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国正在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这对于我国企业的生存发展而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中国消费者对中国制造仍表现出极大的信心不足问题,如中国游客赴日本疯狂抢购马桶盖等商品,已经成为一个引发热议的社会现象。对此,有人说,中国制造之所以成为廉价制造的代名词,与“工匠精神”的缺失有很大关系。对此你怎么看?
【解析】
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而在当前我国企业“短、平、快(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的心理和行为作用下,质量和效率“双重大山”使我国制造企业陷入了步履维艰、危机四伏的险境,而导致我国制造业深陷险境的缘由正是由于“工匠精神”的普遍缺失。
回首改革开放以来三十多年我国企业发展之路,诸多企业和工人对工匠精神认识有诸多的误区。多数人认为工匠是一种机械重复的工作者,一些企业为了短期利益,只顾追求数量、速度和效率,而忽略对细节的追求和把控不重视,忽略了产品质量,普遍的情况是:工程师和管理者、市场营销人员的工资福利待遇要优于工匠和技术工人,这无疑戳伤了工匠群体的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而工厂的员工更是如此,一些人一边干活一边想着跳槽,管得松就多干几天,管得严厉随时炒老板鱿鱼,这种对工作缺乏热情的态度也很难使他们拥有对质量精益求精、对制造一丝不苟的孜孜追求精神。
对于中国制造业来讲,中国制造业由大走向强,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不仅需要大批能够代表中国水平与中国制造实力的过硬的工匠和技术工人,不断追求职业技能的极致化,更需要对工作耐心专注、执着坚守和对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这种精神是中国制造的内在支撑。
对于企业来说,一个企业要培育工匠精神,必须要转变办企业的理念,从“商人精神”转为“工匠精神”。企业要有长远目光,不唯短期利益,大力倡导和培育“工匠精神”,让“极致”的思维与行动扎根在每个员工的意识深层中。通过培训、管理、激励及岗位流动机制,促进工匠精神的传播与交流,使得技艺精湛的工匠,在企业内部受到应有的重视。
对于社会来说,要转变观念,对工匠群体给予足够的人文关怀。要意识到工匠和简单从事体力劳动的群体不同,他们的劳动中闪耀着智慧的灵光,具有创造性和开拓性,要理解并高度尊重工匠群体存在的意义,使工匠精神的培育与弘扬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对于个人来说,要把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很好的结合,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要有艰苦奋斗的工作精神,不断向前的工作激情,要俯下身来,踏踏实实做事,富有成效的思考和钻研,持之以恒的尝试与探索,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工作者,进而上升为工匠者。
事业单位小编友情提醒:备考事业单位各科目考试务必循序渐进,切勿急于求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