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链接
当许多传统企业部门面对“互联网+”冲击露出迷茫表情时,地方政府与互联网巨头合作,力推电子政务,建设数字政府,却是如火如荼。一些互联网巨头共同启动“互联网+城市服务”战略,联合为各地政府提供“智慧城市”的一站式解决方案。政府通过接入“城市服务”平台,打造手机上的“市民之家”,可以更加高效、便捷的为居民提供公共服务。目前,上海、广州、深圳、杭州、宁波、南昌、青岛、太原等首批12个城市已正式上线。
当前,“互联网+”时代给社会发展拓展了空间,提供了较为有利的发展机遇。不少政府部门通过加快办公APP服务平台建设,打造手机上的“市民之家”,有效解决了群众“办事难”、“办事慢”等问题。比如,原来很多市民为了办一个证件、缴纳一项罚款,特别是办理异地业务,常常要在各个地区、部门之间“跑断腿”。现在,市民可以通过“掌上车管所”随时随地轻松搞定上述业务,体现出政府部门的服务理念正由“跟着管辖属地走”正在向“跟着群众走”转变。
[意义分析]
一是提高行政效率。以前的文山会海,不仅造成了纸张资源的大量浪费,而且层层下达的时滞效应过强。现在电子政务的出现让信息的传递变得更加容易、更加便捷,很多问题在比较低的政府层级就可以得到解决,政府行政效率得以提升。
二是提高透明度。政府工作透明度的提高源自政府与民众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将被互联网和大数据等新技术解决,政府的法规、政策、项目、计划等信息更容易被民众了解和掌握,民众的意见建议也将以类似众包的方式在政府决策制定和施政过程中得以更好的体现。不仅有利于政府真正成为人民的政府,也有利于把一些不和谐因素遏制在萌芽状态。
三是增强基层政府职能。地方政府的存在有充分的经济学理由,比如最接近基层需求的信息优势,从而更容易提供满足民众真正需求的公共服务。进入网络时代,在政府内部对上对下的信息渠道会更加畅通,政府更容易了解民众和企业的需求,也让政府更容易精准提供定制化、个性化的服务,而非所有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无差异化提供。
[影响]
一是打破了国家对信息的垄断。传统社会的信息来源是相对单一化的,大家的思维、理念、是非观、价值观都有强烈的趋同性。而互联网时代是信息的时代,信息来源和信息数量爆炸式增长,甚至网络里面的每一个人都变成了新的信息来源,而网络倍增效应又使信息网络急剧扩张,在过去的五年时间,全球的数字信息增长了九倍。在这样的一个信息爆炸和自媒体的时代,国家对信息的控制和垄断彻底被打破。
二是互联网改变了整个社会结构。传统社会结构呈明显的金字塔型,政府靠科层体制可以实现对社会的有效控制。到了互联网时代,社会的权力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例如意见领袖群体的兴起。不管是在微博还是微信中,我们会发现,有一大群人的粉丝数量是巨大的,一个娱乐明星微博的粉丝就可能达到几千万,全国千万级粉丝的博主有一百多人,一百万以上粉丝的意见领袖有两千多人,十万以上的数不胜数,这些意见领袖对整个社会的影响力变得非常巨大。
三是网络的意识形态和社会思潮更加多元化和复杂化。当信息来源增多之后,传统的组织对于整个社会意识形态的形成作用已经在逐步弱化,而网络的影响逐渐凸显。尤其是不同的国家之间意识形态领域的互相渗透从来没有停止,互联网成为境外势力对我国进行渗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阵地。从社会的思潮来看,除了传统的左右之分在网络时代变得愈发壁垒鲜明,特别需要警惕的是民粹主义的兴起。
四是身份的隐蔽性对于传统治理模式提出挑战。互联网领域有一句名言“在互联网的世界里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网络信息的隐蔽性一方面让大家对政治和社会事务的关注度和参与度迅速提高,另一方面也对我国的政治秩序构成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尤其是如何保证政治参与的有序性成为艰难的课题。
