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雄与地球则国雄与地球”,少年承载着祖国的未来和希望。然而,“陶氏兄弟垃圾箱之死”、“小女孩断臂之痛”等流浪儿童事件无一不牵动着国人敏感的神经,祖国的花朵在迷途中沉沦,失去原色,这不仅是社会之殇,也是祖国未来发展之痛。因此,完善社会保障机制,留住流浪儿童,呵护其健康成长,刻不容缓。
政府是完善社会保障机制的主要力量。一方面,《未成年人保护法》中明确提出,未成年人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然而在中国九年义务教育的大背景下,仍然有很多辍学的流浪儿童。这是政府责任的缺失,面对这一现状,政府应加大监管力度,全面落实青少年儿童应享有的权利义务。另一方面,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人们在生存利益的驱使下必然造成劳动资源的大规模迁移,使留守儿童成为经济发展的必然,这也是在发展经济使产生的副作用,政府作为主导力量应逐渐缩小地区经济发展差异,从根源上遏制流浪儿童的流出。
社会是完善社会保障机制的重要途径。对于流浪儿童的救助保护不是儿童保护中心“一家”之事,而是全体社会的责任,是每个社会成员应担负的责任。政府应与社会组织形成协作机制,个人发现流浪儿童有责任举报或联系救助组织,将其送到儿童保护中心,降低其受到危险的可能性。儿童救助组织之间应由政府主导形成有组织有层次的大系统,便于分工明确,提高救助效率。
家庭是完善社会保障机制的必要举措。孩子是父母的贴心小棉袄,而父母也是孩子温暖安全的港湾,父母关系的不和谐,以及父母忽视对孩子的关心和教育,都会使儿童敏感的心灵受到伤害。因此,政府可以通过举办家长培训讲座,以及宣传短片等多种媒体渠道,帮助父母,尤其是在外打工的父母学习如何关心教育子女,如何使孩子顺利度过人生中的困难时期,如何使家庭和谐,使孩子身心健康,让儿童即使远离父母同样能感受到父母如在身边无微不至的爱。
学校是完善社会保障机制的必然保证。对于留守儿童和辍学儿童,学校作为教育的主要力量更应承担起责任。对于辍学儿童要建立起一系列的应急措施,真正做到一个都不能少,同时,对于留守儿童要给与更多的关心,设立心理咨询室,设置安全防御课等等,在教育方面,使儿童的身心得到健康成长。
幼苗经受不起风雨,花朵无法战胜严霜。儿童是社会的未来,然而,他们也是柔弱的,经不起任何伤害。因此,我们要从政府,社会,学校,家庭四各方面着手,形成联动机制,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让留守儿童不再流浪,健康成长,也让外出打工父母免去后顾之忧,只有这样,社会才能安定和谐,社会主义经济才能可持续发展。
简评:
文章以名言引述议题,紧接着以案例概括所存在的问题,以对比的方式表达了文章的观点,并着重从社会保障等方面阐述了措施。应该说,文章的主题鲜明,开篇的承接做的很好,且重点鲜明,体现了对申论的综合认知。当然,在全面肯定你的同时,也必须指出的是:
1,你有意识的将分析问题与措施的论证对应起来,这种思路本身是合理的,但“一方面,《未成年人保护法》中明确提出,未成年人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然而在中国九年义务教育的大背景下,仍然有很多辍学的流浪儿童”等表达过于繁杂,简要的概述问题即可--流浪儿童问题的存在,说明九年义务教育的政策没有完全落实到位,凸显了部分地方政府的失职。
2,你有意识的按照主体的方式来概述分论点,涵盖政府、社会、家庭,但请注意文章的核心,我们所要解决的是流浪儿童问题,而你在概述分论点时,所突出的却是社会保障,建议进行适当的调整,如第一点可调整为“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流浪儿童权益政府是主导”。
3,措施论证的核心在于诠释如何贯彻落实所提出的措施,且应注重行文表达的规范性,如对于分论点二,应充分突出如何发挥好社会力量来解决流浪儿童问题,突出措施的具体性--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宣传导向作用,增强广大民众的参与意识,主动关爱失学、流浪、家庭贫困儿童,涌现出更多王万林救助流浪、失学儿童的先进案例。同时,加强对广大公益组织的引导和扶持力度,并适当完善激励、协助机制,构建出以政府为主导,公益组织为主体,广大民众共同参与的救济制度,充分保障适龄儿童的受教育权利。 所以,综合整个文章来讲,你对申论已经有了整体上的认识,开篇、立论的方式都不错,但措施论证、文字表达等方面还需继续加强总结、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