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教育公平,是人类社会古老的社会公正理念。目前,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良好发展,各项成绩可喜可贺,但教育中存在的不公平现象仍未得到解决,特别是乡村与城市教育的差距越来越明显,需要引起重视。
随着我国快速城市化,外来务工的人员越来越多,他们的孩子也越来越多的涌向城市,最重要的一个原因便是城市拥有比乡村优秀的教育资源,务工人员都希望子女可以在城市中接受良好的教育,从而改变自己的命运。然而城市还没有做好接收他们的准备,一些问题开始突显出来。一方面,城市的教育资源有限,难以满足突然增加的学生,形成僧多粥少的局面,而且城市高昂的教育费用也使很多务工人员望而却步;另一方面,由于农村的年轻人大量外出,造成了乡村社会的边缘化,从而又进一步引发乡村文化的虚化。
因此,提高农村教育水平,缩小城乡教育资源的差距才是解决外来务工子女上学难问题的关键,也是促进社会教育公平的必由之路。
第一,提高农村教育水平需要加大财政投入。城乡经济的不均衡造成城乡各学校软硬件的巨大差异,乡村学校经费紧张。各地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地区教育的财政投入力度,提高乡村教育经费所在财政支出的比重,通过加大转移支付力度,设立农村教育基金等手段充实农村教育经费,切实解决乡村教育经费短缺的问题。
第二,提高农村教育水平需要政策大力扶持。除了财政的资助外,更重要的是需要政策的支持,才可以从更本上解决问题。各地教育部门应制定城乡学校对接政策,通过城市学校教师的轮岗,对口扶助,鼓励大学生下基层做老师等政策手段切实提高农村学校质量,手把手的提高乡村教师的教学水平。将基层教育年限纳入教师档案,作为教师职称评定、发放福利补贴的重要依据,对表现优秀的乡村教师进行奖励,辞退考核不合格的老师。积极推进户籍改革制度,逐步实现异地高考以及跨区域考试。
第三,提高农村教育水平需要社会广泛关注。教育问题不单单只关乎教育,而是与多方面都有密切联系,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希望小学,春蕾计划为我国农村教育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各地教育、宣传部门应大力宣传、积极引导,号召鼓励社会的各个力量参与到农村教育的建设,关爱务工子女的教育,关爱农村孩子的教育,从而在社会形成良好的教学学习风气。
通往成功的道路总是曲折的,但必须保持信心勇往直前。虽然目前我国的教育还存在不公平现象,一些地方做得不够好,但也认识到教育公平的推进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必须按照客观事实常抓不懈,不断完善。只要我们采取多项有利的措施,积极落实,就一定能完成教育公平的目标。
【申论批改】
考生能够按照申论写作“总结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来布局谋篇,体现了考生对申论写作有一定的了解,但仍存在以下方面需考生注意:
第一,缺乏对具体现象的结合。考生在第一段只是干巴巴的在总结阐述我国存在教育不公的问题,使得议题不够突出鲜活,建议考生结合材料中表现教育不公的具体内容来加以阐述会更好。
第二,分析问题没有紧密围绕中心议题。如关于“另一方面”的乡村文化虚化的内容并不是导致教育不公的问题,应该说教育的不公平导致乡村教育的落后是导致乡村教育虚化的重要因素,所以它并不是导致教育不公平的原因,考生要搞清楚这一点。建议考生从户籍制度的限制和教育资源不合理的分配两个方面来展开分析。
第三,论述内容偏离题目的要求。题目要求请围绕“进城务工者子女教育问题”写一篇文章,而考生的行文似乎更多的在论述实现教育公平,没有有效的切入到解决进城务工者子女教育问题。建议考生在第一段体现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引导进城务工子女返乡接受教育的内容;
另外,建议考生从户籍制度改革的角度来论述,逐步分离学籍和户籍,加快建立学籍信息化管理体系和动态迁移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