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大学2017年度博士后招聘具体岗位
来源:江南大学 阅读:1695 次 日期:2016-12-20 16:03:39
温馨提示: 小编为您整理了“江南大学2017年度博士后招聘具体岗位”,方便广大网友查阅!
序号 依托流动站名称 工作任务(简要说明) 导师姓名 备注
1 食品科学与工程 1、产酶目标微生物的筛选与鉴定、产酶条件优化、异源表达、发酵调控策略及分子生物学手段提高胞外酶活;
2、烘焙及面制食品酶应用酶学特性、面团体系中的发酵流变学、动态流变学、热力学及影响面团乳化稳定性、感官及质构特性的研发等。
黄卫宁  
2 食品科学与工程 1、围绕蛋白质和功能因子,运用分子组装技术和微胶囊技术开展研究,特别侧重可食用载体体系的开发和应用相关的基础研究;
2、协助合作导师指导研究生,并发表学术论文。
梁丽  
3 食品科学与工程 1、以具有生物减除重金属铅功能的植物乳杆菌CCFM8610为研究对象,利用比较基因组学、代谢组学、蛋白质组学以及基因工程技术解析菌株对铅胁迫的抵御机制,并解决其产业化关键技术;
2、通过代谢组学分析CCFM8661在重金属铅暴露过程中小分子代谢产物的变化情况,推测菌体的代谢途径变化,分析铅毒性对益生菌氧化应激、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分解代谢以及细胞膜改变等方面的影响,通过转录组学分析解析铅暴露后菌体代谢通路的改变,进一步建立菌体响应铅毒性的代谢毒理学评价体系和评价模型;
3、针对代谢组及蛋白质组分析聚焦的金属外排泵蛋白、金属硫蛋白、铅耐受转运途径、氧化损伤修复途径等与铅胁迫拮抗相关的代谢途径及特异性蛋白,通过构建基因敲除或过表达的遗传操作系统,实现进一步的验证和确认。
陈卫
张灏
赵建新
 
4 食品科学与工程 1、采用生物技术制备食品功能因子;
2、食品新型加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杨瑞金
赵伟
 
5 食品科学与工程 为改善淀粉的性能、扩大其应用范围,利用物理、化学或酶法处理,从而改变淀粉的天然特性,使其更适合于一定应用要求和遵循现代食品技术的发展趋势,实现以淀粉为载体,包埋营养功能组分,达到功能因子营养稳态化的目的。本岗位主要利用淀粉的结构与性能,构建淀粉基载体,调控和评价营养因子功能的释放特性;主要开展淀粉基载体的设计、构建与优化,实现功能因子在体内的稳态化和缓释功能,通过分子动力学技术设计载体结构,探索能明显改变载体稳态化功能因子的调控策略,提高功能因子的生物利用度和稳定性。 顾正彪  
6 食品科学与工程 首先通过基于微量蛋白的酶基因破译和基于生物信息资源库的酶基因直接挖掘获得具有实用价值的微生物来源新型淀粉酶。同时,建立新型淀粉酶胞外分泌体系,实现重组淀粉酶的胞外表达。另外,结合分子结构表征和计算机模拟,揭示新型淀粉酶的催化机制;在此基础上采用理性设计对酶分子进行改造,获得满足不同淀粉改性需求的淀粉酶。在此基础上,将新型淀粉酶应用于淀粉生物改性中,了解酶催化产物的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本研究为新型淀粉酶及其产物的开发与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顾正彪  
7 食品科学与工程 1、酶的食品级表达与生产;
2、发酵工程高效产酶;
3、酶高效生物催化;
4、功能性食品配料的高效生产。
江波  
8 食品科学与工程 1. 糖酶的定向筛选;
2. 糖酶的结构解析与催化机制;
3. 糖酶的计算模拟与分子改造;
4. 糖酶的定向进化与高效筛选。
沐万孟  
9 食品科学与工程 拟以近红外量子点、长余辉纳米材料、上转换纳米材料、可激活光学探针等单模态低背景纳米探针为基础,通过化学方法构建新型低背景多功能生物成像探针,实现高靶向性和高灵敏的活体多模态成像。从发展近红外荧光/MRI和可激活近红外荧光/CT多模态成像探针,到将多模态成像与治疗技术(如光热、光动力学和药物治疗等)集于一体的诊疗一体化多功能纳米探针,实现“多模态成像→多模态成像 + 单方式(如药物或光热或光动力学)治疗→多模态成像 + 多方式(如药物和光动力学)治疗”的逐步发展。 严秀平  
