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热点治理庸政懒政,就得治庸官懒官
来源: 阅读:710 次 日期:2017-01-03 16:43:45
温馨提示: 小编为您整理了“面试热点治理庸政懒政,就得治庸官懒官”,方便广大网友查阅!

面试热点相关背景

“蜗牛奖”“踢皮球奖”“水面浮漂奖”……近日,一些地方为庸政懒政的政府部门颁发“喝倒彩”奖项,引起强烈反响。新华社记者梳理发现,全国范围内已有多地治“庸懒”动真格,31个省区市都有市县出台规定或者采取行动,不少“庸官懒官”丢官去职甚至锒铛入狱。但与此同时,一些地方行政“软作为”的现象仍然存在,部分干部无利不想为、懦怯不敢为、居功不愿为的畸形心态仍然存在。(新华网 4月25日)

面试热点独家解析

@京华时报连海平:既然“为官不为”,纳税人何必浪费金钱,又何必把公权力交给这些人?在公众看来,行政改革就要做到“能上能下”,理顺退出机制。此外,也要建立合理的容错机制。一些官员之所以采取“保守疗法”,就是担心做多错多、动辄得咎。因此,建立容错机制,给有心干事的官员创造较为宽容的政 治氛围,很有必要。只要不是出于主观故意,出点小问题也可当作“交学费”。在此基础上,还要形成正面激励机制,增进官员的干事收益。保障这一点,一是要完善考评机制,客观、公正、民主地评价官员的能力、素质和绩效;二是要建立与考评机制联动的激励机制,物质待遇上“多劳多得”,政治待遇让“能者上”。用好 考核这根指挥棒,才能解决“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老问题。一句话,治“庸懒”还要善“激活”,“大棒”与“胡萝卜”一样都不能少。

@人民网蒋萌:精简机构时,有人说“不能把人家的饭碗砸了”,所以出现“明减暗增”。官员行贿上级,有人说是“无奈被迫”、“环境使然”,似乎该“理解万岁”。官员懒惰不作为,或违规被审计出来,又有人说是“机制问题”、“怨制度不怨人”。简言之,体制内对于干部问题的“人性化理解”有很多,各种托词借口理由的潜台词都是“铁饭碗”不能说砸就砸。虽然群众对此微词颇多,怎奈很多事情的拍板与决策仍未脱离“左手管右手”的套路,有关政策的制定与终极处置权还在权力者自己手中。在此情况下,对干部问题打板子时而不痛不痒,也就不足为奇。治庸与治懒的必要性与正确性无须赘言,关键在于谁来落实、执行、监督。如果落实是有选择性的,倘若执行是一阵风式的,假使监督是走过场的,不会取得良好效果。惩处一视同仁,治理常态化,民主监督不可或缺,这些不能只停留在口头。

@东方网陈祖灏:庸政懒政也好,“庸官懒官”也罢,与现行管理体制密切相关。目前,还没有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公务员退出机制,以至公务员尤其是领导干部“能进不能出、能上不能下”。干部即使不作为,金饭碗是岿然不动的。“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被其推诿责任的挡箭牌。然而,庸政懒政问责制已推行多年,但在“问什么事的责”“、”“问谁的责”、“谁来问责”、“以什么程序问责”等问题上仍然存在着弹性过大、模糊性过多的障碍。传统的为官之道,不仅存在着严重的“官本位”思想,而且存在着“无过便是功”的观念。

治庸与治懒,治标需治本。首先、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应当标本兼治。其次、要从制度设计上去考虑,从顶层设计去谋划。再次、要铲除“庸官懒官”土壤,用制度加以规范。第四、加大问责力度,健全监督机制,发挥警示作用。同时、“蜗牛奖”“庸官懒官”。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刘峰:治理懒政怠政要“对症下药”。干部的态度出了问题,就要加大激励和约束问责机制,增强“看齐意识”和责任意识,促其积极作为;干部的能力出了问题,就应帮其正确理解上级意图,加强能力建设,尽快适应新常态;执行的环境出了问题,就应在执行制度、执行文化以及执行流程等方面下功夫。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徐行:完善并落实有关法规制度是根本性措施。中央要根据实际情况发展及时对制度法规进行修订和增补。徐行建议把法规制度落实到监督检查环节中,严肃追究责任,真正做到能者上、庸者下。

解析:之所以被称为“干部”说白了,工作和事业都是干出来的。然而,一些地方行政“软作为”的现象仍然存在,部分党员干部奉行“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人生哲学,占着位置不干事,拿着俸禄混日子,遇到困难绕着走,其实,群众对干部工作中的失误可以容忍,但对不作为、慢作为、假作为的“公堂木偶”却不能原谅。因此,对庸官懒政必须出重拳、用重典。

治理庸政懒政,就得治“庸官懒官,”就要切实解决“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和占位不作为、贪利乱作为等问题,使那些不思进取、庸庸碌碌,散漫懈怠、不负责任、能力不强的干部蒙不过去、混不下去。这就需要完善评价机制,客观公正地评价干部的能力、素质和绩效;要加大激励和约束问责机制,增强“看齐意识”和责任意识,促其积极作为;要完善容错机制,为干部划清红线,使其在合法、合规、合理范围内有更多施展空间……

只有这样,才能让不作为、慢作为、假作为的庸官“日子不好过”,才能让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能者“有盼头”,让政治生态更加“山清水秀”,让党和国家的事业更有活力。

更多信息请查看面试资料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 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和咨询回复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和咨询为准!
相关阅读面试资料

2025国考·省考课程试听报名

  • 报班类型
  • 姓名
  • 手机号
  • 验证码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网站声明 | 网站帮助 | 非正式的简要咨询 | 简要咨询须知 | 加入群交流 | 手机站点 | 投诉建议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号:滇ICP备2023014141号-1 云南省教育厅备案号:云教ICP备0901021 滇公网安备53010202001879号 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云)人服证字(2023)第0102001523号
云南网警备案专用图标
联系电话:0871-65317125(9:00—18:00) 获取招聘考试信息及咨询关注公众号:hfpxwx
咨询QQ:526150442(9:00—18:00)版权所有:
云南网警报警专用图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