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申论热点权威预测人口政策与养老服务
来源: 阅读:871 次 日期:2016-03-25 14:55:28
温馨提示: 小编为您整理了“2015年申论热点权威预测人口政策与养老服务”,方便广大网友查阅!

热点:人口政策与养老服务

【背景链接】

党的十八大强调,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2014年6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到2020年形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2014年6月份据调查在北京、上海、广东、湖南、陕西等地,相当一部分老年人晚景凄凉,他们无奈的话语令人闻之心酸。养老问题成为亟需破解的民生之艰。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提高出生人口素质,逐步完善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政策方向。2013年12月30日,党中央和国务院印发《关于调整完善生育政策的意见》,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策部署。这对于我国发展职业教育和养老服务建设也都产生重要影响。

【标准表述】

[权威论述]

我国老年人口增加很快,老年服务产业发展还比较滞后。要完善制度、改进工作,推动养老事业多元化、多样化发展,让所有老年人都能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

——习近 平

要把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更好支持和帮助职业教育发展,为实现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实人才保障。

——习近 平

职业教育大有可为,也应当大有作为。

——李克 强

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走中国特色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道路,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

——李克 强

[人口政策调整的意义]

一是基于人口老龄化和劳动力增长减少的国情,国家必须适度放宽计划生育限制。

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和劳动力减少的压力日益显现,且很可能在不远的将来面对建国以来的首次人口负增长。而在正常情况下,在生育抚养成本和非正常死亡等因素的制约下,即便是普遍二孩,一国人口也可能面临持续减少(由于文化、心理、政策等因素的影响,中国是否会在更远的未来面临可能的人口萎缩还需要观察)。

二是启动“单独”二孩政策有利于维持相对正常的人口和劳动力结构,有利于保持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有利于更好地提高社会养老保障水平。

计划生育政策关系到全国3亿多户家庭10多亿群众的家庭稳定和幸福,而推行计划生育与养老问题有莫大的关联性——从个人和家庭来看,主动只生一个的家庭往往是考虑到生养成本;生两个或要求生两个的家庭,则往往虑及到养老问题,当然也可能有文化偏好等其他因素。因此,合理的计划生育政策对于维护人口和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必不可少,也是不断提高养老保障水平的重要保障。

三是计划生育政策、社会养老政策均将长期坚持、相互增益。

现阶段,我们国家的社会养老水平还很低,家庭养老成分还很重,有赖于社会养老政策持续推进。目前,单独、失独家庭的养老问题有望在无差别的国民基础养老金和相关社会保障政策中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从而有望在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中得到更多的益处;而有关于这类家庭的养老扶助政策也必将得到坚持和发展,从而帮助其得到更好的保障。

四是人口调整可以提高人口的质量和素质,关键是一系列的观念更新以及与之配套的具体制度的改变。

这些观念包括人的财富价值、新的财富观念、人才的衡量标准、新的职业观等等;与之配套的制度包括废除人口控制的计划生育政策,改变重生态财富和硬财富,低估软财富的政策抑制;加大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等等。

[参考对策]

一是健全工作机制。完善计划生育宣传倡导、依法管理、群众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长效工作机制,推进诚信计生工作。发挥人口计划的调控作用,建立人口监测和预警机制,加强人口变动情况调查,完善出生人口信息报告制度,加快推进国家人口基础信息库建设,实现婚姻、生育、户籍管理等方面的信息共享。继续做好重点地区特别是农村计划生育工作,做好再生育审批,倡导合理的生育间隔。加强对流动人口等重点人群的计划生育服务与管理,严格控制政策外生育特别是多孩生育,严肃查处违法生育行为。

二是完善配套政策。建立重大经济社会政策人口影响评估机制,做好相关经济社会政策与计划生育政策的有效衔接。进一步完善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西部地区“少生快富”、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等利益导向政策,实行奖励扶助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建立和完善计划生育家庭老年人扶助制度。妥善解决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的生活照料、养老保障、大病治疗、精神慰藉等问题。做好政策调整前后计划生育利益导向和社会制约政策的衔接,维护政策的严肃性。根据人口变动情况,合理规划和配置卫生、教育、文化、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资源。

三是建立新时期的人力资本战略。要打破“做官取向”、“白领取向”、“轻视蓝领”的职业价值观;尽快改变长期以来“重知识灌输,轻创新创造”,“重排名,重考分,轻实践,轻素质”的传统教育模式;减少奴性化教育,提倡人性化教育;坚决杜绝教育****和学术****。一方面要学习德国式职业教育,加大向高级技工等领域的倾斜,培育并形成中国新的比较优势;另一方面应学习美国式的,以创新为取向的教育,为人类新财富的创造做出应有的贡献。

【文章素材】

[标题示例]

合理调整人口政策 完善养老体系建设

[开头示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在很多方面发生了转型,在一定程度上解构和重塑了家庭的基本结构、赡养功能和人伦关系。随着人口政策的调整,传统家庭养老模式在经济供养、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方面都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养老业已成为政府必须要重视的焦点问题。

[结尾示例]

过犹不及,古有明训;不察时弊,必失未来。超低生育率陷阱理论提出了严重预警。所以我们要鼓励生育,持续发展;优化人口,强我中华。在可持续发展的路线上,及时修正、完善人口生育政策和养老体系建设体系,努力修复人口结构,降低人口风险,健全人口功能,实现长治久安,早已迫在眉睫。