五是政府面临着全民围观、全民监督。网络对执政透明度的大幅提高也同时提高了民众对政府行为的关注度,网络时代对政府的执政行为和官员的个人行为都提出了高度挑战。近期诸多官员腐败、施政行为不当事件都最先被网友爆料,引起广泛的社会关注,对事件处理结果起到重要的影响。
六是网络聚集能力对政府应急机制提出挑战。网络所蕴含的巨大力量是中性的,任何人都可以利用。利用它做好事,会带来前所未有的社会正效应,但是如果被坏的势力利用,造成的破坏也将是前所未有的。传统的群体性事件大多具有熟人社会的特征,牵头人往往在群体中具有一定威望,而现在越来越多的群体性事件是通过网络发起的,并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发酵,而我们的政府在应对机制和舆情引导方面显然准备不足。
[存在的问题]
让数据多跑路,百姓少跑腿。事实上,一方面,简政放权政府部门早已闻风而动,电子政务也并不是现在才兴起,但同时,许多精简的行政审批事项形式上清理了,但内容依然存在,审批事项依旧没有减少;而政府部门间的信息系统大都彼此独立,部门自主开发的业务系统数据标准不一,不少“信息孤岛”的存在,让现有的电子政务远没有实现对内容、部门和过程的全覆盖,而这也成为“奇葩”证明屡见不鲜的关键。
一些政务网站缺人才、缺技术、创新不足,运营模式落后,新媒体应用的整体影响力有待提升。一些单位政务网站更新、上稿不及时;有些窗口单位、民生服务单位不开通微博、微信平台;有些单位开通微博、微信但并不认真管理,成为休眠、僵尸网站、微博、微信。
大众对政府网站的一贯看法总是觉得内容枯燥,甚至是“僵尸网站”居多,让老百姓办事找不到地方不说,更是会让群众对这样的网站心生厌倦甚至是厌恶,无形中丢掉的就不仅仅是形象,更是公信力的问题。
[对策措施]
加快“互联网+”政务发展,中公教育专家认为:
一要拓展电子政务服务范围:普通公民与政府打交道,主要包括公安、工商、民政、医疗、教育、人社、计生、卫生等部门,有许多服务是可以通过资源整合、信息共享、提交上线,让普通公民在家就可以办理。
二要提升电子政务服务质量,让电子政务质量更优、服务更佳,基于公众体验的电子政务服务,在服务质量上当精益求精、进无止境。
三要注重信息保护与资料安全。安全与隐私是困扰互联网社会的大隐患,也是公众是否采用网络服务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电子政务要更加注重公众信息安全保护。
[标题示例]
1.互联网+政务开启主动服务新模式
2.“互联网+”促使政府公共服务多样化
3.用“互联网+”提升政务能力
[开头示例]
1.各行各业都在往“互联网+”的路子上走,并借此赢得一片崭新天地。“互联网+”不仅是企业思维的一场革命,也应该成为公共服务的一场蜕变。互联网的发展正在深刻改变政府的治理模式和服务方式,促进政府不断创新公共服务,不断推动信息惠及民生。
2.《周易·益卦》中有一句话,“凡益之道,与时偕行。”“互联网+政务服务”凸显的正是政府部门在理念上的革新,面对新问题、新矛盾,寻求与时代进步相匹配的技术型解决方案,这是值得点赞的进步。
[结尾示例]
1.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随着90后、00后等网络“原住民”长大成人,我们的社会将变成真正的网络社会。利用互联网做好政务服务工作,是大势所趋、时代所需、民心所向。但愿更多的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能够改变传统观念与服务模式,建立与网络时代相应的在线服务新模式。
2.这样的“互联网+”,显然不是简单地把政务服务放在网上,而是深度的数据与服务平台的整合。这样的探索变革将会给城市管理、公共服务的全方位改进带来帮助,而带给我们的,除了少跑腿,少麻烦,开启的将是更加便捷舒适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