10 食品科学与工程 研究粮油资源中活性成分对辅助降血糖作用的功效及其作用机理。 张晖  
11 食品科学与工程 1、围绕微生物产功能脂质及其应用开展研究;
2、发表系列高水平SCI研究论文,申请国际国内专利;
3、辅助方向教授指导研究生进行科研;
4、申请省部级博后相关的科研项目。
陈海琴  
12 食品科学与工程 1、围绕脂质生物合成、代谢与人体健康的相互关系开展研究;
2、带领硕博研究生团队进行高效率研究工作;
3、发表系列高水平SCI研究论文,申请国际国内专利;
4、辅助方向教授完成某个领域的研究任务。
陈永泉  
13 食品科学与工程 1、围绕脂质代谢与人体健康的相互关系开展研究;
2、带领硕博研究生团队进行高效率研究工作;
3、发表系列高水平SCI研究论文,申请国际国内专利;
4、辅助方向教授完成某个领域的研究任务。
顾震南  
14 轻工技术与工程 1、感应电场体统的设计与搭建;
2、感应电场技术在液态食品杀菌中的应用;
3、感应电场技术杀菌机理探究。
徐学明  
15 食品科学与工程 以研究室现有的能够转化植物甾醇,合成甾体药物中间体的新金色分枝杆菌为研究基础,通过合成生物学和代谢工程等技术手段,实现高附加值甾体药物中间体的绿色、安全和高效的微生物转化。 徐学明  
16 食品科学与工程 1、围绕胰腺-肠道区域免疫稳态调控,针对其中关键免疫细胞与分子等靶点,在相关免疫细胞及动物模型中筛选具有健康调控作用及转化价值的内源活性物质、营养素或膳食组分;
2、在合作教授指导下完成课题;撰写SCI文章、申请专利;
3、申报与课题相关国家、省部级项目
孙嘉  
17 食品科学与工程 1、水产品的精深加工以及营养健康食品的开发。对淡水鱼、名优海产品等水产品精深加工及副产物的综合利用进行研究,对壳聚糖等功能性多糖的功能开发及应用开展研究;
2、完成相关科研任务,协助课题组进行相关项目的申报、阶段汇报等项目管理工作;
3、协助相关的实验教学及研究生培养工作;
4、每年发表高水平研究论文1-2篇。
夏文水  
18 食品科学与工程 研究全麦粉中各组分在油炸过程中发生何种物理化学变化,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其对产品微观结构的影响,进而分析其对油炸过程中水分蒸发-脂肪吸收的调节作用,建立可行的调控机制。 王立  
19 轻工技术与工程 1、单克隆抗体的构建与复合型功能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协同创新技术;
2、协助指导研究生
胥传来  
20 食品科学与工程 从事脂质化学、脂质营养、功能评价及代谢研究。 王兴国  
21 食品科学与工程 1、研究围绕中国传统发酵食品中蛋白及相关组分的变化机制及其对品质的影响;
2、协助合作导师指导研究生并撰写相关的课题研究报告;
3、协助专利申请,参与合作企业的技术创新。
周鹏  
22 食品科学与工程 1、新型乳蛋白高效制备及其功能性研究;
2、功能性乳制品的创制及高品质调控;
3、协助合作导师指导研究生,以及撰写相关的课题申请和研究报告;
4、在国内外主流期刊上发表高水平研究论文。
周鹏  
23 轻工技术与工程 对内置流道航空叶片增减材制造进行相关研究,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并指导研究生进行科研工作 武美萍  
24 轻工技术与工程 以我国传统酿造食醋或浓香型白酒为代表,采用高通量测序、元基因组测序等技术研究我国传统固态发酵食醋、白酒微生物群落及其基因的多样性,在此基础上深入解析镇江香醋或白酒风味或功能性物质基础,明晰主要功能微生物在其风味或功能性物质合成中的作用,指导酿造功能菌群开发利用。开展传统酿造食品功能评价及其健康因子物质基础的挖掘与机制解析。 许正宏  
25 轻工技术与工程 1、传统酿造中微生物与酶功能的挖掘;
2、酶的构建与理性设计;
3、新酶应用与传统工艺改良。
陆健  
26 食品科学与工程 1、传统发酵食品功能性研究;
2、传统发酵食品群体微生物及生物信息学研究
毛健  
27 轻工技术与工程 开展毕赤酵母创新表达系统及发酵工艺研究,研究毕赤酵母碳源阻遏的分子机理,尤其是甘油代谢与甲醇代谢之间的调控机制研究。 白仲虎  
