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热点央行降息对百姓影响
来源: 阅读:623 次 日期:2017-01-06 17:00:25
温馨提示: 小编为您整理了“申论热点央行降息对百姓影响”,方便广大网友查阅!

在“货币战争”国际大背景下,我国的货币政策也在不断调整。2014年11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下称央行)突然发布消息,从11月22日起,金融机构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下调。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央行采取不对称降息,贷款基准利率的下调幅度大于存款基准利率。其中,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4个百分点至5.6%;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2.75%。另外,存款利率波动区间的上限由基准利率的1.1倍调整为1.2倍。

这是央行两年多来首次降息,这意味着我国的基本货币政策发生了变化,从原来的货币紧缩趋于逐渐宽松,而这次降息也给人们生活带来一系列的影响。

存款利率上浮

央行降息影响人们的生活,其最直观的反映就是存款利息的减少。此次降息后,银行的存款利率也将出现调整。如原来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从原来的3%下降到2.75%,这也就是说,10万元的定期存款,一年少了2500元的利息。这对于以定期存款为主要理财方式的中老年人及低收入者来说无疑是一个坏消息。但是由于央行同时扩大了银行存款利率上浮的上限,因此在央行降息的消息发布后,宁波银行和南京银行率先宣布,其存款利率按基准上浮20%,上浮到顶,各档次储蓄存款利率执行基准利率上浮20%至3.3%,而包括工、农、中、建、交五大国有大行在内的规模较大的银行,都不约而同将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定在3%,高于2.75%的基准利率。由此可以看出,对于央行的降息,不同的银行都根据其自身的条件和经营模式作出了相应的调整,这可以看作是利率市场化的一种尝试。

而对于老百姓来说,面对银行间不同的存款利率,以后存款也要“货比三家”了。总体而言,从存款利率角度看,存款基准利率的小幅下调与利率浮动区间的扩大相结合,有利于维护存款人的合理收益,同时又起到了扩大居民消费,促进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作用。而其释放的金融业竞争的信号则是推进金融改革方案实施的重要步骤,显然,竞争将会带来金融服务价格的降低。

贷款利息减少

根据央行决定,金融机构五年的贷款利率为6%,五年以上为6.15%。若购房者贷款100万元、银行房贷利率采用基准利率不上浮来估算:5年分期贷款,月供将减少298元,总利息将减少17939元;10年分期贷款,月供将减少204元,总利息将减少24327元;20年分期贷款,月供将减少234元,总利息将减少56179元;30年分期贷款,月供将减少262元,总利息将减少94074元。这对于打算贷款买房,以及已购房、采取浮动利率合同的家庭来说,无疑能节省一笔利息开支。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的下调有可能对房地产的交易市场产生一定的激励作用,因此今年年末的房地产行业很有可能迎来交易量增长的春天。

这是一个挤出存款、刺激贷款的双面效应政策,属于银行业宏观调控的重要方式。从总体上讲,这次央行降息对房地产行业具有正面的刺激作用,将有利于我国房地产行业进一步健康发展。

对股市是利好消息

毫无疑问,降息将拉低无风险利率,让更多资金流入股市。在央行降息后股市的第一个交易日,沪深股市在权重蓝筹股的带动下大涨。沪指收报2532.88点,涨1.85%,创出最近三年新高。深成指涨幅更甚,大涨2.95%收报8577.91点。当然,股市的走势最终取决于企业盈利和经济基本面。不可否认的是,央行降息使得市场的流通性增大,大量的资金进入股票市场必然会推动大盘的上涨,从而使股民们受益匪浅。

理财产品收益集体“跳水”

目前市场上的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普遍走低,保本类产品的收益率均未过5%,6%以上的产品难觅踪迹,而5.8%以上的产品主要由中小股份制的城市商业银行发行。这次央行降息旨在降低社会融资成本,而对于银行理财产品而言,投资端收益的下行,也将传导至银行理财产品,预计银行理财产品的平均收益水平将进一步下行。

另外,由于目前银行最大的利润来源为存贷利差,银行贷款利率的降低意味着银行收入减少,银行降低信贷资产理财产品收益率,以部分弥补利差损失,可能成为新发的信贷理财产品收益率走低的主要原因。

总体而言,这次央行降息的主要受益者是消费者和企业,降息的目的是希望通过降低企业和银行贷款的利息,降低融资成本,降低财务成本,以促使企业更多投资,鼓励企业更多地从事实体经济的活动,同时刺激居民消费,以此拉动国内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

这次降息采用的双面效应政策制定者有很强的洞察力与针对性,体现出本届政府推行经济政策的谨慎与务实,同时真正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实施,改善银行业务竞争格局,最终从法律上满足金融消费者的市场选择权。这是一种体制的进步与转换,最终会使金融业走向健康的发展道路,同时也反映了在我国深化改革的过程中政府部门在市场宏观调控中的重要地位。

更多信息请查看申论考试资料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 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和咨询回复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和咨询为准!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网站声明 | 网站帮助 | 非正式的简要咨询 | 简要咨询须知 | 加入群交流 | 手机站点 | 投诉建议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号:滇ICP备2023014141号-1 云南省教育厅备案号:云教ICP备0901021 滇公网安备53010202001879号 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云)人服证字(2023)第0102001523号
云南网警备案专用图标
联系电话:0871-65317125(9:00—18:00) 获取招聘考试信息及咨询关注公众号:hfpxwx
咨询QQ:526150442(9:00—18:00)版权所有:
云南网警报警专用图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