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高分范文让网络在法制的框架内运行
来源: 阅读:810 次 日期:2016-07-09 09:31:21
温馨提示: 小编为您整理了“申论高分范文让网络在法制的框架内运行”,方便广大网友查阅!

互联网是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一个伟大的里程碑,它正在对人类社会的文明悄悄地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然而,在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使人们生活越来越便捷,网络媒体的发展让网民发言的自由空间越来越大的同时,“网络暴力”也逐渐侵入人们的生活当中:一些不遵守网络道德底线的人却以“自由”之名行诽谤、侮辱他人,损害别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之事。公民信息权、隐私权屡屡被侵犯,网络“负面效应”越来越显现出来,它严重滋扰了民众生活,侵害了社会文明。加快推进网络立法维护网络安全刻不容缓。

目前,我国网络信息安全屡屡受到侵犯,究其原因,一是我国没有建立针对网络安全的相关系统的法律法规;二是网络从业人员以及网民没有承担其相应的社会责任,对于建立健康文明的网络环境缺乏自觉意识;三是网络执法监管部门没有做到严格执法。因此,只有坚持立法、普法、执法相结合,才能保障信息安全,网络有序运行。

立法是基础。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在互联网这个全新的领域,尤其是在涉及诸多利益纷争之时,仅依靠行业和个人的自律,是靠不住的,更应依靠法律。建立科学系统的法律规范是净化网络环境保障信息安全的前提。针对我国目前网络发展的现状、近年来安全问题频发所显现出的漏洞,充分听取广大网民的意见及建议,并且有选择性的借鉴他国的成功经验,制定符合我国网络运行特色的法律法规,严格明确责任边界,厘定“法”与“非法”的标准,为普法与执法打下坚固基石。

普法是手段。网络具有盲目性,在传播信息的过程中网民容易产生非理性情绪,意识不到自己所应该承担的法律责任和义务。谣言、诽谤、中伤以及泄露、盗取他人私人信息的行为造成网络混乱不堪,让公民对个人信息安全失去信心。只有加强对网络信息安全法律法规的宣传,在整个社会形成法律氛围,增强法律的威慑力,才能促使网络从业人员以及广大网民守住“底线”,文明合法的利用网络。

执法是保障。执法部门必须严格执法,才能让法律不沦为一纸空文。在网络运行过程中加大对网络行为的监管力度,对于运用非法手段获取他人私人信息、散播谣言损害他人合法利益以及利用网络从事不法事情的行为,严格依照相关法律法规予以处罚。执法部门必须坚持以法律为准绳,积极扫除网络上不健康、不文明现象,保障网络信息安全,使网络安全文明有序的运行下去。

只有利用法律手段为网络建立起理性的围墙,通过立法、普法、执法相互配合,让网络安全信息保护不缺位,才能为大众营造一个健康文明安全的网络环境。

简评:

首先,对你学习的精神表示赞赏,能及时的调整、不断的总结,这是我们取得进步的重要保障。 从你的行文看,行文的议题鲜明,结构划分清楚,涵盖了申论应有的基本层次,且重点鲜明--措施论证,展现了对申论的综合理解。但具体而言,还必须引起重视的是:

整体而言,文章没有偏题,能够立足于网络安全与立法这一核心信息进行论述。且整个行文呈现了总结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层次,并有意识的突出了措施论证这一结构,体现了考生一定的申论作文基础。但综合具体行文而言,文章对于部分结构的处理不够合理。具体而言,需要引起注意的是:

第一,关于原因分析,考生一定要明确,这一部分内容是需要你像原因那样,就所提的原因展开适当分析,而不是像第一、第三点那样,直接罗列原因。

第二,应注意语句衔接的通畅与自然。比如说文章第二段中,考生分析原因之后,怎么突然就“因此,只有坚持立法、普法、执法……”了呢?衔接上颇为突兀。其实,针对这一部分内容,考生完全可以在“因此”之前直接分析一下“立法、普法、执法”的意义,比如说:立法、普法、执法有助于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有利于推进中国和谐社会的构建等,因此……。

第三,就所提措施而言,一者,应注意整体行文的层次性,具体建议考生将“意识不到自己所应该承担的法律责任和义务。谣言、诽谤、中伤以及泄露、盗取他人私人信息的行为造成网络混乱不堪”此类分析原因方面的内容,整合到第二段中;二者,应有意识的联系相关案例进行分析,以有效契合申论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基本特点与要求(是具体的实例,而不是“并且有选择性的借鉴他国的成功经验,制定符合我国……”这么一句话)。此外,最后的总结也过于简单,建议考生有意识的联系和谐社会的构建等宏观发展理念,去论述文章主题的意义,以深化文章主题,彰显自身行政素养。

总之,考生还需加强对于申论各结构的理解,且应有意识的提升自身对于宏观发展理念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总之,考生还需加强对于申论各结构的理解,且应有意识的提升自身对于宏观发展理念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更多信息请查看申论考试资料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 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和咨询回复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和咨询为准!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网站声明 | 网站帮助 | 非正式的简要咨询 | 简要咨询须知 | 加入群交流 | 手机站点 | 投诉建议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号:滇ICP备2023014141号-1 云南省教育厅备案号:云教ICP备0901021 滇公网安备53010202001879号 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云)人服证字(2023)第0102001523号
云南网警备案专用图标
联系电话:0871-65317125(9:00—18:00) 获取招聘考试信息及咨询关注公众号:hfpxwx
咨询QQ:526150442(9:00—18:00)版权所有:
云南网警报警专用图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