28 轻工技术与工程 开展细胞治疗、免疫治疗技术研究,新型细胞治疗系统研发。研究开发用于细胞治疗的自动化设备。 白仲虎  
29 轻工技术与工程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等手段构建适应多种病毒繁殖的新型全悬浮细胞株 白仲虎  
30 食品科学与工程 具有学科交叉的研究背景或在社会学、政治学、管理学、经济学等背景,初步熟悉食品安全风险治理研究的某个领域,或具有大数据研究的基础,入站后能够展开大数据与食品安全风险治理、食品安全社会共治、食品安全治理政策、“一带一路”食品安全、中国与东盟进出口食品安全性等研究。 吴林海 男性优先,具有课题研究经历与发表SSCI\SCI论文者优先
31 控制科学与工程 硫(硒)系过渡金属化合物及石墨烯等二维新材料,或氮化镓基HEMT器件、紫外探测器、LED等的制备、测试和分析;熟悉等离子体生长或处理技术,光电性能测试技术,协助指导硕、博研究生。 顾晓峰  
32 控制科学与工程 1、大规模传感器数据流异常检测、分析与处理技术;
2、传感器网络可靠性;
3、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文物古建筑及古树名木无损检测技术;
4、相关的软硬件产品研发;
5、协助指导硕、博研究生。
李光辉  
33 化学工程与技术 1、应用原子层沉积技术制备厚度;
2、组成可控的纳米薄膜并研究其结构与性能。
丁玉强  
34 化学工程与技术 1、建立高品质、低成本且绿色环保的氧化石墨及量子点生产工艺;
2、构筑高效和稳定的电极材料电子/离子传导网;
3、设计合成高性能锂电池用电极材料;
4、研究电极材料微观结构、性质和电池行为三者关系的内在规律,完善石墨烯复合电极材料的设计思想;
5、开发基于石墨烯的新一代大功率锂动力电池,以满足我国电动汽车发展对动力源电池的需要。
李在均  
35 化学工程与技术 1、设计合成功能性高分子材料,包括共聚物、生物基及天然大分子的改性与加工;
2、开发可降解新型绿色防腐保鲜包装材料。
陈明清  
36 化学工程与技术 光敏高分子分子设计、合成及其微电子功能化应用研究。 刘晓亚  
37 化学工程与技术 通过对聚乙烯醇物理或化学改性,聚乙烯醇实现熔融加工。 东为富  
38 轻工技术与工程 1、研究在不同经济模态下,结合新古典、奥地利学派、制度经济学、新增长主义等经济学理论,探究设计参与企业和组织创新的可能性和方法;
2、基于经济学“最简线性模型”探究企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围绕技术更新换代的战略机遇点的把握。
辛向阳  
39 轻工技术与工程 围绕绿色设计和可持续发展进行以下两方面研究内容的文献和调研料整理工作 辛向阳  
40 轻工技术与工程 开展中国设计思想及理论创新课题的相关研究 王强  
41 轻工技术与工程 1、研究不同经济模态下,系统设计到产品服务系统设计的发展过程与相关特征;2、系统创新设计在不同模式下的设计思维与方法;
3、当代经济模式下系统创新设计的介入的机会与方向;
4、不同领域的系统创新设计实践分析
张凌浩  
42 食品科学与技术 1、博士毕业或即将毕业,有第一作者的SCI文章;
2、肿瘤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药理学或化学生物学方向;
3、具有独立科研思维能力,能够独立开展相关课题,愿意承担有挑战性的课题;具有海外留学经历者尤佳;
4、有较好的英语写作和口头交流能力,工作作风积极肯干,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陈永泉
申延琴
 
43 轻工技术与工程 1、完成PvEH1 突变酶的理性设计方案,构建较为完善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及评价系统,并优化突变酶文库构建和高通量筛选方法;
2、借助定点饱和突变等方法完成一级突变酶文库的构建, 针对不同底物完成高通量筛选并获得若干优良突变酶,并对其催化特性和对映归一性进行测定和分析;
3、根据一级突变酶文库的筛选结果,理性设计迭代饱和突变方案, 完成二级和多级突变酶文库的构建及筛选, 分别获得针对 3 种模式分子区域选择性高且互补的 6~9 个催化活性高的 2 点和多点突变酶;
