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推进职能转变协调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吴知论20日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说,年底前将对社会上诟病的“奇葩证明”拿出解决办法并实施。11月1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关于简化优化公共服务流程方便基层群众办事的通知》,对上述事项提出了要求(11月21日财经网)。
对于备受公众诟病的奇葩证明,已经上升到了国家层面,国务院为此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时限要求,从中可以看出国家有关部门对民生问题和民众诉求的高度重视。当然,这也为彻底解决奇葩证明,提供了契机。然而,接下来更重要的任务将是如何落实,能否在年底前拿出解决办法并实施,仍需要更多努力。奇葩证明由来已久,至少在几年前乃至更早的时候就有媒体报道和披露,这一老问题真的能在“年底前”拿出解决办法并实施吗?
奇葩证明属于顽疾,其顽固性的一大根源在于地方政府权力的暧昧。一些地方政府或者对民生诉求和民生难事不重视,又或者希冀于利用奇葩证明体现权力威风,甚至不排除一些奇葩证明本身就是“吃拿卡要”的工具。这些涉及到权力运行公开透明、官德等深层次原因,在年底前彻底解决有一定难度。好在此次中央有关部门直指积弊,说明是要动真格了。一些隐藏在暗地里、时时侵害着政府公信和群众利益的奇葩证明,有望在最短的时间内寿终正寝。
解决奇葩证明拖不得。一些负面现象早已有之,之所以长期未能解决,关键是因为多年来整治这一问题的决心还不够。国务院常务会议此次审议通过《关于简化优化公共服务流程方便基层群众办事的通知》,是对中央有关部门职能的梳理,也是对地方政府权力的约束,体现出彻底铲除奇葩证明生存土壤的坚定决心。
解决奇葩证明,更需要上下形成合力。国家有关部门的要求,最终要落实到地方和基层。年底前解决奇葩证明,时间紧任务重,需要各地争分夺秒开展工作。首先,应该以各地政府为主,牵头做好奇葩证明的统计和定性工作。一些日常证明,究竟是不是奇葩证明,需要尽快定性,一个地方和基层单位,究竟有多少奇葩证明,需要尽快统计归类,这是开始整治奇葩证明并最终取缔的前提。从目前公众反映的情况分析,各地的奇葩证明数量不少。仅去年年底某省会城市被媒体曝光的奇葩证明就多达33种,譬如:有计生部门要求出具大龄独生子女证明、新生儿上户证明、申报证明;学校让出具子女在外上学,无监护人证明;医保单位要求居委会出具怎样生病、怎样住院的证明;工商管理部门让出具不扰民证明……
其次,要着力解决好公权力边界问题。应该由各级政府牵头,进一步梳理权力清单、负面清单,还要建立和完善与奇葩证明有关的问责机制,并公诸于众。把政府该管的管好,不该管的交给市场,权力运行干净透明、权力边界清晰,才是彻底解决奇葩证明怪象的治本之道,这些都离不开中央有关部门和地方的协力同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