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申论热点杜绝“虚假乞讨”继续蔓延
来源: 阅读:493 次 日期:2016-03-28 08:47:27
温馨提示: 小编为您整理了“2015年申论热点杜绝“虚假乞讨”继续蔓延”,方便广大网友查阅!

【背景链接】

最近,网上一张职业乞丐数钱数到手抽筋的照片又一次刺痛了社会的神经。照片中这位老人,蜷缩在邮政局的柜台下,守着面前一堆小山一样的零钱,不停地数着。他每月能往老家汇款万元左右,逢年过节有时能有两三万。无独有偶,央视《新闻1+1》也揭秘,河南郑州繁华区一些职业乞丐,一天“收入”能有两千元左右。随着媒体对“职业乞丐”的报道,这一社会边缘群体再次进入公众视野,并且引发了社会各界的热议。尤其是一些媒体在报道中对职业乞丐“月入数万”“收入超白领”的表述,更是激起了公众各种复杂情绪。乞讨者属于社会的弱势群体,乞讨者高收入超过城市工薪族,这种说法引起了社会不少争议。

【标准表述】

现代意义上的乞讨与传统意义上的“要饭”早已相去甚远,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城乡收入差距的进一步扩大,乞讨大军早已涌进城市,讨要的东西也不再是口粮,而是钱。一部分乞讨者长期或者短期不从事社会生产劳动,不去创造社会财富,而是依靠他人的劳动果实为生,利用人们的同情获得食物和钱财。这种现象的危害是巨大和显而易见的,这种现象长期存在容易滋生信任危机与大众冷漠,纵容好吃懒做,最终导致社会不公。职业乞丐高收入的现象伤害了社会的良心,有损社会公平与正义,令人愤慨。我们应该对这种现象加强管理、多方协作,完善救助体系,从根源上杜绝职业乞讨的现象。

【具体措施】

一、用法律约束欺骗性乞讨。

法律本不禁止乞讨行为,但乞讨也须遵守最基本的法律规则。然而,一些乞讨者编织故事,如家人生病、钱包丢失等,这就是涉嫌诈骗;一些人故意将他人致伤致残并逼迫其乞讨,这更涉嫌多重犯罪,这都需要通过地方立法给出更为合理的界定。

二、用制度规范来管理乞讨。

虽然现行法律已经对违法乞讨有着不少规定,但执法却依然形同虚设。在城市的天桥、医院门口,我们可以看到形形色色的明显乞讨骗局,可是,并没有任何一个部门进行干涉。因此,政府管理部门更应该责任明确,对于特殊地段加强监管。

三、用人心杜绝欺骗性乞讨。

乞讨者的弱者形象和强势的高收入形成巨大反差,不得不说,民众在行善的同时需要多一份思考和考量。同时,对于乞讨者而言,更需要对自己的内心进行反省,通过自己的能力获取财富而非简单的骗取人们的善心。只有从根本上使人们的内心多一道自省的标准,使社会财富更好的分配,才能真正杜绝欺骗性的乞讨。

五、发展社会保障事业,对没有或失去劳动能力的残疾人给以生活保障,让其有自力更生的能力,帮助其寻找相应的工作渠道。

更多信息请查看申论考试资料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 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和咨询回复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和咨询为准!

2025国考·省考课程试听报名

  • 报班类型
  • 姓名
  • 手机号
  • 验证码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网站声明 | 网站帮助 | 非正式的简要咨询 | 简要咨询须知 | 加入群交流 | 手机站点 | 投诉建议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号:滇ICP备2023014141号-1 云南省教育厅备案号:云教ICP备0901021 滇公网安备53010202001879号 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云)人服证字(2023)第0102001523号
云南网警备案专用图标
联系电话:0871-65317125(9:00—18:00) 获取招聘考试信息及咨询关注公众号:hfpxwx
咨询QQ:526150442(9:00—18:00)版权所有:
云南网警报警专用图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