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要咨询咨询QQ网站导航网站搜索手机站点联系我们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幼儿心理学第十一章第四节: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来源:    阅读:8816 次  日期:2009-12-30 14:17:48

温馨提示: 小编为您整理了“幼儿心理学第十一章第四节: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方便广大网友查阅!

亲社会行为是指个体帮助或打算帮助其他个体或群体的行为及倾向。具体包括分享、合作、谦让、援助等。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是幼儿道德发展的核心问题。

一、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形成

你理解儿童的亲社会行为是如何形成的吗?

亲社会行为的形成是以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体验的发展为前提的。移情是幼儿道德认识发展的主要方面,由此产生的同情心是幼儿道德情感发展的具体体现。儿童的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是儿童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的有机结合。

移情指从他人角度来考虑问题。移情是儿童亲社会行为产生的前提,也可以作为产生亲社会行为的主要动机。移情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移情可以使幼儿摆脱自我中心,产生利他思想,从而导致亲社会行为;二是移情引起儿童的情感共鸣,产生同情心和羞愧感,幼儿从自身愿望出发,产生降低他人痛苦的动机,增加亲社会行为,降低攻击性行为。幼儿的亲社会行为的形成是在从别人的角度考虑(移情)的基础上,产生情感反应(同情),进而产生安慰、援助等行为。

二、幼儿亲社会行为发展的特点

亲社会倾向发生在什么年龄?幼儿分享行为的发展有什么特点?

幼儿的分享水平受分享物品数量的影响。当分享物品与分享人数相等时,几乎所有儿童都作出均分反应。当分享物品只一件时,表现出慷慨的反应最高,随分享物数量的递增而渐次下降,满足自我的反应渐次增高,这说明幼儿利他观念不稳定。

当物品在人手一份之外有多余时,幼儿倾向于将多余的那份分给需要的幼儿,非需要的幼儿则不被重视。

当分享对象不同时,幼儿的分享反应也不同。当分享对象是家长,且物品少的时候,幼儿慷慨反应较对同伴的多,但当物品有多余时,则慷慨反应下降。

幼儿更注重于食物,对待这些东西,幼儿的均分反应高,而慷慨反应少,而对玩具,幼儿慷慨反应稍多。

关于儿童的合作行为的发展特点可以从幼儿同伴交往的发展中看出。

(三)亲社会行为的个别差异

有人观察3~7岁儿童对同伴困境的反应,记录一个儿童大哭引起的他附近儿童的反应。结果发现,毫无反应的儿童极少,只占7%;目睹事件的儿童有一半呈现面部表情;有17%的儿童直接去安慰大哭者;其他同情行为包括10%的儿童去寻找成人帮助,5%的儿童去威胁肇事者,但有12%的儿童回避,2%的儿童表现了明显的非同情性反应,表明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存在个别差异。这说明亲社会行为的发展需要适当的引导和教育。

点此处就本文及相关问题在本站进行非正式的简要咨询(便捷快速)】     【点此处查询各地各类考试咨询QQ号码及交流群
上一篇:幼儿心理学第十一章第三节:幼儿性别行为的发展
下一篇:幼儿心理学第十一章第五节:攻击性的发展
手机网站地址:幼儿心理学第十一章第四节: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 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和咨询回复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和咨询为准!
相关阅读      幼儿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心理学资料
Baidu
map