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资料】
2016年央视的“3·15”晚会,曝光了网络订餐平台“饿了么”。食物制作现场“污水横流”,厨师“尝完的菜扔回锅里”,平台引导商家虚构地址、虚假宣传,甚至默认无照经营的黑作坊入驻等。习惯叫外卖的年轻人吐槽,感觉“像吃了一只苍蝇”。
【标准表述】
如今,从上网购物到手机叫餐,衣食住行都已经被网络改变。然而,“饿了么”的情况也揭示,“野蛮生长”难免积累下种种矛盾和问题。“饿了么”虽然是个案,但在“数字化生活”的大趋势下,不及时构建起良性的市场秩序,就会导致劣币驱逐良币,成为既影响行业发展、更降低公众福利的问题。
以网络订餐服务为例,从消费者下单到食物的制作、配送,涉及的主体很多,远不是一个软件那么简单。我们对一家餐馆、一个网站怎么管很在行,但一个网络平台连接起无数餐馆,构建起一个庞大的系统,这该怎么管,可能就缺少点经验了。“互联网+”时代,会产生很多社会治理的新课题。
网络餐饮消费如何准入、如何监管,将成为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备受关注、也极具挑战的问题。
【具体措施】
第一,从监管层面讲,必须界定好外卖平台与接入餐饮商家之间的关系,规定好责、权、利的主体。同时加大市场检查系统、市场评价系统的建设,线上线下一起建构起良性的市场秩序。
第二,从网络订餐平台来讲,应该有更多自律意识。互联网经济竞争激烈、更新换代快,然而,“唯品质不破”。中国消费者必然会走过图快图便宜的阶段,进入“品质时代”。不管是坚守严格的审查底线,还是以即时视频监督等方式增加透明度,网络平台方显然有很多工作可以去做。没有品质与口碑保障,丢失市场与份额必然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