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高分范文科技创新的人性化
来源: 阅读:2043 次 日期:2016-05-20 17:31:00
温馨提示: 小编为您整理了“申论高分范文科技创新的人性化”,方便广大网友查阅!

马克思主义认为,技术创新是社会关系发展变革的无知技术力量。人性化的科技是在科技和人文、个性化与大众化、商业目标和社会使命之间去追求平衡,这种平衡不仅是一种美,也是一种智慧和态度。科技的力量不仅体现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财富,还体现在它改变着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甚至影响着制度的改变,推动着社会的进步。然而,当科技沦为人类牟利的工具,环境污染、食品安全、网络侵袭等问题随之而来,甚至威胁着世界的和平与安定。

随着技术创新规模的不断扩大,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物质文明成果不断丰富。人们衣食住行、医疗保健逐渐得到改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更加鉴定的物质基础。然而,科学也是呆板的,当我们的科技工作者不辞辛苦研究出一套又一套的“呆板”的科技理论,如何让它们成为人民心中的“精彩”?这就必须让科技走人性化之路。

让科技走人性化之路,首先要赋予科技人性化的价值观。科技应当是具有生命特质的,而不是呆板的工具,发展科技的根本目的在于为人服务,为解决人类的实际困难,给人类带来积极的变化,脱离了这个目标,脱离了民众的精神力,科技的发展轨迹就会越走越偏。当网络技术的发展,给人类带来的不是信息的流通,沟通的便捷,而是信息的泄露,黑客的侵袭,对沟通的冷漠;当生物技术的发展,不是带来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而是成为人类健康的敌人,科技就失去了它应有的意义。

让科技走人性化之路,其次要赋予科技创新的力量。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任何一个民族的发展和崛起,都伴随着科技的创新。科技如果失去了创新精神,就会停滞不前,民族如果失去创新精神,就会引来灭亡的危机。正是因为我们的缺乏科技的创新,骄傲自大,才导致了国家的落后,列强的入侵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大的耻辱。因此,我们应当利用科技原理,鼓励全民创新思维,尤其是大学生要发挥创新的力量,用以解决更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让科技走人性化之路,关键要加强科技的人文传播。一个国家是否强盛,并不只在于其有多少令人瞠目的科技项目,更在于是这个国家广大国民科学素养的整体水平。任何一个技术的发展,都不应闭门造车,科技作为一种新型的文化,应当更多的直接与民众对话。如果科技只是流传于学术界,记载于那些令人难懂的专业论文上,难以发挥出其真正的力量。因此我们应当加大科技的传播力度,多进行科普教育,提高全民的科学素养。

如果我们能够赋予科技人性化的价值观,充分发挥创新精神,让科技更广阔的传播,科技必将充满人性的光辉,发挥出属于他的精彩,迎来科技发展的又一春天!

【专家评语】

本题为文章写作题,综合考查应试者总结、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准确的来说,这道题属于话题作文,要求你结合对引号中内容的理解和感悟,并且要联系历史和现实,确立主题,选择恰当的立论点展开全文。引号中的内容实际上强调了科技创新重要性,再结合材有效信息的理解,突出了要尊重科技创新精神,同时还应促进人文、科技协调发展,这是本文的中心。

从你的作答情况来看,较好地理解了材料,重点较为突出,措施具有可行性,语言较为规范,但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改进:

1、拟题还不够恰当。引号中的内容,首先强调了科技创新重要性,在此基础上,还强调了科技创新兼怀多元理念,特别是具备人性化。弄清引号中内容的含义之后,拟题就不难了。你在命题时一定要树立标题就是论点的意识,文章的标题应直接表露文章的中心论点。建议你可用某一个方面的对策作为切入点,采用“切入点 目的”这种前后对称模式进行拟题。

2、首段引入部分的内容篇幅过长,表述不够简洁。首段内容的重点在于总结问题,因此引述部分的内容,用一句话左右的篇幅交代清楚即可。

3、首段在总结问题时,主要强调科技创新的目的、价值及如何更好的将科技与人文发展、民生应用相协调这方面的问题,这样才能体现题目中引号内容的含义。

4、文章的前两段内容都主要在引述议题和总结问题,因此最好将这两段内容整合阐述。

5、第二个分论点的措施论证,最好还立足于宏观层面,适当从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一切优秀科技创新、科技运用的成果,树立强烈的创新自信,坚持将科技创新与国情,与人们的衣食住行、医疗保健相结合这方面进行论述,措施更为全面、具体。

更多信息请查看申论考试资料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 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和咨询回复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和咨询为准!

2025国考·省考课程试听报名

  • 报班类型
  • 姓名
  • 手机号
  • 验证码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网站声明 | 网站帮助 | 非正式的简要咨询 | 简要咨询须知 | 加入群交流 | 手机站点 | 投诉建议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号:滇ICP备2023014141号-1 云南省教育厅备案号:云教ICP备0901021 滇公网安备53010202001879号 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云)人服证字(2023)第0102001523号
云南网警备案专用图标
联系电话:0871-65317125(9:00—18:00) 获取招聘考试信息及咨询关注公众号:hfpxwx
咨询QQ:526150442(9:00—18:00)版权所有:
云南网警报警专用图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