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申论热点整治网络低俗语言
来源: 阅读:526 次 日期:2016-02-23 09:19:54
温馨提示: 小编为您整理了“2015年申论热点整治网络低俗语言”,方便广大网友查阅!

【背景链接】

2015年6月2日,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指导下,由中国文化网络传播研究会主办的净化网络语言主题座谈会召开。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公布了《网络低俗语言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在2014年网络低俗词语排行榜中,“尼玛”“屌丝”“逗比”位列前三位。如何净化网络语言,构建网络空间的“绿水青山”,成为热议的话题。

在现实生活中,这些网络低俗语言也时常酿成悲剧。2013年,广东一名少女因被怀疑盗窃而遭遇网民围攻,因不堪承受侮辱语言带来的压力,最终选择自杀;2014年,四川一名少年因感情受挫而在微博中声称自杀,微博跟评不仅有各种辱骂,还充斥着“博主必须死”等恶意评论,最终少年因未能及时救治而身亡。

据数据显示,目前城市未成年人的互联网普及率达92%,农村未成年人的互联网普及率达80%。互联网网民职业中,学生群体占比为23.8%。显然,青少年学生已成为当下网络生力军。

【深度解析】

[问题分析]

一是网络语言低俗的背后是我国网民文化素质参差不齐,偏向于感性。容易轻信表面信息,想当然地对事情下对错的判断,习惯用简单粗暴的方式解决问题,容易被群体情绪所影响,导致网络文化的游戏性和娱乐性特征,与其伴随的语言不仅夸张,而且情绪化和低俗化随意可见。

二是网络语言低俗是当下时代文化趣味粗俗和浅薄的直接反映。不只网民,连一些作家的兴奋点都集中于表达生理快感,文化趣味低级,还不以为然,与艺术趣味相距甚远。这或许是创作的需要,但能不对读者产生影响吗?在低趣味的文化环境中,网友难免乐于效仿,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审美价值的偏离和社会价值观的异化,让粗鄙成为时尚,庸俗成为流行,语言、文化的格调品位下滑跌落。网络语言的粗鄙化、庸俗化与暴力化正是时下文化品位在网络社会的折射。

三是网络低俗语言不只表现为语言的低俗和低级,更在于其积聚了相当的暴力行为。在一定意义上,网络语言暴力比语言低俗更值得关注。网络语言暴力的危害主要体现为污言秽语和谩骂攻击、人肉搜索和道德审判,当然,也可以说是礼仪原则和伦理原则缺位。社会学家弗洛姆说,个人为了逃避某些责任获得完全的安全,便会隐身匿名加入某一组织或者群体,这样更容易表现出放纵的姿态。如果这种隐匿和放纵是打着正义的旗号,那么个人或群体会因为这种虚拟的正义感无限放大和鼓励自己的行为,导致群体开始跟随他的行为,进而演发成群体暴力。这用来解释网络暴力语言比较合适,因为在广场式的狂欢中,真实身份被隐匿,语言暴力再强烈也可能不被发现,施暴者没有后顾之忧,相反,大显神威,为所欲为。

[参考对策]

如何遏制网络低俗语言?有如下建议:

第一,应倡导青少年加强自律,自觉使用规范用语。建议网络社会组织制定网络语言使用规范,倡导社会各界在网上正确表达,吸收“给力”“正能量”等向上向善的网络语言,卸载“屌丝”“尼玛”等低俗词汇。

第二,提升公认的文化认知及共同的文化操守。尊重言论表达的自由,并不意味着可以肆意放纵;包容每个人的话语权,并不意味着可以为所欲为。唯有公认的文化认知、共同的道德操守、一致的运行规则、严格的约束机制,才能让低俗淡出,让文明回归。

第三,净化网络语言是一个社会系统过程。它涉及三个层面:首先要提高每个信息发布者的素质,提升每个人的文明程度;其次要加强网络平台管理,对低俗词进行屏蔽和处罚;最后要提高受众文化水平,引导他们抵制低俗语言。

更多信息请查看申论考试资料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 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和咨询回复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和咨询为准!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网站声明 | 网站帮助 | 非正式的简要咨询 | 简要咨询须知 | 加入群交流 | 手机站点 | 投诉建议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号:滇ICP备2023014141号-1 云南省教育厅备案号:云教ICP备0901021 滇公网安备53010202001879号 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云)人服证字(2023)第0102001523号
云南网警备案专用图标
联系电话:0871-65317125(9:00—18:00) 获取招聘考试信息及咨询关注公众号:hfpxwx
咨询QQ:526150442(9:00—18:00)版权所有:
云南网警报警专用图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