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申论热点详解孝道教育
来源: 阅读:593 次 日期:2016-03-23 08:58:18
温馨提示: 小编为您整理了“2015年申论热点详解孝道教育”,方便广大网友查阅!

背景链接

2014年,武汉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推出一系列新举措,探索建立“孝道红黑榜”就是其中之一。在评选“江城十大孝子”的同时,把“孝”列入创建十星级文明户、五好文明家庭的重要条件,一票否决。武汉街头的公益广告,也在传播孝道的名篇名句,宣传孝道文化。武汉市还将编制并公布“厅堂家训”,让市民将孝道“悬挂”在心中。

所谓“红黑榜”,就是将孝敬父母的子女列入红榜,将虐待老人或不赡养老人者列入黑榜。“孝道红黑榜”并非武汉首创,仅今年,陕西宝鸡、广东顺德等城市都推出过类似提议。而广东惠州、安徽合肥甚至出台了“列入黑榜者不能当公务员”等规定,严惩不孝者。

2013年7月,新修订的《老年****益保障法》正式实施。新法规定,家庭成员应当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视、冷落老年人。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这也被媒体解读为“常回家看看写入法律”,不常看望老人将属违法。

深度解析

一、孝道教育的内涵

当前提倡的孝道教育,是对传统孝道的扬弃和超越,是在批判继承传统孝道文化的基础上,针对素质教育所提倡的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目标,融入适合现代社会发展的和谐因素的教育。它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涵:

孝敬父母,奉养双亲。“鸦有反哺之意,羊有跪乳之恩。”子女应该义不容辞地承担起赡养双亲、孝敬父母的责任,这是传统孝道的重要内容,更是新型孝道必须继续发扬光大的最基本的时代内涵。

遵从长辈,与人为善。新型孝道教育应与时俱进,由教育青少年敬爱双亲向外拓展,推广、普及到敬爱、顺从其他长辈,并学会感恩、学会在做人处事中与人为善。在工作中团结同事、尊重领导,在生活中以礼待人、坦诚交友。

完善自我,回报社会。孝道教育本质上是对青少年良好人格的塑造。新型孝道教育应注重升华和提升,即把青少年忠诚、友爱、谦虚等良好人格的完善与胸怀天下,对社会怀有仁慈之心、爱人之心相结合,培养出志向远大、爱家更爱国的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综合型人才。

二、为什么要进行孝道教育

古语云:“百善孝为先”,孝是一个人善心、爱心和良心的综合表现,是天经地义的美德,也是各种优良品德形成的前提。孝道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三字经》《孝经》《弟子规》等各类传统典籍关于孝道的教育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然而,随着社会经济和物质条件的不断改善和家庭结构的变化,人们的社会意识、价值理念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变,传统的孝道教育正慢慢失去它应有的地位。如何与时俱进地加强孝道教育,不仅是当前形势所迫,更是未来发展所需。

“孝”影响着我们民族的生活习惯、心理素质和民族精神,当前实施孝道教育,弘扬新时代孝道,至少可发挥如下作用:

首先,孝道教育是促进家庭和睦的一剂良药。“家有不孝子,常出祸害事。”可以说,孝与不孝能影响家庭和睦与否。当前,独生子女日益增多,人们爱幼有余而尊老不足,部分家长过度重视学习成绩,而忽视对孩子孝道教育的培养,造成了其自私自利、目中无人的品性。相反,孝道教育的加强,能增进亲子感情,培养感恩意识,从而使父母与子女关系融洽,进而促进家庭与社会的和睦。

其次,孝道教育是培育完整人格的坚实基础。孝文化中,核心内涵和基本元素是“奉养”“尊亲”,在此基础上又衍生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感恩、博爱的思想。古往今来,大凡能成就大事业者,无不具有远大抱负、宏阔胸怀,无不怀有“利益民众”的博爱精神。这实际上是一种由家庭的“小孝”升华出的“大孝”。当代孝道教育务必深化这一要义来培育青少年完整人格,开阔其心胸,坚毅其理想,从而成就“百年树人”的辉煌事业。

最后,孝道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手段。当代社会一些人热衷于对金钱物质等现实利益的追逐,利己心态浓郁,社会公德面临挑战。在此背景下,孝道教育尤显必要。事实证明,一个孝敬父母、品德高尚的人必定会是一个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同时也具备良好社会道德的人。

“孝道”教育既然有如此作用,全社会理应高度重视。只有多方发力、形成合力,构筑起立体性、全覆盖的教育体系,孝道教育才能真正得到落实,见到成效。

更多信息请查看申论考试资料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 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和咨询回复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和咨询为准!

2025国考·省考课程试听报名

  • 报班类型
  • 姓名
  • 手机号
  • 验证码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网站声明 | 网站帮助 | 非正式的简要咨询 | 简要咨询须知 | 加入群交流 | 手机站点 | 投诉建议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号:滇ICP备2023014141号-1 云南省教育厅备案号:云教ICP备0901021 滇公网安备53010202001879号 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云)人服证字(2023)第0102001523号
云南网警备案专用图标
联系电话:0871-65317125(9:00—18:00) 获取招聘考试信息及咨询关注公众号:hfpxwx
咨询QQ:526150442(9:00—18:00)版权所有:
云南网警报警专用图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