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资料:促进大学生就业,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之对策研究
来源: 阅读:974 次 日期:2015-09-14 18:08:37
温馨提示: 小编为您整理了“申论资料:促进大学生就业,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之对策研究”,方便广大网友查阅!

在线网校:>>>点击进入<<<

考试书库:>>>点击进入<<<

网校以及考试书库开发及拥有课件范围涉及公务员/财会类/学历类/建筑工程类

等9大类考试的在线网络培训辅导和全新引进高清3D电子书考试用书。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发展,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教育时代。高校是培养大学生专业技能、提高社会实践能力以及就业能力人才“加工厂”。因此,在大众化教育背景下高校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是时代、社会、学生以及家长赋予高校的历史使命,也是当代高校不可推卸的责任。

强化高校办学理念在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中的主导作用

大学办学理念是一所大学的灵魂。然而,高校最根本的任务是“人才培养”,因此,“以学生为本”是高校最重要的办学理念。就当前而言,在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与社会需求存在较为严重的脱节现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产学合作教席主持人查建中认为:“就业已经成为测量高等教育质量的‘晴雨表’,如果不把就业当作教育改革的重要环节,我们一定办不好教育。”①然而,目前“中国高校的培养目标脱离社会需求,轻视就业能力的培养,这是一个严重的误区。”②因此,高校办学理念的变革势在必行,专业教育应该以培养学生就业能力为目标。

变革人才培养模式,增强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应以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更新为先导。然而,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又直接决定了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等具体领域的改革力度及其实现效果。目前,高校“受教育者的能力、技能、爱好是多种多样的,社会需求也是多种多样的,而我们的教育内容和模式则是千篇一律,我们的教育模式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普通民众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③因此,高校在变革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应构建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开发智力与提高素质于一体,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多样化、复合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如通过实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年制,允许学生跨系跨专业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课程和教师,实行双学位制、双专业制、主辅修制,拓宽学生的专业口径,建立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的平台和机制。

强化高校在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中的主导作用。高等教育是实现学生从学校向社会转换的最重要阶段,它通过系统、全面的专业教育和人文教育来培养、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因此,高校在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中发挥了绝对的主导作用。

笔者认为:要以社会需求和就业为导向,人才的培养要与社会需求对口,优化专业结构,加强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强化实践教学,积极推行以学分制为核心的教学管理制度,从根本上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推动毕业生顺利就业。因此,高校在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中应起到主导的作用。

积极搭建素质拓展教育平台。高校要为大学生积极搭建拓展素质教育平台,让所有学生都有充分机会利用大学教育发展和提高其就业能力。

其一,有针对性地开辟第二课堂。第二课堂是强化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平台,同时,也是提高就业能力的重要途径。大学生通过社团组织活动,能提高社交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通过读书活动,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信息收集能力、语言和文字沟通能力等。通过参加各种技能比赛,能够培养学生的阐述、计算、信息利用等综合技能等。

其二,有普及性地开辟第三课堂。如果第二课堂是相对课堂教学教室、实验室和宿舍以外而言的话,那么,第三课堂则是校园之外的社会实践活动了。高校要把第三课堂作为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环节来抓,共建有效的社会实践基地,充分利用好两个假期,组织大学生团队参加暑、寒期社会实践活动。同时,鼓励学生利用双休日在社会上兼职,如兼职家教、短期打工等。大学生通过参与具体的社会生活和生产实践,不仅了解社会、了解民生,同时,对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就业竞争力具有推动促进作用。

从课程体系设置上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

根据调查显示,近年来社会上“有59.1%的用人单位认为当前大学的课程设置不合理,其中50%的用人单位明确提出,课程设置不合理是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一个制约因素。”④因此,目前高校课程体系设置变革要有利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

