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快速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以及剩余劳动力转移加快,进程务工的农民工数量逐年增加,城市流浪儿童数量也逐渐增多。11月15日,贵州几个流浪儿童因在垃圾箱中生火取暖而丧失了年轻的生命,流浪儿童不断走向流浪是社会的悲哀、社会稳定的隐患,更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与中国梦的实现,因此,让流浪儿童不再流浪,是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和构建和谐社会必须解决的难题。
当前,到底是哪些因素导致了流浪儿童问题的产生?一,劳动资源大规模迁移,留守儿童在家无人看管,留守儿童辍学率上升,或因为家庭问题,大部分留守儿童亲情缺乏;二,政策制度不完善,相应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城乡分治的户籍制度限制;三,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不完善。
解决流浪儿童问题要从一下方面着手:
一,集合政府、民间组织、家庭和学校之力关爱流浪儿童。避免流浪儿童失学,呼吁政府,民间组织,家长和学校四方都要介入。平常应多与孩子沟通,民政局应开展城区范围巡查,发现流浪儿童及时实施救助,并对流浪儿童进行登记,建立档案。
二,开展流浪危害性教育与法制教育。帮助流浪儿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联系大学、医学院等定期为流浪儿童进行心里测试、心理辅导和行为矫正。让流浪儿童接受教育,提升知识储备。
三,形成完整的社会保障体系。全面、完善的自知互助形式关心留守儿童的成长,让留守儿童享受社会的温暖。完善基本的公共服务,家里流浪儿童收容所。
四,政策制度不完善。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工作,以流入地政府为主,以公办学校为主依法保障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将流浪儿童义务教育纳入当地教育发展规划。并建立儿童辍学应急防范机制。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制定可供依据的制度规范。
五,加强社会责任感。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希望,关乎民族兴旺,人民福祉和国家未来。流浪儿童是社会的弱势群体。需要社会的全力参与。通过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在全社会形成联防联控机制。有效避免出现流浪儿童丧失生命的惨剧。让流浪儿童不再流浪,有一个健康快乐的生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应有之意。
简评:
考生能够按照申论写作”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来布局谋篇,体现了考生对申论写作有一定的了解,但仍存在以下方面需考生注意:
第一,分析问题不到位。考生的原因分析都是从政治政策的角度来进行分析的,考生还应该从社会因素的角度来进行分析,指出流浪儿童得不到救助不仅是政府的责任,还体现了社会救助的失灵,人性的冷漠,建议考生还从这一角度来加以完善。
第二,论述措施缺乏有效整合。如针对考生论述措施的第三段和第四段,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即时对相应政策的完善,“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工作”也是属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体现,所以建议考生加以整合;另外,针对论述措施的第一段和第二段,“开展流浪危害性教育与法制教育”属于政府加强行政职责建设的措施内容,建议考生将其与第一段政府加强对流浪儿童的关爱的内容进行整合。
第三,论述措施的角度不全面。解决流浪儿童问题的关键在于平衡城乡间、区域间的经济差距,避免大规模的人员流动,造成留守儿童问题,所以考生还应该指出政府应该大力发展农村及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实现本地就业,从而避免留守儿童的出现,这也将大幅度的减轻流浪儿童问题。第四,缺少结尾。申论的结尾是申论写作必不可少的部分,起到深化主题的作用,考生应该在最后结合相关行政理念(如构建和谐社会等)来论述解决流浪儿童问题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