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资料】
2015年以来,一组名为《大国工匠》的特别节目在央视《新闻联播》热播,引发了全社会对“工匠精神”的高度关注。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我们看到了“工匠精神”的高尚追求和内在价值。无论是经济转型升级,还是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抑或是实现“中国制造2025”目标,这一精神都被看作原动力之一。
【解析】
工匠们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称为“工匠精神”。这当然是一种理想主义化的描述。没有一流的技工,就没有一流的产品。在经济转型升级的当口,提高中国制造服务水平,实现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需要一线技工的创造性劳动,需要更多的高技能人才,需要这样的“工匠精神”。
然而现实是,一方面是大学生就业难,另一方面技能人才短缺,企业招不到合适的技能人员。而就业率高的技工教育又面临招生难的境地。
【具体措施】
第一,要转变重学历轻技能的传统观念
转变观念要以整个社会大环境的转变为基础。只有全社会营造重视职业教育、重视技能人才培养的氛围,人们的观念才能够逐渐得到转变。
第二,要提升办学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第三,要深化校企合作
在传统的职业技术教育过程中,企业的办学主体地位并不到位。发展现代职业技术教育,要明确学校和企业的双主体地位,在技能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各自的优势,根据需求灵活调整专业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有利于为企业培养需要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