课程设置综合化、最大限度地允许学生自由选专业。课程综合化,即学科相互渗透与跨专业、跨学科选修,增设综合性课程。如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大学科之间要渗透交融,使文科的学生学习理工的基础知识,理工科学生加强人文科学的素养,根据学生的能力和水平,进行分级教学,鼓励学生跨学科、专业选修课程,最大限度地允许学生自由选专业,这样可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减少专业课门类和学时,增加选修课。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高等教育既要培养社会精英,也要培养更多的具有较强就业能力、一定实践技能和相当理论基础的一线劳动者。因此,高校要为大学生就业能力提高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增加大学生的就业适应性和竞争力。首先,增加选修课程比重。高校在课程设置上已广泛开设各种选修课程,为大学生获得多方面知识提供了保障。其次,减少专业课门类和学时,降低必修课比例,减少课堂讲授时数,对过时的课程应适当予以缩减和删除,增加新课程。

少理论课,增加“三实”教学比重,以增强动手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三实”教学是指大学生的实习、实训、实践教学。它将教学目标与教学过程寓于实习、实训、实践教学活动课程之中,是加强和提高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最实在的方式。同时,也是锻炼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和就业能力的重要环节。它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使学生成为一个复合型人才都具有特殊作用。

从教学方式上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

根据调查,“高等学校中大约有一半课程的课堂教学学生不满意。最主要的弊病是呆板、单调,教师在课堂上唱独角戏,一言堂,照本宣科,把教学大纲规定的知识内容单向地灌输给学生,而不问学生接受如何,如同‘填鸭’。”⑤因此,高校的教学方式改革势在必行。

教师素质的自我提高。当代教师不应再以照本宣科、固守传统的面貌出现在三尺讲台上,而是要指导学生懂得从哪儿得到知识,掌握获取知识的能力和方法,积极培养学生个性(健康、和谐发展的个性)和各种能力,引导学生对未来有充分的认识。因此,教师应该掌握教育基础文化知识,加强教育的实践活动,开展多种渠道的在职和脱产培训进修。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成为人格高尚、学识渊博、爱学生、有能力、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师。

教师在课堂上要积极优化课堂教学,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学方式上,教师不能只因循传统,重书本知识、轻能力培养。应积极优化课堂教学,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思维能力。使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教学的组织领导者,转变成为学习过程中的咨询者、指导者和伙伴。文化素质是每个大学生必须具备的素质,这种素质不是自发形成的,而是在社会环境影响和教育下形成的,其中教育者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优化课堂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上要特别重视教学方法调整,改变传统的被动教育方式,采取互动的教学模式,进行多样化的教学,让更多的学生在课堂上享受到教师在教学课堂给他们带来的综合能力的提高。如在课堂上采取“演讲式和评点式结合”的教学方法等。

为大学生提优质的就业指导服务

优化就业指导教师队伍,提高就业指导教师的指导能力。高校就业指导教师不仅要具备较扎实系统的经济学、教育学、社会学、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心理学等基础知识,同时,还需要与社会有较多的接触,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

增强就业指导课程的实效性和针对性。高校在就业指导课程教学中除采用教师讲授形式外,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结合专业特点、学生就业行业特点和学生实际需要,采用课堂讨论法、典型案例分析法、模拟面试法、优秀校友访谈法、专题讲座法、实地参观法、焦点问题辩论法、视频资料播放法等多种教学形式。同时,高校要主动建立与用人单位之间的伙伴关系,增强就业指导课的科学性和实效性,真正促进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

大力开拓毕业生就业市场,拓展大学生就业实践基地,为大学毕业生提供就业服务。通过各种渠道收集需求信息,培育和建立稳定的毕业生就业实践基地,为学生就业创造更广阔的空间。

更多信息请查看事业编‖公务员‖考试资料‖考试技巧

更多信息请查看申论考试资料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 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和咨询回复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和咨询为准!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网站声明 | 网站帮助 | 非正式的简要咨询 | 简要咨询须知 | 加入群交流 | 手机站点 | 投诉建议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号:滇ICP备2023014141号-1 云南省教育厅备案号:云教ICP备0901021 滇公网安备53010202001879号 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云)人服证字(2023)第0102001523号
云南网警备案专用图标
联系电话:0871-65317125(9:00—18:00) 获取招聘考试信息及咨询关注公众号:hfpxwx
咨询QQ:526150442(9:00—18:00)版权所有:
云南网警报警专用图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