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热点相关背景
人社部部长尹蔚民29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渐进式延迟退休方案已经出来了,将按相关程序报经批准后才能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今年肯定会拿出方案。延退方案遵循渐进式原则;对不同群体,针对其特点制定区别对待的延迟退休方案。
面试热点独家解析
@京华时报迩晓:渐进式延退是适应人口老龄化、人口红利下降和抚养比上升过快的一个重大政策选项。但也毋庸讳言,在怎样实施渐进式延退政策上,公众仍存在疑虑和担心。从目前透露出的方案内容看,延退方案拟采取小步慢跑的节奏推行。方案实施当年,退休人员延迟时长仅为3个月,第二年则再延长3个月,逐渐达到65岁的新退休年龄线。以此消除渐进式延退带来的冲击。程序正义,本是公共政策变动时必须遵守的要义。这在延退已确定“对不同群体,针对其特点制定区别对待”的原则后尤显重要。此外,能够让养老资金池实现保值增值的市场化改革以及养老制度并轨改革,需与延退方案同时推进。前者旨在化解养老资金的潜在支付压力,后者旨在保证养老待遇趋向公平。如果财政、单位和个人共同筹集的养老资金足以弥补潜在缺口,养老待遇能在更高层面实现公平,延迟退休就可以最大程度消除群体、代际之间的差异,在政策与民意间找到最恰当的平衡点,从而形成最大共识。有了这样的共识,未来推行延退、消除可能出现的不公隐患,就具备了应有的良性环境。
@人民网蒋萌:延迟退休对社会职工最大的影响在于,人生中要多上几年班,还要多缴几年社保;同时,将少几年退休时光,在世时能否领完此前缴纳的社保金也是个疑问。人性中具有自私的一面,延迟退休要人们“多予少取”,决定了这项政策难以受到公众的“欢迎”。但考虑到人口红利渐行渐远以及养老金支付的现实压力,决策者又不得不实施“延退”。由此,出现一些分歧便不难理解。对管理者而言,应通过透明的方案、公平的并轨、详尽的领取测算、考虑允许统筹账户的继承等措施,让公众对自身能够获得的权益保障有明确的预期,尽可能减少公众的困惑与焦虑。在这一过程中,“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切忌走过场,“对不同群体,针对其特点制定区别对待”必须落到实处。此外,拓宽养老金筹资渠道、实现养老金的保值与增值,固然说易行难,但这不是管理者懈怠的理由。至少,像国企利润充实养老金这样的举措应当大力推进,社保金进股市则要慎之又慎,“宁稳不亏”必须成为养老金投资的底线。也许,政策无法令所有人都满意,但至少要维护最广大群众的基本利益。这是社会求同存异的基本要件,也是求得社会利益最大公约数的有效保障。
@北京青年报:对广大在一线劳作的蓝领劳动者而言,延迟退休在内心肯定不太乐意。但与其说这是个法理性难题,不如说这是个情感必须向现实屈服的问题,而颇为残酷的现实目前已发展为两个:当下就面临的现实是,人口老龄化速度远大于养老保险盘子扩大速度,对原本就极不完善的现有养老体制,构成多层面的实质性挑战。4年前,国内尚可做到每3.3个在岗缴费员工抚养一个退休员工,去年则已降至2.9:1,随着60岁以上老年人口继续刚性攀升,养老保险赡养比还将持续下滑,导致养老保险体系的维系难度会越来越高。
现有养老保险基金,已同时出现了省区之间的支付能力失衡,以及部分省区当期的收不抵支。目前从全国看养老金的确尚不存在硬缺口,但“软缺口”则比比皆是,譬如,虽经连续11年上调,企退人员人均养老金依然处于2200元的超低水平,整整比机关事业退休人员少了2倍,而同期的政府则已使出了“吃奶”的力气。纵观各国,包括比照发达国家,养老金制度的维系难题带有共性,彼此之间皆因受制于国情而各有难解矛盾与苦痛。就延迟退休一项,发达国家皆被迫采用。虽说其对改变养老金制度的脆弱性起不到治本之效,但毕竟能暂时延缓养老金入不敷出带来的诸多压力。