【参考范文】

调整计生政策 公共服务应着力跟进

近年来,有关计生政策调整的议论一直不绝于耳,民间支持的声音明显压倒了反对的一方。中央顺应民意期待,于近期做出允许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决策,引起地方政府和民间社会的积极响应,此举将保持我国人口红利,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对这一政策也需要全面理解,放开“单独两孩”后公共服务要着力跟进,才能将中央的惠民政策点滴落实到民间。

三中全会的决定和国家卫计委的政策解读均明确指出:实施“单独两孩”政策,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是前提,在政策的优先级上,计划生育排在前面,因为计划生育更具有长远和根本意义;而放开“单独两孩”只是对计划生育政策做出的必要调整和完善,以适应当前较为迫切的优化人口结构、延缓人口老龄化要求。在放开“单独两孩”之后,计划生育政策仍然要继续推行,这事关近14亿人民的根本利益,在“人口大国、资源小国”的基本国情下,僧多必然粥少,按照马尔萨斯“资源决定人口数量”的理论,必须慎重处理好“两孩”放开与控制人口增长的关系。

事实上,决定一个国家人口供养能力的,不仅有自然资源因素,还有公共服务资源因素。在我国城市化、现代化过程中,城市规模过大、人口过于集中,公共服务压力过大,导致看病难看病贵、入学难入学贵,甚至“生不起”、“死不起”等问题极为突出,本应是社会福利和天伦之乐的子女生养却成了多数百姓的不可承受之重,苦不堪言而难享乐趣。一些地区启动“单独两孩”后,引发了一阵“床位恐慌”和“奶粉荒”,就突出反映了生育相关的公共服务需求增长与现有公共服务资源之间的矛盾。要使有生育意愿的家庭尝到国家生育新政的甜头,让新生儿顺利落地,显然需要政府加强相关公共服务,为迎接婴儿潮做好必要的准备。

要做好优生保健准备。当前的独生子女准妈妈中,年龄大的超过30岁,接近或达到高龄产妇的年龄,对于她们来说,生育会有一定的风险,需要做好胎儿出生缺陷防范。而流动人口由于经济条件和优生知识的欠缺,生育风险问题更为突出。因此,各地政府应投入必要资源,组织高龄产妇和流动人口中的产妇接受免费孕前优生检查,降低母婴风险和出生缺陷。

要做好医疗应对准备。实施“单独两孩”新政的地方政府要预见到可能发生的床位紧张,未雨绸缪,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增加产科医院、妇幼保健机构数量,扩大原有医疗机构规模,增加床位设施、医护人员配备,提高接治产妇能力,并指导和督促民办医疗机构提高服务水平,保证足够的资源,防止香港那样“双非”婴儿挤爆公共医疗机构的局面。

要做好教育应对准备。“单独两孩”对公共服务的影响,不仅看产前、看出生,也要看出生之后,多生出来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对公共服务的压力将会更大,主要集中于教育方面。例如在流动人口集中区域,按“单独二胎”政策出生的人口可能较多,会摊薄当地居民的公共资源大饼,使幼儿园、托养机构、学校等公共资源呈现短缺局面。对此不能客到垒灶,等到矛盾凸显时才想办法解决;而要提前做好规划和应对准备,在新建社区规划时,预留幼儿园和学校建设的土地,通过增加教育公共资源的供给与合理配置,使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资源向预计人口增加较多的区域集中,满足需要,缓解压力。

要做好必要的宣传解释和奖励引导工作。对于计划生育政策调整举措应当及时、全面地向群众做出阐释,让群众了解计生国策仍然要长期坚持,人口总数必须动态稳定,大家才能过好日子;而对于生育意愿低、单独甚至失独的家庭,则应提高奖励和扶助标准,如提高到与物价水平相适应的每年每家庭10万元的标准,合理使用社会抚养费,使之用于独生子女家庭和失独家庭所需,以鼓励自觉少生的家庭,并引导群众自觉降低生育水平,控制生育意愿。在此基础上,可进一步完善计生利益导向政策,以奖励合法生育为主,以处罚违法生育为辅,为逐步取消强制处罚创造条件,使引导生育不靠“罚”只靠“奖”,计划生育不靠硬性管理而靠优质服务。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也是每一个家庭的希望。放开“单独二胎”,有利于建设一个人民心目中的“幸福中国”。政府和各界人士要尽本职,大力做好公共服务,为每一个新生儿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更多信息请查看申论考试资料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 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和咨询回复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和咨询为准!

2025国考·省考课程试听报名

  • 报班类型
  • 姓名
  • 手机号
  • 验证码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网站声明 | 网站帮助 | 非正式的简要咨询 | 简要咨询须知 | 加入群交流 | 手机站点 | 投诉建议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号:滇ICP备2023014141号-1 云南省教育厅备案号:云教ICP备0901021 滇公网安备53010202001879号 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云)人服证字(2023)第0102001523号
云南网警备案专用图标
联系电话:0871-65317125(9:00—18:00) 获取招聘考试信息及咨询关注公众号:hfpxwx
咨询QQ:526150442(9:00—18:00)版权所有:
云南网警报警专用图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