4、完成优良突变酶的纯化和催化特性的测定, 利用优良突变酶建立催化 3 种模式分子对映归一性水解制备高纯度和高产率手性邻二醇的催化工艺。
邬敏辰
李剑芳
庞庆丰
 
44 食品科学与技术 1、建立小鼠帕金森病模型;
2、体外培养神经细胞PC12、原代培养小胶质细胞 ;
3、细胞水平和整体动物水平检测自噬的发生;
4、找出帕金森病小鼠中自噬发生的信号通路。
陈永泉
申延琴
 
45 纺织科学与工程 1、纺织加工过程智能控制系统算法及编程;
2、纺织加工过程图像识别及仿真设计。
薛元  
46 纺织科学与工程 1、抗菌剂和抗菌高分子的设计和合成, 新型纳米抗菌材料的制备;
2、生物抗菌材料的制备、性能、机理研究;
3、以科学研究工作为主,在合作教授的指导下承担科研课题;
4、根据创新研究需要申请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或其他基金等科研项目;
5、在国际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高水平的学术论文;
6、协助指导研究生进行科研工作。
任学宏 在国际期刊上已发表或即将发表两篇以上SCI学术论文
47 纺织科学与工程 1、基于溶胶掺杂等研究方法,研究纺织品表面特种智能或功能改性,重点阐明功能涂料及环境响应性涂料合成、功能助剂合成、纤维材料接枝等课题研究机理及具体研究方法;
2、在上述功能纺织科学研究工作基础上,能够在国际有影响力的学术期刊上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
3、申请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江苏省博士后科学基金或其他基金等科研项目;
4、协助合作导师指导研究生及相关基础研发及应用基础拓展活动。
王潮霞 博士学位为染整、高分子、有机合成、精细化学品等相关专业
48 纺织科学与工程 研究基于三原色发光材料对颜料印花的增色机理,制备纳米级、高稳定的发光材料喷墨墨水,探讨发光材料颗粒大小、分散剂结构等因素对材料发光性能的影响。 付少海  
49 化学工程与技术 开发新型皮肤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研究材料组成、微观结构、表面性质、生物力学性能对真皮和表皮细胞生长分化的影响。 陈敬华  
50 化学工程与技术 建立以胶原为基材,制作细胞膜片的技术,开发组织工程人工皮肤产品的基础研究工作。 陈敬华  
51 轻工技术与工程 降糖生物活性物质分离制备与功能评价 史劲松  
52 食品科学与工程 围绕心血管重大疾病的共性问题开展研究,能带领硕博研究生团队进行高效率研究工作,能发表系列高水平SCI研究论文,申请国际国内专利。 马鑫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 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和咨询回复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和咨询为准!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网站声明 | 网站帮助 | 非正式的简要咨询 | 简要咨询须知 | 加入群交流 | 手机站点 | 投诉建议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号:滇ICP备2023014141号-1 云南省教育厅备案号:云教ICP备0901021 滇公网安备53010202001879号 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云)人服证字(2023)第0102001523号
云南网警备案专用图标
联系电话:0871-65317125(9:00—18:00) 获取招聘考试信息及咨询关注公众号:hfpxwx
咨询QQ:526150442(9:00—18:00)版权所有:
云南网警报警专用图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