@中国新闻网薛家明:实施延迟退休的必要性,显而易见。一方面,与其他国家相比,目前我国现行“平均不到55岁”的退休年龄,明显偏低。特别是,在科研、金融管理、高等教育等领域,60岁正是事业的黄金期,退休年龄偏小是人才的巨大浪费。另一方面,延迟退休也能缓解老龄化加剧,养老金入不敷出等社会问题。平心而论,大多数人对延迟退休的态度是理性的、理解的。然而,理解归理解,但延迟退休真的即将落地,依然有很强烈的反对声音。为何公众对延迟退休持“保留意见”?一是“奶酪”被动后的习惯性反弹。但更重要的是,对“延退”生活的忧虑---正如80后吐槽的:“当我们60多岁垂垂老矣的时候,夫妻一边去上班,一边还要赡养四个父母亲、几个祖父母,还要操心一两个孩子、三四个孙子……”。
可见,延迟退休落地,更需配套机制先行。首先,要完善休假制度,解放公众的休息权。其次,要改善劳动保障机制,确保让延退者“不吃亏”,让“干不动了”的人,也能老有所安。延迟退休,不仅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命题,更是一个严峻的管理考验。再者,延迟退休落地,更需公正为先。毋须讳言,目前在部分机关事业单位、国企,内退、提前离岗仍大有人在。总之,唯有多措并举、配套严苛的保障措施,公众才不会对延迟退休落地,持“保留意见”。
@多彩贵州网杨正伟:实施“延迟退休年龄”的政策,是十八届三中、五中全会提出的重要任务,是适应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迫切需要,实施要有一个过程,需要综合分析,精准细算,一锤一锤地敲打,一步一步地实施,契而不舍,驰而不息,久久为功,以逐步推迟到合理的退休年龄,让“延迟退休年龄”的政策落地有声。
以人为本,不要搞全国“一刀切”。延迟退休如果实行全国“一刀切”,限定时间表,同步完成目标的话,势必会造成人心惶惶,矛盾激化,后果将不堪设想。因此,延迟退休政策,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因人因岗而定,不要“一刀切”。延迟退休必须综合考虑,科学研判,制定一套符合东西、南北各地区人均寿命的特点,促进社会退休养老公正公平。延迟退休年龄涉及到广大职工的切身利益,特别是各类群体差异比较大,应该坚持以人为本,考虑到不同群体的情况,在制定政策的时候尽量稳妥。因此,推行延迟退休政策需要根据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而定,不宜急功近利。“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延迟退休是一项利党利国利民的政策,需要综合分析,科学决策,合理规划,不能急于求成,只有让劳动人员工作安心,党和国家才能放心,群众才会舒心。
解析:延迟退休方案一出,立即引起了社会舆论和媒体的高度关注,有评论人士认为,提高退休年龄,对于那些有业可就的人来说可能是个福音,但对那些只是“挂”在单位而实际无业可就的人来说,却是个不折不扣的噩耗。所以“延退”前提是失业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必须能够真正起到 “保险”和“保障”的作用。
也有人认为,延迟职工退休年龄,不应是强制性的,最好是征求个人意愿,愿意继续工作的就到65岁退休,不愿继续工作的就可以让他提前退休。其实,退休年龄之争背后的真问题是养老难。
中国是人口大国,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养老已经成为必须解决的问题之一,而延长退休年龄能够缓解养老金支付压力,但如果延迟退休方案更多的是考量社保资金 的困难,那就难免导致人性化的不足。不管怎么说,中国的劳动力不足问题,不能指望延迟退休来解决,重要的是我们的延迟退休方案就应更人性化一些,这样才能让人们更容易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