介组合,以此扩大孩子获取知识、拓宽视野的渠道。除了给孩子科技的土壤,更应关注孩子,陪伴孩子,用温暖的亲情取代冰冷的科技。家长要有媒介只是工具的思维与意识,利用这一工具,而非沉迷。不仅要学会通过互动交流引导孩子更好使用各种媒介,更应该以自己的存在来替代手机等互联网工具以满足孩子的需求。
科技在进步,时代在发展,我们在探寻科技化之路,但也要关注科技背后的人性温暖。只有正确认识媒介,合理使用媒介,充分解放思维,才能更好地让科技为人所用,成为人类温暖的帮手,而非“潜在的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